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祥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只有將讀寫結合的策略合理地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讀寫能力?;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分離會導致的問題,其次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閱讀教學的讀寫結合,以此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就是閱讀和寫作,而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最科學、有效的策略就是將讀寫教學充分結合起來。高效的讀寫結合模式的建立是一項挑戰(zhàn),但此種模式的推廣對學生來講,可以提高讀寫的綜合能力,意義深遠。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分離的問題
1.將讀從讀寫中分離
讀寫結合,其實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出來的具有更大優(yōu)勢的新的教學方式,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如何真正地實現(xiàn)將讀寫有效結合并應用于閱讀教學中,是一個值得語文教學工作者研究的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大部分教師幾乎只讓學生閱讀。這種做法會讓學生的表達能力下降,導致他們只會重復地閱讀已完成的文章,而無法創(chuàng)造出新的、好的文章,從而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2.將寫從讀寫中分離
語文閱讀是創(chuàng)造新的文章的基礎,語文閱讀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前提和指導。如果將寫作從讀寫過程中分離出來,只對課文進行非常簡單的閱讀,甚至在學生還沒有理解文章大意的情況下就要求他們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是不可取的。對一篇文章進行深刻的閱讀,不僅要理解文章的大意,還要學會分析文章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只有深刻的閱讀,才能作為寫作的基礎。如果將寫從讀寫中分離出來,學生的寫作能力就無法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讀寫結合
1.通過讀后感將寫引入讀
如何將讀寫結合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最自然的方式是,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之后讓其寫讀后感。這樣做,一方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對文章的認知更加深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采取分角色或分段落形式進行閱讀,然后分析文章的細節(jié)內(nèi)容,如分析其中的寫作方式等,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情感、學習文章所要表達的精神。在對文章進行閱讀與賞析之后,學生已經(jīng)對文章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與感悟。這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互助學習的方式總結文章內(nèi)容與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互動中深化鞏固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讀后感的寫作,實現(xiàn)真正的讀寫結合。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孔子拜師》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細節(jié),如“日夜兼程”“風餐露宿”等寫出了孔子拜師的艱辛等。在閱讀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互助小組討論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讓老子的誨人不倦和孔子的學而不厭真正地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這樣,學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學無止境”的道理,并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2.通過仿寫積累語感
閱讀中讀寫的有機結合必須基于教材的特點,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找準契機,即精心地在不同特點的教材中選擇讀寫的結合點,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借鑒對象和創(chuàng)造新作品的依據(jù)。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探究教材內(nèi)容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深刻挖掘教材內(nèi)容中能夠進行讀寫結合的因素,并且要有目的地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滲透到寫作的指導中。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作品仿寫,不僅需要模仿,還需要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學生應從閱讀中悟寫作,以閱讀引領寫作,將閱讀和借鑒的仿效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在自己的寫作中實現(xiàn)求同和存異。依照教材上簡潔、優(yōu)美的文章樣本進行仿寫,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易實現(xiàn)且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學生閱讀完文章后,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與文章的內(nèi)涵,心中必然會有一些觸動或感悟,并且在寫作上又有文本樣本可依,一定會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此外,寫作基礎不夠好的學生也不會無從下筆,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借助文字和寫作表達出來,從而使內(nèi)心的觸動更加強烈,進而深化對此篇文章的學習拓展。很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慢慢擁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這不只是對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更是學生自身綜合學習能力的一種提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的課文《生命生命》的過程中,教師講解完文章后,可以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梳理,其中,飛蛾掙扎求生、香瓜子不屈向上與靜聽心跳這三件事都讓作者感到震撼,從而讓作者認為應該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無限的價值。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中段落進行仿寫,如對原文“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這一段進行仿寫。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此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回想和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生命力頑強的事物,如臺風中的高樹、沙漠中的仙人掌等。學生在思考與寫作的過程中,會引發(fā)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撥動自己的心弦。這不僅僅只是一種仿寫的學習,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感知,對生活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更加注重尋找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切入點,要讓仿寫變得更加有意義,使學生能一學多用。
3.通過作文將讀寫結合進行深度聯(lián)系
仿寫的下一步就是脫離仿寫中的模仿部分,從而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新作品,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學生需要兩個方面的積累。
第一,學生要通過閱讀積累詞匯,提高對豐富詞匯的運用與掌握能力。這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就像砌房子所需要的磚塊,必須牢固、結實。因此學生在平時要加大閱讀量,多看才能多思,多思才會多練,積累的詞匯才會有用武之地。在平時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分析理解文章,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要讓學生從中積累詞語,做到自己精讀文章,自己感悟作者精神,這樣才能為寫作打好基礎。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模擬課文中的場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和其中的句式,并結合實際運用到寫作中。因此,課文的教學目標就是精講文章,由句子到詞語,再由詞語到句子,讓學生多次品味、理解其中微妙的語感。
第二,學生應該在閱讀中學習作文的寫法。盡管文無定法,但是好的表達方式會為整個文章增光添彩。寫作能力與技巧是在閱讀的日積月累中提高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深度剖析課文,可以將不同文章中有特色的景物描寫等段落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讓學生對不同的寫法有一個橫向的對比,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寫法。
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讀寫結合已經(jīng)成為教學的新理念,因為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更加科學、有效,能夠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從閱讀的讀后感開始引入、由仿寫來循序漸進、由創(chuàng)作文章來進行深化,以讀導寫,進而真正實現(xiàn)讀寫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李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有效落實[J].新課程(上),2017(08):56.
王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12):32-33.
婁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群文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語文知識,2017(08):57-61.
高葦.在閱讀中融入寫作,在寫作中植入閱讀——略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07):56.
劉凱俠.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1):63-64.
王春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708-710.
郭旭.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16-218.
連曉霞.讓讀寫并蒂開花——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01-102.
劉愛君.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20-121.
饒學娥.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強化閱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析[J].亞太教育,2019(11):19-20.
郭賽男.把握語文“脈搏”,落實讀寫訓練——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讀寫訓練策略[J].華夏教師,2019(2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