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林 楊廷廣
摘要? ? 為有效控制甜菜夜蛾,達(dá)到減藥控害和綠色防控的目的,開展了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對甜菜夜蛾田間防效比較試驗。結(jié)果表明,防治大白菜甜菜夜蛾1~3齡幼蟲,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 g/hm2處理、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處理速效性較好,藥后1 d的防效分別為79.27%、70.85%,藥后3 d的防效分別為100.00%、79.57%,顯著高于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575、1 350 g/hm2處理和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900 mL/hm2處理的防效;藥后7 d,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1 575 g/h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100.00%、81.04%,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處理的防效為81.74%,這3個處理的防效明顯高于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900 mL/hm2處理的防效(78.81%),持效期較長。從速效性、持效性及其對作物和天敵的安全性綜合考慮,可選用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575~1 800 g/hm2、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防治大白菜甜菜夜蛾。
關(guān)鍵詞? ? 大白菜甜菜夜蛾;藥劑;防效
中圖分類號? ? S433.4;S481+.9?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11-0119-02? ? ? ? 開放科學(xué)(資源服務(wù))標(biāo)識碼(OSID)
甜菜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蟲之一。近年來,隨著菊酯類農(nóng)藥及氯蟲苯甲酰胺的廣泛使用,甜菜夜蛾逐漸產(chǎn)生了抗藥性[1-3]。
為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的危害,延緩、減輕其對菊酯類農(nóng)藥、氯蟲苯甲酰胺的抗藥性,達(dá)到減藥控害和綠色防控的目的,于2019年進(jìn)行了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對甜菜夜蛾的田間防效比較試驗。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shè)在都昌縣都昌鎮(zhèn)城郊大隊張家灣村。試驗田面積0.24 hm2,排灌方便,土壤為砂壤土,肥力較均勻,pH值為6.1,有機質(zhì)含量2.8%。
1.2? ? 試驗材料
供試蔬菜為春大白菜,品種為早熟五號。
供試靶標(biāo)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1~3齡幼蟲。
試驗藥劑為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南京保豐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南京保豐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河北威遠(yuǎn)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3? ?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置6個處理,分別為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 g/hm2(A)、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575 g/hm2(B)、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 1 350 g/hm2(C)、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900 mL/hm2(D)、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E)、清水對照(CK)。4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為66.7 m2。
1.4? ? 試驗實施
春大白菜于2019年5月13日露地播種,7月2日定株,行株距為40 cm×30 cm,移栽均勻,長勢好,各小區(qū)栽培及肥水管理條件等均勻一致,施藥時大白菜處于蓮座期。2019年7月19日,采用衛(wèi)士牌MG-16L型背負(fù)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1次,噴液量為750 L/hm2。施藥當(dāng)天多云,藥后7 d均為多云至晴天,氣溫為 27~35 ℃,試驗期間無極端天氣現(xiàn)象。
1.5? ? 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藥前調(diào)查1次幼蟲基數(shù),藥后第1、3、7天各調(diào)查1次殘蟲數(shù)量。每小區(qū)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掛標(biāo)簽記號定5株,計查25株,便于藥后定點定株調(diào)查防效。記錄活幼蟲數(shù),并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4-5],利用鄧肯氏新復(fù)極差法進(jìn)行差異顯著性檢驗[6]。另外,在試驗期間觀察藥劑對蔬菜及其他生物的影響。計算公式如下:
蟲口減退率(%)=×100;
防效(%)=×100。
2? ? 結(jié)果與分析
2.1? ? 安全性
通過試驗期間觀察可知,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350~1 800 g/hm2對大白菜和天敵安全,未見藥害及其他明顯不良影響。
2.2? ? 防效
由表1可知,在試驗劑量范圍內(nèi),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對甜菜夜蛾的防效隨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藥后1 d,處理B(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575 g/hm2)的防效(61.83%)與處理D(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900 mL/hm2)的防效(62.27%)相當(dāng),二者間無明顯差異,但均極顯著低于處理E(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的防效(70.85%)和處理A(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 g/hm2)的防效(79.27%)、極顯著高于處理C(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350 g/hm2)的防效(50.96%)。藥后3 d,處理B的防效(74.37%)和處理D的防效(76.36%)相當(dāng),二者間無明顯差異,但均極顯著低于處理A的防效(100.00%)、極顯著高于處理C的防效(58.77%);處理E的防效為79.57%,極顯著高于處理B的防效、顯著高于處理D的防效。藥后7 d,處理B的防效(81.04%)和處理E的防效(81.74%)相當(dāng),二者之間無明顯差異,但均極顯著低于處理A的防效(100.00%)、顯著高于處理D的防效(78.81%)、極顯著高于處理C的防效(62.79%)。
3? ?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和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防治大白菜甜菜夜蛾1~3齡幼蟲,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 g/hm2處理、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處理速效性較好,藥后1 d的防效分別為79.27%、70.85%,藥后3 d的防效分別為100.00%、79.57%,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的防效;藥后7 d,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800、1 575 g/h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100.00%、81.04%,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1 080 g/hm2處理的防效為81.74%,這3個處理的防效明顯高于15%甲維·茚蟲威懸浮劑900 mL/hm2處理(78.81%),其持效性較好。從速效性、持效性及其對作物和天敵的安全性綜合考慮,可選用12%虱脲·蟲螨腈懸浮劑1 575~1 800 g/hm2、10%甲維·蟲螨腈可濕性粉劑 1080 g/hm2防治大白菜甜菜夜蛾。上述2個藥劑的配方成分虱螨脲、蟲螨腈、甲維鹽以胃毒、觸殺為主,要求兌足水量,均勻噴霧。同時,甜菜夜蛾高齡幼蟲有負(fù)趨光性,最好選擇早上或傍晚用藥,以提高防效,并注意輪換用藥。
4? ? 參考文獻(xiàn)
[1] 王開運,姜興印,儀美芹,等.甜菜夜蛾抗藥性及其機理[J].植物保護學(xué)報,2002,29(3):229-234.
[2] 李唐謨,潘群勝,侯鵬飛,等.5種殺蟲劑對水稻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4(1):73-75.
[3] 翁啟勇,何玉仙,趙健,等.甜菜夜蛾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研究[J].華東昆蟲學(xué)報,2002(2):70-73.
[4] 任自忠,苑鳳瑞,張森.植物保護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
[5] 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藥檢定所生測室.農(nóng)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zhǔn)則(一) 殺蟲劑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鱗翅目幼蟲:GB/T 17980.13—2000[S].北京: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2000.
[6] 蓋鈞鎰.試驗統(tǒng)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石美林(1978-),男,江西都昌人,農(nóng)藝師,從事經(jīng)濟作物栽培及病蟲害防控指導(dǎo)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