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丹
(遼寧省遼陽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遼陽 111000)
本文主要選擇胸腰椎骨折伴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選擇采用脊柱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同時分析對患者配合風險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設置本文觀察組的病例均為2017年4月-2018年10月來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胸腰椎骨折伴隨多發(fā)性肋骨骨折38例患者,并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同等例數的同樣病例患者38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基本一致。其中觀察組當中年齡最大值為56歲,年齡最小值為20歲,平均年齡(33.5±10.5)歲,收錄女性22例,男性16例;對照組當中年齡最大值為58歲,最小值18歲,平均值(32.8±12.4)歲,其中女性21例,男性17例?;颊吲R床經過影像學診斷,檢驗確診為胸腰椎骨折,所有調查對象均合并有多發(fā)性肋骨骨折,符合采用脊柱內固定手術治療的原則,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符合倫理委員會的相關檢驗指標。通過統計學方法驗證2組檢驗資料的數據,2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高度一致,沒有差異性,P>0.05。
2 方法:本文的所有患者通過針對性的手術方案為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在圍術期當中對照組以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性指導,要本著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護理的落實,對患者提供飲食指導,還要將用藥指導工作落實到位,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等相關表現,為患者嚴格的落實常規(guī)護理原則。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均配合采用風險管理手段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護理風險評估。對患者的心理因素進行評估,很多患者受傷是因為意外創(chuàng)傷,所以患者沒有心理準備,這種傷情可能導致患者落下終身的殘疾,甚至導致患者喪失活動能力,使患者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這樣會使患者對于治療和生活喪失信心,還會對患者的精神和身體創(chuàng)傷產生一定的影響,使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情緒。此外也要對患者因為受傷而導致的相關風險因素進行評價,評價評估患者手術的風險因素等,對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可能出現的相關風險也要進行評價,綜合相關評價所得的結果,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風險護理計劃。(2)風險管理措施。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皮膚護理方案,還要使患者獲取個性化的活動方式,為患者制定營養(yǎng)食譜,為患者選擇合適的翻身技巧。對患者進行護理以前,使患者對相關操作風險具有知情權,還要告知患者在進行傷口護理時所注意的事項,要獲取患者的知情和同意。對患者傷口進行藥物更換時,應嚴格本著無菌操作的原則。護士在進行一系列操作時,要嚴格的按照無菌藥物的制度和相關洗手規(guī)范進行,更換藥物的時候要觀察傷口是否存在滲血和滲液,還要強化對于患者組織類型的觀察,評價是否存在疼痛,并對傷口面積進行測量和記錄。同時根據患者傷口愈合的狀況適當進行傷口的清理,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輔料,盡量控制患者感染和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3 觀察指標:對本文所有調查對象骨折恢復率進行比較,評價2組調查對象風險事故出現的幾率。
4 統計學分析:對本文的所有樣本的數據進行統計學方法的分析和驗證,樣本的計量資料通過t值進行分析和驗證,而計數資料進行卡方(x2)檢驗,并且以P值進行差異性分析,標準為:P<0.05,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差異性。
5 結果:觀察組骨折恢復優(yōu)良36例,優(yōu)良率為94.74%,對照組骨折恢復28例,骨折恢復優(yōu)良率為73.6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觀察組出現風險事件4例,發(fā)生率為10.53%,對照組風險事件12例,發(fā)生率為31.58%,對照組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本文調查對象的相關風險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2組研究對象的相關護理風險比較(n,%)
風險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策略,這種管理能夠對潛在的醫(yī)學風險進行識別并作出處理。胸腰椎骨折是臨床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很多患者容易合并多發(fā)性肋骨骨折,這種病情比較嚴重,容易導致患者產生較高的致殘率[1-3]。臨床對胸腰椎骨折伴隨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通常以內固定手術方案進行干預,治療可以發(fā)揮理想的效果。但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策略進行護理指導,以便提升臨床護理的總有效率。為患者進行風險管理可以有效的將相關風險在沒有出現的時候進行針對性的杜絕,降低了相關風險產生的影響,使患者恢復效率大大提高[4-6]。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和相關結果能夠綜合得出,以脊柱內固定手術方案對胸腰椎骨折伴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骨折恢復,并且降低風險事件對患者的影響,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