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琳
【摘要】美麗的田園是教育的重要的地方,也是幼兒放飛心靈、快樂成長的地方。加強田園游戲教學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田園游戲;價值與組織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應該回歸田園,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育,對于幼兒教育教學,這個教育理念尤其適用;本文主要探析幼兒園田園游戲的價值與組織,教師可以高效利用田園資源,結合具體地域和不同季節(jié),創(chuàng)設與組織開展田園嬉戲娛樂項目,讓幼兒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
一、探析幼兒田園游戲價值,打好田園游戲組織基礎
我國有著數千年的農業(yè)文明史,傳統文化中含有很多田園要素,比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田園文化的底蘊是非常深厚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田園勞作中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延續(xù)至今的文化,比如中國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等。
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田園游戲教學,教師首先應該探析田園游戲的價值,這樣才能以此為基礎打好田園游戲組織基礎。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園所、走進田園,感受美麗的大自然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同時還可以引入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類資源、結合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開展教學,構建田園課堂。比如在主題型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氣候條件、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節(jié)日習俗等開展不同主題的游戲,比如:在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臘八節(jié)等傳統的節(jié)日時間,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參與制作節(jié)日文化藝術品的游戲活動,通過制作模擬小粽子、年糕和臘八粥等,既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又能夠促進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在萬物復蘇的春季,教師可以帶幼兒去校園外、去田園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指導幼兒制作小風箏、在適當的天氣下參與放風箏的游戲活動,從而讓幼兒可以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在一片綠色的夏季,教師則可以指導幼兒利用各種樹葉、花朵、昆蟲等,參與制作標本的游戲活動,通過小組合作與組際比拼,培養(yǎng)幼兒團結互助精神與競爭意識。
通過以上探析可知,幼兒田園游戲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價值,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走進大自然參與游戲活動、利用自然資源創(chuàng)設游戲,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興趣,促進幼兒在快樂中成長。
二、收集幼兒田園游戲素材,制作多種田園游戲玩具
幼兒教育教學中,很多教育內容和教學活動都需要在相應的活動中開展,在這些活動中有利于啟發(fā)幼兒的思維、開發(fā)幼兒的智力、提升幼兒的認知,幼兒在擺弄和操作不同的素材中能夠構建更加系統的認知架構。
因此在幼兒田園游戲的組織中需要大量的游戲素材,教師應該指導幼兒收集各類田園游戲素材,利用這些素材制作多種田園游戲玩具,從而為具體開展各項田園游戲活動打好基礎。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收集茄子、土豆、地瓜、白蘿卜、胡蘿卜、絲瓜等植物果實,讓幼兒利用小木棒、火柴等資源制作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比如小狗、貓咪、小馬、駱駝和奶牛等;還可以指導幼兒收集麥秸、稻草、高粱桿等作物的秸稈,讓幼兒利用這些資源搭建成小房子、小輪船、稻草人等;又可以指導幼兒注意觀察和收集田園中植物的葉子和根莖,讓幼兒利用標本集、塑封紙等制作成各種植物標本。
教師通過指導幼兒收集各類田園游戲素材,讓幼兒利用各類素材制作多種田園游戲玩具,不僅能夠為組織各式各樣的田園游戲打下良好的資源基礎,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組織能力,促進幼兒更好成長。
三、構建幼兒田園游戲區(qū)域,開展各類田園游戲活動
教師還可以結合田園自然環(huán)境和田園資源,構建戶外游戲活動區(qū)域、班級游戲活動區(qū)域、公共游戲活動區(qū)域等,并在相關游戲區(qū)域中開展各類田園游戲活動。
在構建幼兒田園游戲區(qū)域的過程中,可以先構建戶外游戲活動區(qū)域:主要是利用田間、草坪、種植園和操場等戶外場所,設置相應的植物識別區(qū)、種植區(qū)、飼養(yǎng)區(qū)、運動區(qū)等,指導幼兒科學劃分、調整區(qū)域的空間,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組織與合作;在構建班級游戲活動區(qū)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收集田園資源的基礎上,將相關資源投放到教室內外的對應區(qū)域中,比如在自然角中可以投放各類植物的根莖組織與標本,栽種花草和豆科植物等農作物,在美術區(qū)可以根據收集的田園素材作畫,在手工區(qū)可以利用收集的秸稈與柳條編織鳥窩、小籃子、繩子等;在構建公共游戲活動區(qū)域的過程中,主要是與其他班級互相合作,開辟一些公共活動區(qū)域,以便于開展集體游戲活動。教師在指導幼兒構建完成田園游戲區(qū)域之后,就可以結合不同的區(qū)域開展各類田園游戲活動:比如可以借助戶外游戲活動區(qū)域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主要教學目標是發(fā)展幼兒的跑、跳躍、平衡等能力,在這些活動中可以利用竹子、木樁、稻草等田園資源,借助于草地、操場、樹林等場地,在不同的場地中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如“跑框”、“舞龍燈”、“蕩秋千”、“地雷爆炸”等,以此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這些游戲中。
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構建不同形式的田園游戲區(qū)域,并在這些不同的區(qū)域中組織開展各類田園游戲活動,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讓幼兒感受到田園游戲的快樂,從而認知各類事物和學習相關知識,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四、加強田園游戲組織指導,促進幼兒體會游戲樂趣
在應用田園資源構建田園游戲區(qū)域、開展各類田園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組織指導,以便引導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田園游戲中,促進幼兒體會游戲樂趣,從而提升幼兒田園游戲組織與開展的效果。
對于游戲的組織指導而言,教師應該注意方式與方法,特別是指導幼兒田園游戲時更需要注意組織指導的尺度和力度,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組織指導,才能促進幼兒更好參與其中,促進幼兒體會游戲的樂趣。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無痕指導、領導指導、合作指導、場外指導等方式組織指導田園游戲:對于無痕指導主要是先讓幼兒自主參與游戲,在此過程中與幼兒平行式游戲,從而在不自覺中為幼兒做出正確示范,促進幼兒在觀看教師的過程中更加專注游戲活動;對于領導指導,主要是教師擔任游戲中的重要角色,并進行語言和動作示范,之后再讓幼兒自主參與游戲;對于合作指導,主要是與幼兒共同參與某個田園游戲,在游戲中注意提出問題和引導游戲的進行,從而更好推進游戲的開展;對于場外指導,指的是教師不參與游戲、也不主動進行指導,而只是在發(fā)生沖突或者幼兒提問后進行指導,以此保障游戲的正常進行。比如在“舞龍燈”的田園游戲中,教師可以先指導幼兒利用雪碧瓶子、稻草、竹筒等田園資源制作一只模擬“龍頭”和“龍身”,主要是用稻草扎成若干個草卷餅用雪碧瓶固定下來;之后結合領導指導和合作指導的方式,先扮演“龍頭”的角色,之后再扮演“龍身”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指導幼兒參與游戲,推進游戲的有序開展。
教師通過利用各種方式加強田園游戲組織指導,能夠有效幫助幼兒更好地參與到不同的田園游戲中,促進幼兒體會田園游戲的樂趣,在田園游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田園游戲的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幼兒田園游戲的價值與組織,教師首先應該探析幼兒田園游戲價值,以此打好田園游戲組織基礎;之后可以通過收集幼兒田園游戲素材、構建幼兒田園游戲區(qū)域、加強田園游戲組織指導等,推動田園游戲活動的開展,從而促進幼兒體會游戲樂趣,提高幼兒田園游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慧.幼兒園戶外活動游戲的價值以及組織策略研究分析[J].新課程(上),2017(10)
[2]陳軼棠.農村幼兒園田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Z1)
(江蘇省海門市臨江新區(qū)幼兒園,江蘇南通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