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我國教育中的重點科目,漢字是孩子初期進入小學語文課堂中需要學習的內容,是讓孩子們打開我國傳統(tǒng)文化第一扇大門的途徑。語文漢字讀寫教學對孩子們日后的學習與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致力于為孩子們打下良好的讀寫基礎而不停奮斗著。我國新課改后對教師們提出了培養(yǎng)孩子們核心素養(yǎng)的新任務。本文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低年級語文課程中讀寫教學技巧進行淺析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低年級;寫字教學
讀寫漢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孩子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但是要學生們寫得一手好字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了,且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也非一朝一夕。通過語文讀寫教學課堂實踐過程得出,小學低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行為稚嫩且思維簡單,因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從孩子們人格培養(yǎng)開始做起,讓孩子們在循序漸進的讀寫過程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達到培養(yǎng)孩子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為孩子們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礎,使他們得以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一、 激發(fā)學生讀寫興趣
一位成功的教育學家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從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跳出來,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趣味性教學,且這一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受到了廣大教師們的青睞。在語文寫字課堂上對學生們進行興趣式教育方式,讓學生們不再覺得識字寫字是個痛苦的過程,這也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輕了一定的教學壓力和心理負擔。
教師在語文識字教學活動中,用好“興趣”這個老師,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得以啟發(fā)思維,積極主動參與漢字學習活動,由此深化學生對漢字結構的記憶,提升學生們識字的熱情,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課堂上教孩子們讀寫關于動物的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做一些精美的圖片(如“兔”字就做一個小兔子圖片和兔八哥形象的圖片,“狗”字就做一個可愛的小狗圖片和汪汪救援隊里狗英雄的圖片,“豬”字就做一個生活中的小豬和動畫片中小豬佩奇的圖片等等)。讓孩子們在動畫圖片和實際圖片“引誘”下,認識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并且可以寫出相應的字。
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探究這個字和這個動物有什么關系,對別人展示出我會寫這個動物的名字了。以此使得學生在主動的思考中獲得學習的樂趣,且有效掌握了字體知識。
二、 對學生識字學習加以鼓勵
孩子們的自信通常來自身邊人的鼓勵。所以在學生書寫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并對孩子們進行鼓勵。在語文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好能對學生寫的字進行批改,在課堂上可以及時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字與教材上的字有什么不同,在批改時對學生的鼓勵會讓學生感到驕傲不已。
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和相互鼓勵,讓學生在鼓勵他人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寫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時也通過別人對自己的鼓勵得到滿足感和幸福感,使得學生們增加對寫字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學生寫字時,留出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相互看身邊的同學寫的字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并且在觀察的過程中指出他們寫的字具有哪些好處和優(yōu)點,并讓較活躍的同學起身講一下前桌(或后桌)同學寫的字,是字體上比較工整還是在筆劃上比較流暢,或者說就是覺得他寫得好看等等。
讓同學之間相互鼓勵,既讓學生們體驗了寫字課程的樂趣,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敢說敢講的能力,使得孩子在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 讓知識貼近生活
學生識字可以不局限在課堂之內,也可以拓展到生活之中。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呀,既有小橋流水還有紅花綠葉,有秋色彩虹還有蟲草呢喃。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多關注生活中的景色和事物,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講述。這些方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還可以使孩子把生活細節(jié)和學習有效聯系起來。
例如,讓學生們在課下觀察雨后的彩虹,然后回到課堂讓學生對彩虹的顏色和形狀等進行講述。教師在學生分享過程中,在黑板依次寫出“彩虹”“顏色”“形狀”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們在寫這些字的時候就能聯想起雨后彩虹。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對于生活的好奇心是十分的充足的,貼近生活的知識更能引起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意識,使得學生們在對生活的深入探究過程中得到最輕松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讓學生加強了對社會的認知,有效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四、 拓展學生識字的方式
小學語文的寫字課程一直都是教師們較為頭痛的教學課程,刻板的教材文字,硬式灌輸讓孩子進行書寫使孩子對基本的識字課程望而止步。所以,除了課堂內的基本教學,有效拓展學生們對字的認識就成為了當下可以實施的教學方式。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書寫“人”字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在講壇上作為例子了。教師雙手并攏緊貼身體兩側,雙腿岔開站在講臺上對學生說:“‘人字有沒有和我現在的姿勢很像呀?”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雖然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笑出來,但是這也恰好達到我們?yōu)閷W生營造輕松課堂氛圍的目的。教師還可以就“眾”讓三個學生站在一起,“廣眾、大眾、群眾”的“眾”怎么寫呢?眾字有什么特點呢?就是人多了,人多了就形成了“眾”。
多種方式的教學不僅使課堂生動有趣,還使學生們可以體會文字所要表述的內涵,有效營造了課堂氣氛。
五、 培養(yǎng)學生重視知識內涵
文字不僅是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還要深入挖掘它們的內在含義。漢字是我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發(fā)展漫長過程中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特有的民族知識文化。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漢字知識內涵的講授,將文字育人功能得以真正的落實。對文字內涵的深入探索,可以有效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涵養(yǎng),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體現內容之一。所以,教師對學生進行漢字的教授時不可以只針對層面進行教學,也要對它的發(fā)展過程和表達的意義等進行聯系,使得學生在對漢字的層面理解上得以更深入,同時也使得學生們對文字結構的記憶更加深刻。
例如,我國文字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漢字曾經是象形文字。如“牛”字,最早的象形文字“牛”字就是根據牛一個頭、兩個角、一個尾巴的樣子刻畫出來,通過我們祖先的不斷改進才形成了今天的“?!弊?。再說“水”字,最早的“水”字就是以三道水的波紋作為“水”字來應用的等等。
漢字的內涵可以引導學生對文化傳承產生探索心理,使學生在進行書寫的同時,了解了我國文化歷史,使得學生對日后的藝術行為產生興趣,有效地在小學階段提升了學生藝術素養(yǎng)。
六、 注重格式與漢字結構
中國漢字可以說和藝術是息息相關的,在書法藝術上對漢字有諸多要求,要做到身體端正、心平氣和,做到天塌而不驚的意境,且書寫過程中要注意起筆、行筆、收筆的考究和字的整體結構和諧度、組件搭配美觀度等。所以在小學這個階段的讀寫課程中,教師就要格外注重學生們書寫漢字時的格式與結構,要求學生們對漢字的部件都掌握清楚,最大力度爭取學生們在初期學習寫字的時候可以做到工整、流暢。
好的漢字功底不僅僅是單純的對字的認識,也是對孩子們心浮氣躁、敷衍了事的心理進行磨煉和打造的過程。其實我們在教孩子們寫字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孩子們在一絲不茍地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需持有良好心態(tài),要做到內心平靜。由此可見,書寫漢字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毅力和心態(tài)。
七、 促進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人們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在良好環(huán)境下的長期過程。小學這個初步接觸知識的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讀寫習慣的重要時期,也是對未來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在教學課堂中就逐漸培養(yǎng)孩子們書寫的習慣。
教師在此時可以對學生們的書寫、握筆、坐姿等綜合方面進行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孩子們足夠的耐心。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們的懈怠心理以及觸學情緒,讓孩子們在漢字書寫的過程中具有優(yōu)秀的個人品格,從而提升孩子們核心素養(yǎng)。
八、 增加詞量的累積
詞匯量的累積是為學生奠定日后的學習基礎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最大限度累積詞匯詞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趣味性詞語游戲,來加強學生們對生字詞的運用,為學生們日后的閱讀和寫作做好豐富的詞語儲備,為學生們自身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語文課堂展開猜字謎、猜燈謎、姓氏歌等游戲,來增加學生們對詞匯的認知?!靶帐细琛庇羞@樣一個內容:“你姓啥?我姓張。什么張?弓長張?!边@個內容可以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以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進行游戲。
在孩子們游戲的同時加深了對漢字的記憶,使孩子們在快樂、輕松的模式下主動探索文字知識,同時還增強了對詞匯的累積。
九、 結束語
總而言之,寫字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們在課堂上效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漢字是孩子們日后得以發(fā)展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技能。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則需要教師在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加強工作內容,使學生具備日后融入社會的基本素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需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養(yǎng),以達到以身塑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碧英.試論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科學咨詢,2019(13):139.
[2]賴錦萍.淺談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129-130.
[3]肖清波.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2019(22):67.
[4]廖明鳳.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5):6.
[5]李清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生寫字指導研究[J].語文天地,2019(3):29-30.
[6]柏春慶.基于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命題研究[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9(2):4-7.
作者簡介:林妹珍,廣東省肇慶市,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冷坑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