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高巨 孫凌玲
摘要? ? 為探明適合楸樹硬枝扦插成活的ABT生根粉溶液濃度和浸泡時間,開展ABT生根粉對楸樹硬枝扦插生根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當楸樹插穗在100 mg/L ABT溶液中浸泡2~4 h時,扦插效果最好;在50 mg/L ABT溶液下,不同浸泡時間的插穗均表現(xiàn)出較高的生根率;使用300~500 mg/L ABT生根粉溶液速蘸插穗基部,能夠顯著提高楸樹硬枝扦插生根率。
關(guān)鍵詞? ? 楸樹;ABT生根粉;硬枝扦插;生根率
中圖分類號? ? S723.0?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11-0138-01?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Effect? of? ABT? Root? Powder? on? Rooting? Rate? of? Hardwood? Cuttings? of? Catalpa? bungei
ZHANG Rui? ? GAO Ju? ? SUN Ling-l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College of Zhou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ncentration and soaking time of ABT root powder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hardwood cuttings of Catalpa bungei,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effect of ABT root powder on rooting rate of hardwood cuttings of C. bunge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tting effect was best when cuttings of C. bungei were immersed in 100 mg/L ABT solution for 2-4 h;at 50 mg/L ABT solution,the rooting rate was higher under different soaking time. Using 300-500 mg/L ABT root powder solution to quickly dip into the the cuttings bas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ooting rate of the hardwood cuttings of C. bungei.
Key words? ? Catalpa bungei;ABT root powder;hardwood cutting;rooting rate
楸樹(Catalpa bungei C. A. Mey.)為高大落葉喬木,由于生長快、適應(yīng)性強、壽命長且景觀效果好,近年來楸樹在城鄉(xiāng)植樹造林中大量推廣應(yīng)用。楸樹自花不孕,花而不實,種子少[1-2],近年來對楸樹無性繁殖的研究受到重視。ABT 1號生根粉是一種高效、廣譜、復合型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植物細胞的增殖、分化、根的發(fā)生與伸長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促進林木插條生根,能明顯縮短生根時間,提高育苗生根率,促進生長,增強抗性。目前,關(guān)于ABT生根粉1號對楸樹硬枝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尚未見報道。本試驗通過對楸樹硬枝扦插插穗進行不同濃度ABT 1號生根粉溶液浸泡和速蘸處理,以期研究適合楸樹硬枝扦插的ABT 1號生根粉溶液濃度和處理時間,為楸樹硬枝扦插育苗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插床在溫室內(nèi),插床寬度為80 cm、長度為200 cm,較地面高20 cm,插床上方覆蓋地膜,搭建高度為50 cm的小拱棚,扦插期間溫度在18~28 ℃之間,濕度達85%以上。
1.2? ? 試驗材料
ABT 1號生根粉,由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可溶粉劑,總有效成分為50%,1 g/袋,20%萘乙酸,30%吲哚乙酸。楸樹枝條:于春季枝條未萌發(fā)前,取生長健壯植株上發(fā)育充實的枝條,帶回實驗室剪成15 cm長的插穗。
1.3? ? 試驗方法
1.3.1? ? 插穗基部浸泡。ABT 1號生根粉每袋(1 g)用75%酒精100 g溶解,再加蒸餾水配制成濃度分別為25、50、100 mg/L的ABT溶液,整個插穗在上述ABT溶液中分別浸泡2、4、6、12、24 h,設(shè)蒸餾水作對照(CK1),即蒸餾水浸泡12 h,再以45°角刺破畦面薄膜插入苗床,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3~1/2。每個處理分別扦插50根,重復3次。插穗扦插50 d后統(tǒng)計成活插穗,計算生根率。
1.3.2? ? 插穗基部速蘸。ABT 1號生根粉每袋(1 g)用75%酒精100 g溶解,加蒸餾水配制成濃度分別為100、200、300、400、500 mg/L的ABT溶液,設(shè)蒸餾水處理為對照(CK2),即ABT溶液濃度為0 mg/L,插穗基部速蘸3 s。每個處理扦插50根,重復3次。插穗扦插50 d后統(tǒng)計成活插穗,計算生根率。
1.4? ? 數(shù)據(jù)處理
用Excel和SPSS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2? ? 結(jié)果與分析
2.1? ? 不同濃度 ABT浸泡時間對楸樹插穗生根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濃度ABT浸泡插穗,插穗浸泡時間為2、4、6、12、24 h均與蒸餾水浸泡12 h(CK1)處理的生根率差異顯著(P<0.05)。當ABT濃度為50 mg/L時,不同浸泡時間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當ABT濃度為100 mg/L時,插穗浸泡2 h和4 h扦插成活率較高,分別為61.33%和62.00%,與 CK1相比,扦插成活率分別提高37.33、38.00個百分點。
2.2? ? 不同濃度ABT速蘸對楸樹插穗生根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濃度ABT速蘸插穗基部與無ABT的蒸餾水處理相比,生根率差異均達顯著水平。100、200、300、400、500 mg/L ABT溶液速蘸與0 mg/L ABT溶液速蘸相比,生根率分別提高12.67、16.67、23.33、26.00、26.67個百分點,其中當ABT濃度為300、400、500 mg/L速蘸處理時,與ABT濃度為100、200 mg/L速蘸處理相比,扦插生根率的差異達顯著水平。
3? ? 結(jié)論與討論
生長素在植物體多個器官和組織中均有分布,但含量微少,主要集中在生長強烈、代謝旺盛的幼嫩器官和組織中。生長素對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有明顯的促進效應(yīng),使用生長素處理切斷基部的植物枝條,可以促進植物枝條產(chǎn)生側(cè)根和不定根,刺激根原基細胞分裂。目前,關(guān)于生長素促進楸樹扦插生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楸樹嫰枝扦插[3-5],楸樹硬枝扦插研究較少。韓創(chuàng)舉[6]通過對楸樹的硬枝扦插研究表明,以奈乙酸100 mg/L處理的插穗成活率最高,為71%。
本試驗通過不同濃度的ABT 1號生根粉溶液對楸樹硬枝插穗進行不同時間浸泡研究,結(jié)果表明,25、50、100 mg/L ABT浸泡均可提高楸樹硬枝扦插生根率,其中100 mg/L ABT浸泡2~4 h效果最好,隨著浸泡時間延長生根率反而下降。在50 mg/L ABT處理下,不同浸泡時間均表現(xiàn)出較高的生根成活率,可以認為50 mg/L ABT較適合楸樹插穗生根。這與生長素在植物體內(nèi)含量較少,刺激根原基細胞分裂需要合適的生長素濃度,高濃度長時間處理反而抑制根的發(fā)生有關(guān)。同時,本研究表明,300~500 mg/L ABT 1號生根粉溶液對楸樹扦插插穗基部進行速蘸,能夠顯著提高楸樹硬枝扦插生根率。由于扦插成活率還受取材時間和扦插土壤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管理過程中對于土壤溫度控制不夠精確,因而對于生根粉中生長素對楸樹扦插生根機制和最適合條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4? ? 參考文獻
[1] 王長蘭,陳發(fā)菊,金玉佩,等.楸樹的開花生物學及繁育系統(tǒng)研究[J].基因組學與應(yīng)用生物學,2015,34(9):1981-1987.
[2] 郭從儉,張新勝.楸樹開花結(jié)實習性觀察研究[J].河南林業(yè)科技,1991,11(2):1-4.
[3] 張恩亮,馬玲玲,楊如同,等.IBA誘導楸樹嫰枝扦插不定根發(fā)育的轉(zhuǎn)錄組分析[J].林業(yè)科學,2018(5):48-67.
[4] 梁明武.楸樹嫩枝插繁育技術(shù)研究[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2(5):3-5.
[5] 張博,蘭再平,馬可,等.不同激素處理和基質(zhì)配方對楸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1,24(6):749-753.
[6] 韓創(chuàng)舉.楸樹無性繁殖技術(shù)[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
基金項目? ?周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院級重點科技攻關(guān)課題(Zzy1810)。
作者簡介? ?張蕊(1978-),女,河南扶溝人,碩士,副教授,從事植物生理生化、園林植物栽培及應(yīng)用技術(shù)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