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育慧,金陽兵
杭州市袁浦中學,浙江杭州310014
家校協作,是美好教育的組成部分,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進行家校聯系,是一個難題。
大家都知道:一個班級有三、四十個孩子,背后就有各不相同的三、四十個家庭,眾口難調是很正常的。因此,無論老師、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長有不滿意也是正常的。久而久之,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難免有了抱怨,產生矛盾,這就會影響家校關系的和諧,,也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有效的、和諧的家校聯系與合作就顯得至關重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們的家校協作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也有了一些進步。不過,家校協作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看出。
1.2.1 家校之間互信不足
家長對老師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不信任或者不支持。一些時候,孩子出現問題,老師需要家長協助解決,但是達成度很低,家校之間的誠信度不高。
1.2.2 家校協作方式單一
家校的交流,大部分是孩子有了問題,老師聯系家長的。雖然也有家長會,但是大多數的家長會都是老師說家長聽。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大過其他方面。
1.2.3 家校聯系觀念陳舊
長期以來,家長缺乏參與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識,認為這些都是老師的事情。家長跟老師說得最多的是“老師,我的孩子靠你了,我們的話他不聽的?!痹谂c家長的接觸交往中,老師發(fā)現不少家長缺少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交往,讓家校協作發(fā)揮最大作用,為我們的美好教育添磚加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筆者嘗試了多種不同的家校聯系方式,不斷地更新調整,形成了家校聯系范式的有效策略。
美好,出自《莊子?盜跖》,指美麗的東西讓人身心舒暢,更好地生活,快樂地生活。對美好教育的理解,可以是多緯度、多層面的。筆者認為,美好教育就是借助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力量,為孩子們構建平等、民主、信任與包容的成長氛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讓孩子們享受教育的美好。
2.1.1 平等對待,注重溝通藝術
筆者認為,任課教師或者班主任不能按學生或家長的“出身”而區(qū)別對待,不能因為是優(yōu)等生家長就熱情高看,也不能因為是后進生家長就冷眼相待,更不能因為家長有權有勢就對其格外殷勤……
在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中,要學會聆聽,對于家長的合理要求,我們要能接受;對于家長的不合理要求,我們要能善意的拒絕。當家長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表示理解,然后給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幫助他解決面臨的問題。當孩子犯了錯,我們要與家長一起努力幫孩子改正錯誤。
在家校合作上,我們必須與家長遵循以下“四個一”:達成一個共識:孩子是學校的,更是家庭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不能單靠一方面。明白一個道理: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家校付出的勞動是艱辛的,也是持久的。學會一個技巧:與孩子溝通,是需要技巧的,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明確一個目標:讓孩子在成長中有收獲,有進步,是家校共同的目標。
2.1.2 尋求目標,達成教育共識
很多時候,班級工作的開展,需要家長的配合。但是,一些時候,由于各種原因家長會不支持,有時還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了解家長為什么反對,有什么樣的要求。這樣一來,與家長的溝通會容易些,老師的想法或用意就容易達成一些。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和家長尋求一致的目標,與家長達成共識。
(案例1)用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習動力
班上的小葛同學很喜歡打籃球,但是家長很反對。一次家長找到我,說自己的孩子很不理想,學習又缺乏主動性,不同意參加學校的籃球隊。我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是呀,我也擔心過。但又一想,他很喜歡籃球,而且有一定的天分,訓練是他享受打籃球的過程。如果不讓他參加,他的心里一定會不好受,還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學習也不一定上得去。我就想辦法做通了家長的思想工作,也告訴家長在學校自己會做好必要的監(jiān)督和管理,在家里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和管理。
結果,小葛順利地參加了?;@球隊,繼續(xù)著他的愛好。在課堂上,他思維更活躍了,學習也認真多了,近期的作業(yè)也好了許多。對于他的進步,我也借機在班級中多次表揚了他。孩子進步了,家長對我的做法也越來越認可了[3]。
案例中的家長反對打籃球,班主任支持打籃球,做法是相反的。但是,教育孩子的心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遇到類似的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要積極尋求與家長能達成一致的目標。讓家長明白,老師所做的也是為了孩子的進步,老師的想法與家長的想法是一致的,甚至還會比家長想得更多??梢韵胂螅辛诉@樣的共識,溝通與合作的效果一定會更理想。
2.1.3 積極聯系,提升主動意識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難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天某某學生犯了錯,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他,甚至出現了過激的言語;在下課休息的時候,同學之間相互打鬧,一不小心其中一位同學受了傷等等。
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一定要及時聯系家長。要對家長說明事情的緣由,對孩子的受傷,懇請家長諒解工作的失誤。如果需要家長來學校的,我們一定要看家長是否有時間。當家長來學校時,給家長準備一杯熱水,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與家長開誠布公交流。這樣的處理,能讓家長感到自己倍受尊重;這樣的處理,能讓被動的局面得到緩解,讓問題的處理變被動為主動;這樣的處理,面對老師的失誤,或者是孩子的意外受傷,家長會因為老師的關心、老師的幫助而少些責備。溝通就比較容易,容易取得較好效果。
2.2.1 主題活動,取長補短當“參謀”
邀請家長參與進來,讓他們作“參謀”,對提高主題活動的質量,可以起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在活動的準備過程,筆者會根據家長的職業(yè)特點、工作特長,邀請幾位家長座談,交流主題活動策劃方案,征求各位家長的意見,請他們?yōu)榛顒拥慕M織出點子、當參謀。
(案例2)謀劃秋游活動
一次班級秋游活動,要去野外燒烤,場地面積大,水域多,安全問題令人擔憂,有家長就建議可多讓幾位家長隨行,筆者立馬接受,并將學生分好幾個小組,請家長協助管理。接著,家長們就各自分工,開始了秋游籌備活動:有負責采購飲料和食物的;有負責燒烤器械準備的;有負責現場監(jiān)督的……
秋游的這一天,分明成為了親子郊游活動,大家都非常的開心。
班級主題活動,多請家長當“參謀”,這樣不僅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也能讓活動的開展更加有效。
2.2.2 文體活動,意氣風發(fā)當“演員”
每學期,班級或者學校都有很多活動,如:運動會的入場式、元旦的文藝匯演、藝術節(jié)的展示、迎新的環(huán)塘跑等。有些活動,我們可以邀請部分家長來參與。這樣,不僅能讓家長更加了解學校、班級,也能增進親子關系。
(案例3)我們一起跑
2017年迎新環(huán)塘跑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為了能讓班級的孩子提高活動的熱情,我就在班級微信群里提議:家長報名參加學校的環(huán)塘跑,給孩子做一個榜樣。沒想到,消息剛出,就有五個家長報了名,而且表示要利用最后幾天好好練習。
比賽如期進行了,結果孩子們將爸媽們遠遠地甩在身后。但是,孩子們沒有責備,家長也不羞愧,有的只是努力后的喜悅和一起參與的快樂。其中一個孩子說:“為了這次環(huán)塘跑,我爸每天下班回家晚飯之后都會出去跑一圈。老爸,我佩服你!”
因為一起跑,家校的聯系更密了,父子的感情更深了。家長的支持,家長的參與,家長的付出,感動了我們,也激勵了孩子。
現在親子關系普遍還是比較緊張的,尤其是父子或父女的關系。本案例中的父親給孩子起到了示范作用,說明父母的教育不僅是言傳,還有身教;孩子當眾誠心說出了佩服的話,說明親子關系也得到了深化。通過這件事,筆者深切的感受到:學?;顒樱粌H僅是老師、孩子的活動,也是家長的活動,讓家長當“演員”,而不只是做觀眾,會事半功倍。
2.2.3 實踐活動,出謀劃策搭“橋梁”
社會實踐活動,是孩子長假的必做作業(yè),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實踐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協調溝通能力。為了有效開展,很多時候筆者就請家長當“橋梁”,爭取到家長的支持,發(fā)揮家長的紐帶作用,與目的單位直接對接,讓孩子們的實踐體驗活動有的放矢,更有意義。
(案例4)參觀轉塘消防中隊活動
主題關注消防安全地點轉塘消防中隊活動類型參觀學習協助人吳征爸爸時間11.13參加人員行之樂小組實踐目的學習消防安全知識,了解消防安全設施,體驗消防部隊生活,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實踐計劃利用下午半天的時間,參觀轉塘消防中隊,撰寫心得體會。
。
案例中的家長,因工作關系與轉塘消防中隊有密切聯系,正因為有這樣的橋梁,讓孩子們對“消防安全”有了實踐上的認識,內心的消防安全意識更強了,其中也有部分家長參與體驗,感受到讓孩子參加實踐活動的必要性,也愿意將周圍的資源分享給學校,配合學校多多開展類似的活動。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對家校溝通與合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傳統(tǒng)的面對面溝通,雖然直觀有效,但需要時間和地點的保障,新時代移動互聯網模式下的遠程溝通則彌補了這個缺憾,兩種方式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2.3.1 校訊互通,凸關注
學校開通的校訊通平臺,讓天涯變咫尺,給孩子、學校、家長提供了便利。學校大事、班級活動(如上放學時間、資料發(fā)放等)都可以用短消息的形式告知家長,反饋學生的點滴進步,反饋學生的生活細節(jié),讓他們感受到孩子雖然大部分時間在學校,但是和在自己身邊沒有多大區(qū)別。
2.3.2 微信隨傳,暢無限
現今社會每一個人都有繁忙的工作,所以把家長請到學校來也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另外,碰到需要共同探討教育問題時,因為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家長是沒有辦法與老師進行及時溝通的。在這種情況下,班級微信(QQ)群網就成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溝通聯系形式,它不會受任何的限制,而且內容和素材要比短信更豐富。
2.3.3 音視直播,強生動
由于互聯網內容的多樣性,使得“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聯系內容和形式極為豐富。通過微信群、QQ等都可以將孩子們的表現時時的傳給家長們,能讓家長們直觀看到。在微信群發(fā)的音視頻時長受限,所以,我們可以將孩子的課堂表現、課間活動、校園生活拍攝下來,制作成相冊、視頻等發(fā)給家長。
通過相冊、視頻等,家長就能及時直觀地感受孩子的在校表現,可以借鑒其他孩子的優(yōu)點。更重要的是,家長可將這些內容進行保存和收藏,作為見證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料和美好回憶。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吸引家長參與,拉近家校感情,也能提高家校溝通效率,促進“互聯網+家校聯系”的良好發(fā)展。
2.3.4 網頁更新,傳信息
班級網頁是師生、家長情感交流的另一渠道,內容也會更加的豐富多彩。所以,我們可以請有能力的孩子或者是家長來幫忙建立班級網頁,讓大家一起來維護班級網頁,適時的更新或補充相應的內容。
對孩子、家長和老師來說,班級網站就像一個展廳。在這個廳里,家長可以和學生、教師共歷學習的瞬間,閱讀相關的班級訊息,留下自己的感悟。很多時候,家長可以通過班級網頁了解班級現狀、班級活動等,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為班級網頁增添色彩。
由于家校的不斷協作,由于家校的互通互聯,讓“我們的班級”成為了家長們口中常用的詞語。每次班級的活動,因為是大家的班級而積極參與,因為是大家的班級而我們成為了“一家人”。
每當班級開展活動,需要家長們的支持的時候,家長們不再相互推諉,而是“我們一起來!遇到問題,我們一起扛。”因為有了一起參與,所以每次的活動,“我”不再孤單,我們的孩子不再無助。
經過一段時間,因為家庭、老師和孩子們的多方努力和付出,原本由一個個個體組成的班級成為了區(qū)先進集體,先后獲得了西湖區(qū)先進班級、西湖區(qū)教育系統(tǒng)共青團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家校合作應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只有每一部分都處于有序的狀態(tài),其功能才能大于整體之和。有序地進行家校協作活動,可以讓家長成為我們學校教育工作的堅強后盾,從而減輕了班主任工作管理上的負擔,讓教師、學生、家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牢固教育體系,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效益最大化,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我們的美好教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