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就是閱讀教學,也是教學中重要的任務。在新課改要求下,閱讀教學占據(jù)著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下的大部分,必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閱讀是一個人自我提升,接受信息,開闊視野的形式之一,是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的基礎就是閱讀教學,而初中語文改革的重難點也是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教學,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還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目前閱讀教學并沒有引起學校教學多大的重視,閱讀教學也沒有得到有效性的發(fā)揮,因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沒有達到多大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沒有明顯的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也呈現(xiàn)弱勢。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那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形勢下,有效提高初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呢?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
(一)學生沒有興趣學習語文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只重視給學生傳授相關的閱讀與語言技能,盡管學生的閱讀量有一定增加,但是學生并沒有從實際上對閱讀文章的美和內涵有深入了解。因此,學生很難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再加上有些學生沒有良好語文基礎知識,很少閱讀課外的書籍,閱讀量不足,那么學生在學習閱讀知識時,就會有很大的壓力,學生的學習積極也會大受打擊,從而降低閱讀的興趣。
(二)過于注重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育教學工作者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有些教師錯誤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總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卻不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點,沒有充分發(fā)揮好相關的引領者、組織者的角色,讓自主學習形成一種形式主義。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太過于自由,雖然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人,但并不代表學生能夠控制課堂,無組織無紀律。教師的錯誤教學理念,讓課堂變得沒有秩序性,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顯著,對知識的理解也受到一定影響。
(三)閱讀方案過于藝術化
閱讀教學方案的藝術化體現(xiàn)在課前備課環(huán)節(jié),設置教案的藝術性太強,加上教師的主觀想象,覺得自己的教案很完美,沒有太多的問題,但是,藝術性太強的教學方案反而會顯得原本的內容并不突出,設置完全忽略,學生也只能夠看到知識表面的藝術性,看不到需要學習的本質內容,不僅不利于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還限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偏離閱讀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工作者最為基本的要求就是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然而在語文閱讀實際教學中,教師認識和理解閱讀教學目標都很模糊、廣泛,而且形式主義特別嚴重。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只注重講解閱讀理論性的知識,忽略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新課程改革下,教師不僅要能夠將語文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此,教師只要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夠高效開展閱讀教學。
二、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師要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提升課堂閱讀教學水平
回觀現(xiàn)實的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存在三化傾向,即目標泛化、目標狹隘化、目標隨意化。語文目標的泛化是語文地位被拔高,成了無所不包的文化課,忽視了功用性的一面,缺乏腳踏實地;目標狹隘化與泛化相反,僅僅指向考試,只關注功用性,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培養(yǎng)的是語文考試人,常常是語文閱讀教學練習化;目標隨意化簡而言之就是語文就是隨意,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執(zhí)教,教學目標相差太遠,缺少客觀的統(tǒng)一性,非常隨意。因此,教師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確定是哪一類型的文本,看看課程標準對這類文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例如,《背影》是文學類文本;《捕蛇者說》是文學類文本,又是議論類文本;《登高》是古代詩詞類文本。如果老師都能認認真真地按照課程標準去做,就不會千篇一律,而是各有所需,各有所長。只有這樣才會使閱讀教學真正有效,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提高,培養(yǎng)語文人的終極目標才會越來越近。
(二)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任務完成的重要保證。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模式的多元化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變色龍》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利用圖片或是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變色龍這一動物,讓學生了解這一動物的特性,將其導入課文閱讀中,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在教學詩歌鄭愁予的《雨說》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放幾個春雨的片段,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寫這篇詩歌時的歷史背景,感受到“雨”對孩子們的那份關愛。學生通過這種方法進入情境,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進入到一種有樂趣、積極的學習氛圍。
(三)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教學的相關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特別是課文中,有的文字學生很難理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更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先利用投影,讓學生模仿游客,身臨其境。然后抓住濟南“溫情”的特點,分別引導學生從濟南山的“溫暖”“秀氣”“淡雅”和濟南水的“暖”“綠”等特點,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讓學生仔細觀賞、細心品位,陶醉在泉城濟南溫暖、美麗、慈善的冬天里。然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同學們,讓我們再想一想呼呼風聲的北平、重物彌漫的倫敦、毒陽灼日的熱帶又是怎樣的呢?學生展開豐富想象,有的想到了北京的凜冽寒風;有的想到了倫敦的酸霧煙霾等,以此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體會到課文當中包含的韻味。
(四)教師要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教師要發(fā)揮閱讀課堂教學中自身的引領作用,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閱讀教學當中來,使教師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有利于閱讀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羅布泊雖然遠近聞名,但學生沒有親身體驗過,心里感到非常陌生,文中地理常識很多,比較生疏,學生不容易掌握。教師可以在講這篇文章之前,讓學生翻閱書籍、上網(wǎng)查找有關羅布泊的資料和圖片,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并利用這些資料和圖片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他們加深對羅布泊的了解。還有在教學《孔乙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在課前閱讀文章并且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如魯迅先生的基本資料,了解《孔乙己》出于哪種社會情境下,了解《孔乙己》的寫作背景等,進行小組討論,并且為學生提出一些與文章主旨相關的問題,如孔乙己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塑造原型等,如此一來,學生們會在上課之前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對文章進行一番自我解讀,從自身角度思考孔乙己這個人物的一生。
(五)教師要在課文講解中滲透閱讀知識,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離不開教材課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講授課文內容,先要讓學生對基礎的知識有所掌握,還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領會,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影響學生的閱讀常識和閱讀習慣。教師要將相關的閱讀知識滲透于課文講解,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進行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例如,在講解《秋天的懷念》時,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滲透開始閱讀文章,要學會標段、對文章大意進行總結、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層;其次引導學生識別文章體裁,如此篇文章是一篇散文,特點是敘事寫景,當閱讀此類型的文章,要給學生講授此文章的閱讀思路;另外,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具體內容和具體知識點,著重給學生強調重點知識,如“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戳司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文章結尾頗具深意,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文章的中心感情,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層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還有待改善,創(chuàng)新性不足,學生興趣無法提高。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教師要明確初中語文教學目標,遵循課程標準,改變教學模式,在閱讀課堂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對閱讀的領悟,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提升自身的同時,不斷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為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而不斷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武春華.試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2017,15(24):54.
[2]佚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2017,12(10):127-128.
[3]何玉娟.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師版,2019,28(34):43.
[4]姜靈惠.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4):105.
[5]陳玉華.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6):54.
[6]黃呈祥.提高農(nóng)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9,28(2):158-159.
[7]楊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0(20):178.
作者簡介:張慧,江蘇省高郵市,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