摘 要:現(xiàn)今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需求極為迫切,面對這種社會訴求,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專業(yè)音樂教師亟需對新課程的應用教學進行改革。在全國音樂專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相關教育者必須要梳理并創(chuàng)新音樂專業(yè)學科教育思路,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音樂教育
一、鋼琴即興伴奏的意義
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一種音樂藝術表達形式,是一門兼顧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學科。即興伴奏是指伴奏者并未經過事先準備而根據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及自己的情緒等去彈奏,本質上來說鋼琴即興伴奏結合了綜合能力和特殊技藝。要獲得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就要在熟練掌握一定的鋼琴基礎彈奏模式后,進行長期的累積和磨煉。
鋼琴即興伴奏課既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又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模擬。因此學生想要有比較出眾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必須既注重理論知識的研究,又要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去不斷磨練技藝。
鋼琴即興伴奏具有實用性強、使用范圍廣泛以及快捷有效三個特點,伴奏者的彈奏技巧、理論知識構架、聲樂表達以及鋼琴的指法等各種元素融合之后才能實現(xiàn)這樣高度融合的演奏。音樂界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界定是:通過伴奏旋律表達演奏者的情感和所暢想的意境。其是演奏者在鋼琴琴鍵上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創(chuàng)作、表演藝術[1]。
二、我國鋼琴即興伴奏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一)音樂專業(yè)理念偏差
鋼琴演奏作為高雅藝術,自有一種比較矜持的學術氛圍。在實際教學中很大一部分高校的教師或者學生對于鋼琴即興伴奏都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一般會認定伴奏是聲樂表演中的配角,只能起到烘托作用。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傳統(tǒng)鋼琴教育認為伴奏難等大雅之堂,對于伴奏的認知偏差影響了伴奏教學的發(fā)展。二是許多教師和學生認為社會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需求有限,不需要專門抽出師資力量專門進行課程培訓。誠然,在中國經濟還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時,人民的主要任務是物質生產,但是隨著經濟的騰飛發(fā)展,人們開始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而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能提升個性化審美的藝術行為。
(二)鋼琴即興伴奏課程設置不科學
現(xiàn)今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這表明其實高校已經意識到鋼琴即興伴奏是大有可為的課程,有部分高校甚至將其從選修變?yōu)楸匦拚n,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現(xiàn)今的鋼琴即興伴奏課仍舊是作為鋼琴演奏的附屬,并沒有被當成單獨的專業(yè)學科。
根據教學大綱可以了解到專業(yè)音樂高校圍繞鋼琴即興伴奏課設置的教學目標和授課要求,一般都是按照鋼琴即興伴奏的延伸進行的編曲、彈奏與配合訓練。現(xiàn)階段并沒有出臺統(tǒng)一的標準來確定鋼琴即興伴奏課需要達到何種程度才算是學會、學好,對于學習目標也比較含糊。無法擬定客觀標準,因而也不能確保有多少學生真正能達到標準[2]。
(三)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第一,理論與實踐課時安排不均?,F(xiàn)今的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一般設置在第三學期,但是此時學生的理論知識并不足以正式進行一首歌的即興演奏,因此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需要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的時間配比。
第二,教學方式有待更新。高校內部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一般都采取集體授課加之個別輔導的教學方式,但是近幾年來高校擴招,使得個別輔導的課程受到嚴峻的考驗,師資力量稍差的院校就無法滿足一對一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任務。
第三,教材的局限性。無論是哪種科目學習,都需要教材作為教學的橋梁。然而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現(xiàn)今也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基本都是各大高校自編,但現(xiàn)存的教材存在內容單一、曲目過老等問題,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有待提高
我國音樂專業(yè)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于伴奏音型的應用能力較低,加之演奏技巧不足、編曲樂理掌握不足,影響了后續(xù)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整體提升速度。
三、鋼琴即興伴奏演奏者需要具備的素質
(一)鋼琴即興伴奏演奏者需要的專業(yè)素質
第一,良好的鋼琴彈奏技巧。鋼琴的基礎就是彈奏技巧,這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先決條件,只有熟練掌握彈奏的技巧才能發(fā)揮出即興演奏的水平。在實際操作中想達到良好的彈奏技巧就要注意提升伴奏音型、節(jié)奏型、伴奏整體、和弦應用的相關技巧四個方面的培養(yǎng)。學校要在這四個方面重點教學,提升學生鋼琴彈奏的技巧。
第二,結合正譜與伴奏。單就樂曲的完整性和質量而言,伴奏的正譜最符合原作品需要,能夠直觀表達出作品意境。鋼琴即興伴奏實際上是在正譜伴奏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chuàng)作,因此即興伴奏傳達出意境的優(yōu)劣和伴奏者的改編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這需要靠學生們長期反復練習,以理論知識為基石,真正體現(xiàn)出即興伴奏的魅力。
第三,具備演奏不同風格樂曲的經驗。經驗的獲得有賴于不斷積累,學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加強自己的日常練習和實踐演練,不斷累積經驗,在各種曲風變化中尋求最關鍵的引導點,將不同風格的樂曲有機融合。
(二)鋼琴即興伴奏演奏者需要的非專業(yè)素質
第一,靈活的應變能力。在高校課程中,鋼琴即興伴奏最大限度地應用了理論課程,并結合了實踐。決定鋼琴即興伴奏的最關鍵要素,不僅是專業(yè)知識的豐富度、練習時間的長短,更重要的是應變能力。
第二,音樂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思維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有音樂的創(chuàng)作意識,那么不論是前奏、間奏、尾奏的設計及安排,還是副旋律的添減,或者在演奏中設置的裝飾音等都能有效體現(xiàn)出來[3]。
四、提升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方法
(一)轉變師生的認知觀念
要想轉變人們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存在的認知偏見,一方面需要引領校園專業(yè)教師走出象牙塔,進入社會了解現(xiàn)今社會變化與音樂觀念的更新,重新制定品鑒標準,另一方面,需要鼓勵學生多參加鋼琴即興伴奏的演出,從日常學習中轉變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固有偏見。
(二)構建完整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體系
第一,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隨著鋼琴即興伴奏的發(fā)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深入,學校需要確立學習的基本標準,以此創(chuàng)新發(fā)展課程理念,確立目標之后就可以將能力與理論相結合劃分出學習目標:正確使用正三和弦進行編配和聲作業(yè),正確使用副三和弦進行編配和聲作業(yè),在即興演奏時能夠科學使用伴奏織體。
第二,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和計劃。教學大綱是一門課程的主體構架,鋼琴即興伴奏需要依靠大綱的確立來明確教學的目的、任務、范圍、內容、進度、時間安排以及教學方式等。教學計劃是課程體系的骨骼,樹立起整個課程的具體框架。近年來高校教育中逐漸意識到鋼琴即興伴奏課的重要性,而要將鋼琴即興伴奏帶入主流中心課程,必須要根據學生的上課階段特點進行排課,在理論知識充足的情況下要求學生進行課程學習,之后根據計劃調整,可增加小課和輔導演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將學生針對鋼琴即興伴奏的練習計入學分,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學習[4]。
(三)加大師資投入
鋼琴即興伴奏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彈奏水平和熟練掌握運用鋼琴的水平。因此教師要有綜合性的能力,在伴奏理論知識和鋼琴運用上面都有心得,這就需要院校加大對于教師招募、培養(yǎng)方面的投入。
五、結語
現(xiàn)今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才的應用性,鋼琴即興伴奏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音樂領域的發(fā)展方向。對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而教師也應該轉變思路,重視各種音樂表達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呈現(xiàn)出的不同問題進行培養(yǎng),因材施教,真正提升現(xiàn)今高校學生鋼琴即興伴奏的水平,使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成為應用型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鄭燕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6):15-17.
[2]朱奕霖.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6):59-61.
[3]殷婕.論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99-100.
[4]宋淑萍.高校鋼琴即興伴奏分層次教學模式運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5(23):176.
作者簡介:
謝凌巖,長春光華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學、鋼琴演奏、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