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變化,各學科的重點和考點也發(fā)生了偏移,根據(jù)我國2018年更新的高考考綱所進行的標注,解三角形所涉及的問題成為新的考試重點和頻考知識點。同時,新課標也對高二數(shù)學中的解三角形問題作出了新的規(guī)定和要求。首先,學生需要能夠熟練掌握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同時運用這些知識點來解決相應的度量問題。本文闡述了解三角形教學和習題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分析了相關解題技巧。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解三角形;技巧概述
一、 引言
雖然高考每年的考題都不同,但是考題類型的變化規(guī)律卻是有跡可尋,這幾年,解三角形題出現(xiàn)的頻率頗高,是每個數(shù)學教師都需要深研的題型。然而由于解三角形屬于幾何和代數(shù)學中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一環(huán),具有較高的難度,是很多學生高中數(shù)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無法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和學生都存在著各種困難和問題,接下來,本文將逐一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 解三角形教學和習題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一)過于重視教學內(nèi)容
由于解三角形題在高中數(shù)學中的重要性,很多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遇到較多的問題,而通常情況下,數(shù)學教師不會深入分析學生之所以學不好、學不會的理由,而是一味的反復進行教學和習題訓練。殊不知這種忽略學生感受、不重視解題技巧和學習趣味性的方式,不僅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另外,還有很多教師在習題的選擇上存在問題,習題的難度不是偏低就是偏高,這就導致了能多學生無法通過習題進行有效的自我提升,甚至還會導致原本學會的知識也無法合理運用的情況。最后,還有些教師在反復教學、大量習題的流程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能力沒有提高,就將責任全都推到學生身上,還會用“別人學會了,為什么你不會”這種理由進行搪塞,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甚至影響數(shù)學成績的提高。
(二)解題方法的掌握
解三角形對于學生而言,也缺失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思想過度活躍,會選擇將過剩的精力放在談戀愛、讀閑書、上網(wǎng)打游戲等方面,在課上不注意聽講、在課后也沒有經(jīng)過仔細的復習,這就導致了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扎實。另外,還有很多學生是由于該模塊知識點的難度,沒有形成良好的解題思路和習慣,以至于在面對解三角形題時,總是像面對新題一樣,缺少清晰的思路。相比之下,有一部分學生,看似并沒有在這一模塊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是卻總能取得好成績,就是因為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的原因。
(三)重視程度不夠
通過近幾年的試卷不難發(fā)現(xiàn),解三角形的各類問題頻繁出現(xiàn)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包括月考、期末考、會考、統(tǒng)考甚至高考。由此可見,解三角形題在近幾年的重視程度直線提高,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學習和解題過程中,將其當作是必考題型來對待。同時除了對該類題型提高重視以外,教師還需要將涉及解題方式的各類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梳理和歸納。以幫助學生能夠在面對此類題型時,快速找到解題方法,并提高解題準確性。
(四)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即便解三角形是高中數(shù)學極為重要的課程之一,同時學生也需要面臨高考的巨大壓力,然而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仍然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傳統(tǒng)模式下,學生無法根據(jù)知識點和自身興趣愛好相結合,也缺少和同學針對不同知識內(nèi)容進行討論的機會,雖然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溝通,然而更多學生在面對自身解題問題的時候,仍然處于閉門造車的狀態(tài),不利于加深對解三角形題的認知和成績的提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和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重新認知解三角形的流程和知識點,通過視頻演示和分組討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分享解題經(jīng)驗,促進學生互相幫助的意識,并有效提高解題能力。
三、 解三角形時的關鍵技巧
(一)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利用
正、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題時的入門知識點,但是隨著數(shù)學課程的深入,很多學生在做了大量的該類型題后,反而對基礎的定理變得忽視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及時指正,并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調(diào)整,不斷深化對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掌握。舉例說明,2015年新課標中的案例。
已知a、b、c分別是△ABC內(nèi)角A、B、C的對邊,sin2B=2sinAsinC。
(1)若a=b,求cosB。
(2)若B=90°,且a=2,求△ABC的面積。
試題解析:(1)由題設及正弦定理可得b2=2ac
又a=b,可得b=2c,a=2c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B=a2+c2-b22ac=14。
(2)由(1)知b2=2ac
因為B=90°,由勾股定理得a2+c2=b2
故a2+c2=2ac,得c=a=2
所以△ABC的面積為1。
該題的解題思路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充分利用已知條件將另外兩個邊表示出來,再結合余弦定理求出β的余弦值,只要能夠完成這一步,就可以通過勾股定理求解。由此可見,在解三角形題的過程中,兩個基礎定理往往使用在最為關鍵的部分,且起到了起承轉合的作用。另外,在面對不同題型時,還需要根據(jù)題干內(nèi)容,注意邊和角的關系。同時教師還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思維,通過正余弦定理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在各象限內(nèi)定理的應用,并結合到實際解題的應用中去,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題干內(nèi)容,并保證解題過程中的思路正確。
(二)注重解題規(guī)律的總結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之所以效果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吃了不會總結,或者懶得總結的虧,雖然每道題都需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但是類型題之所以叫做類型題,其核心內(nèi)容是不會變的。
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解三角形的過程中,需要學會自我分類的方法,在遇到不同題型的時候,能夠根據(jù)自己日常的積累,先確定題型、再確定解題思路、最后完成解題步驟。這種模式下,無疑是將數(shù)學的學習難度進行了一次自我簡化,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其本質(zhì)是和復制、粘貼沒有區(qū)別的。
尤其是在學習解三角形題時,這種摘抄的習慣更加重要,比如“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邊的二次式,要考慮用余弦定理”“解題中一定要注意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的應用及角的范圍限制”“在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這些結論性的內(nèi)容不僅能夠讓學生快速找到解題思路,更能夠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這些解題習慣進行有效記錄,以正余弦定理為關鍵詞,幫助學生梳理解三角形題時能夠應用到的技巧,將以上摘抄內(nèi)容進行串聯(lián)和梳理,幫助學生掌握面對不同題型時的解題順序和解題思路,簡化解題難度,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效率。
(三)解題模板的使用
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答題,那么掌握各種類型題的模板就非常重要了,解三角形題時同樣需要注意歸納萬能模板,如下題:
【引例】(2016·全國Ⅰ卷)△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2cosC(acosB+bcosA)=c。
(1)求C:
對于這道題的第一問,其規(guī)范解答應當是:
規(guī)范解答(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2cosC(sinA·cosB+sinB·cosA)=sinC,
1分 得分點①
即2cosC·sin(A+B)=sinC。3分,得分點②
因為A+B+C=π,A,B,C∈(0,π)
所以sin(A+B)=sinC>0,
所以2cosC=1,cosC=12,5分,得分點③
所以C=π36分,得分點④
由此可見,在解三角形題時,這一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就應當是先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將已知關于邊和角的關系,轉化為統(tǒng)一模式角或邊的關系式;再利用三角恒等變換對關系式進行簡化;最后完成求解,這種思路能夠套用在所有不同的類型題上,只要掌握就能夠極大提高解題效率。在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下,很多學生會忙中出錯,影響正常的答題時間,而通過利用解題模板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清晰,面對不同類型題時,能夠有效分析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并通過模板的套用來幫助學生快速完成答題。這種技巧在考試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夠緩和學生的緊張情緒又能夠節(jié)約答題時間,為其他大題創(chuàng)造更加充裕的答題環(huán)境。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提高解三角形的效率和準確性,就需要教師注重解題方法的教學,學生要學會總結歸納,掌握口訣和各種模板,在簡化解題思路的過程中,提高效率,節(jié)省時間。同時,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清晰的認知解三角形題的重要性,另外還需要通過相應的問題糾錯,來幫助學生梳理自身答題時遇到的思維誤區(qū)和知識盲點,通過這種模式讓學生切實掌握解三角形的各種要素,優(yōu)化解題準確率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偉忠.解三角形題時關鍵要抓住什么[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08(9):29-31.
[2]喻德勝.解三角形要注意挖掘隱含條件[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10(4):42-43.
[3]汪貴平,楊艷全.滴水不漏 步步為營:對一道解三角形題的左思右想[J].中學數(shù)學月刊,2018(3):55-58.
作者簡介:張晨曦,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順昌縣順昌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