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峰 程勤海
摘要? ? 豆野螟是本地豇豆種植中的主要蟲害,為篩出合適的防治藥劑,為大面積防治豆野螟提供科學防治建議,本文選取6種不同的防治藥劑開展了防治豆野螟的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對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非常突出,藥后5 d的防治效果可達95.0%左右,好于其他幾種藥劑;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也較好,藥后5 d的防效可以保持在80%以上;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的防效也不錯,這3種藥劑可以在生產(chǎn)上交替使用防治豇豆豆野螟。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2 500倍液、10%三氟甲吡醚乳油1 5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1 500倍液對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不夠理想,不宜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 ? 豇豆豆野螟;藥劑;防效
中圖分類號? ? S436.43;S481+.9?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11-0117-01?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為鱗翅目螟蛾科豆莢野螟屬的一種昆蟲,主要為害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蠶豆、菜用大豆等蔬菜。以幼蟲為害豆葉、花及豆莢,常卷葉為害或蛀入莢內(nèi)取食幼嫩的種粒,莢內(nèi)及蛀孔外堆積糞粒。通常情況下使用的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效不佳,一般只能短期控制,為此農(nóng)戶通過增加用藥次數(shù)和濃度,甚至違規(guī)濫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來控制豆野螟的危害[1-2]。為探尋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對于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于2019年7月進行了田間防治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F(xiàn)將藥劑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海寧市丁橋鎮(zhèn)新倉村蔬菜大戶豇豆田。該田土質(zhì)為半砂泥田,pH值6.1,肥力中等,有機質(zhì)含量25 g/kg。
1.2? ? 供試藥劑
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山東京博農(nóng)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美國陶氏益農(nóng)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三氟甲吡醚乳油(商品名速美效,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5%虱螨脲乳油(商品名美除,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15%茚蟲威乳油(商品名安打,美國杜邦公司)、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商品名普尊,美國杜邦公司)。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置7個處理,分別為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5 000 倍液(A)、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2 500倍液(B)、10%三氟甲吡醚乳油1 500倍液(C)、5%虱螨脲乳油1 500倍液(D)、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E)、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F)、清水對照(CK)。5次重復,小區(qū)隨機排列[3-4],小區(qū)面積30 m2。豇豆盛花期(7月6日、7月12日)連續(xù)施藥2次,用WS-16型手動背負式噴霧機噴霧。
1.4? ? 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每3 d調(diào)查1次,第1次施藥后2 d(7月8日)進行第1次調(diào)查,施藥后5 d(7月11日)進行第2次調(diào)查,跳躍式4點取樣,每點調(diào)查10個豆莢,記錄蛀莢數(shù)。第2次施藥后同樣方式調(diào)查[5-6]。
2? ? 結(jié)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各藥劑防治豆野螟的速效性均較差,第1次藥后2 d(7月8日)調(diào)查,防效最好的處理B也只有61.54%。第1次藥后5 d(7月11日),各藥劑處理的防效均有明顯提高,其中以處理F防效最好,達95.0%。
第2次藥后2 d(7月14日)調(diào)查,各藥劑處理防效有所下降,防效仍以處理F最好,為78.72%;其次是處理E,防效為68.09%;處理A防效居第3位,為63.83%,處理A、E、F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處理B、D防效較差,顯著差于其他處理;處理 C防效提高到55.32%。第2次藥后5 d(7月17日)調(diào)查,各處理的防效又有提高,其中,以處理F的防效最好,為94.20%,顯著好于其他處理;其后依次是處理A、E,防效分別為81.16%和73.91%;處理C防效繼續(xù)提高,為69.57%;處理A、E、C之間的防效差異未達顯著水平,但顯著好于處理B、D。
3? ? 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對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非常突出,藥后5 d防效可達95%左右,好于其他幾種藥劑;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 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也較好,藥后5 d的防效可以保持在80%以上;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的防效也不錯,這3種藥劑可以在生產(chǎn)中交替使用防治豇豆豆野螟。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2 500倍液、10%三氟甲吡醚乳油15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1 500倍液對豇豆豆野螟的防治效果不夠理想,不宜推廣應用。
綜合考慮藥劑防效、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以及農(nóng)藥面源污染控制等因素,對于防治豇豆豆野螟,也不能一味地依賴好的藥劑,防治方法的選擇也非常重要,運用合適的防治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防效:一是抓住防治時期,在初花期開始施藥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各類有效防治藥劑交替施用,可以減緩豆野螟抗藥性的產(chǎn)生;三是施用農(nóng)藥時適宜采用細噴霧或彌霧方式,增加藥劑粘著性,提高豆野螟與藥液的接觸概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防治效果。
4? ? 參考文獻
[1] 林偉明,薛德乾,賴貴青.6種殺蟲劑防治豇豆豆莢螟的藥效試驗[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12(6):40-42.
[2]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榮,等.6種殺蟲劑防治扁豆豆野螟田間藥效比較[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10):168-169.
[3] 黃日亮,姜先芽,盧希旭,等.幾種殺蟲劑防治豆角豆野螟的田間藥效試驗比較[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8,24(14):83-84.
[4] 劉振興,周桂梅,亞秀秀,等.8種防治豇豆莢螟藥劑的田間藥效評價[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8,22(2):67-70.
[5] 陳金龍,張皛,黃亞川,等.生物農(nóng)藥防治豆野螟試驗簡報[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5(2):144-145.
[6] 王國榮,陳尤嘉,黃福旦,等.不同藥劑防治豆野螟田間藥效試驗[J].上海蔬菜,2011(4):55-56.
作者簡介? ?方志峰(1980-),男,浙江海寧人,農(nóng)藝師,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