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語文閱讀課堂中關注“怎么教”多于“為誰教”的現(xiàn)象,提出要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舍去“自我”的教學提問、舍去“自我”的精彩語言、舍去“自我”的文本解讀。在課堂上把學習真正還給學生,“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學習的“靜”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舍我;為他
長期以來,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不論是家常課,還是公開課,似乎都在比誰講得精彩,比誰講得有深度,比誰教得有創(chuàng)意。如此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見到的是教師的教學藝術,見到的是文本解讀的深奧,就是很少見到學生。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漫長歷史中,我們更多的是滯留于“怎么教”的求索。這固然解決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而全然忽略了作為主體的學生有何理解,有何感受,有何收獲。無論是“教什么”,還是“怎么教”,確實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為誰教”。
一、舍去“自我”的教學提問
有人戲言,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是“十萬個為什么”。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多,而且思維價值又不大。導致主線不明,整堂課都糾結于無意義的問題,偏離了課文的中心和學生自主質(zhì)疑的初衷。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舍去“自我”的提問,精心設疑,盡量使問題“以少勝多”、問得其所。力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碑斎桓苊饽切澳阕x來給大家聽聽可以嗎?”“你覺得美嗎?”這樣無意義的問題。
二、舍去“自我”的精彩語言
為了達到文本的升華或是展示自我的文本解讀,教師往往會在備課中,對自己的語言進行好好地組織、預設。而不少語文老師都會存在教學語言太過刻意、太過書面、太過詩意的問題,常常既弄暈了學生又迷糊了自己。
雖說老師的引導語言是學生思想進一步升華的催化劑,是帶動整堂課氣氛的關鍵,但是多用,濫用就會適得其反了。我們教師要大膽地舍棄華而不實,華而無用的語言。充分估計學生原有的閱讀層次,充分估計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舍去“自我”的文本解讀
眼下,文本解讀依然是語文教學的熱詞。現(xiàn)實中,教師素面文本,潛心研讀,教師認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是最有價值的,又豈肯輕易地將千辛萬苦解讀出來的“文本秘妙”在教學中舍棄不用呢?
舍得舍得,有舍才會有得。教師懂得舍去“自我”的文本解讀,舍去“自我”的精彩語言,舍去“自我”的教學提問。在課堂上把學習真正還給學生,才是徹底解決“為誰教”的問題。學生學語文,歸根結底是靠他們自己去習得的。因此在語文閱讀課堂上,一定要“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學習的“靜”界。
1.“為他”創(chuàng)造“靜讀”的場
我們經(jīng)常會在上課伊始就看到如此的情景:教師讓學生匆匆讀完課文,就要說說自己的理解,看完一段文字馬上就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朗讀的最高境界不是“喊”似的激情,而是回歸“靜思默想”的平淡。朱熹說:“使其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辈蛔髂x,“有得”幾許?因此,我認為課堂需要營造靜靜的學習“場”。學生只有在這個“靜場”中才更容易走進文本,感知文本,才會將閱讀變成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課堂里,沒有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沒有各種形式的表演,也沒有小組合作的互動。但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們分明在用心感悟著課文?!盁o聲方能見驚雷”,文字背后隱藏的真情被學生在默讀的“靜場”中觸摸到了。
2.“為他”創(chuàng)造“靜聽”的場
作為一線教師的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當教師一拋出問題,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但一旦請人發(fā)言了,其他人倒像沒事人一樣。試問,這樣的課堂又何來的效果呢?學生的“靜聽”是內(nèi)心受到熏陶感染的動態(tài)過程,課堂上讓學生“靜聽”,這就要學生學會靜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在傾聽中彌補自己解讀的不足,或激起思維的火花,讓自己的認識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3.“為他”創(chuàng)造“靜思”的場
我們的閱讀課上,更多的理解都來自于老師的,為了配合老師的“表演”,學生被動的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違心地說著自己的理解。而老師呢?學生的思考一旦超出老師的預設范圍,就馬上會提示或強行把學生拉回來。我認為:我們的閱讀課堂如果給足學生潛心靜思的時間,給足學生涵泳品味文字的空間,潛心靜聽,我們總能聽到學生思維涌動的聲音,那是學生的精神自由生長的過程。只有讓他們充分地閱讀文本,學生的思考才會多起來,只有經(jīng)過深入的思考,他們的“得”才會多起來。
4.“為他”創(chuàng)造“靜寫”的場
有時有些想法讓學生立即用語言表達出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候,不妨讓學生多一個靜寫的過程。讓學生靜心寫下來,那是學生言語生成的過程。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舍我,是大悲憫,為他,是大境界?!帮@己”“露才”是“發(fā)乎情性之自然”;“退隱”“讓學”既是職業(yè)的境界,更是生命的禪修。一切為了孩子。把課堂交還給他——我們的學生。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會“得”到更多。
語文的閱讀教學教師只要做到“穿針引線”、“拋磚引玉”的作用,就可以讓孩子們激起“千層浪”,讓他們獨自在大海中遨游。“以生為本”是新課程的理念,課堂中的亮點肯定是在學生中展現(xiàn)出來的,老師在好的設計,華麗的藻詞,如果引不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那么一切都是虛擬的?!盀樗薄ⅰ吧嵛摇睘槲覀兊恼Z文教學閱讀樹立起一面鮮紅的旗幟。
參考文獻:
[1]黃杰.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2011(10).
[2]馬正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J]. 2011(7).
[3]邵永良等.現(xiàn)代教育科研方法與應用.寧波:寧波出版社,1999.
[4]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