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瑩,畢圓圓
自1998 年國家修訂了大學生入校體格健康標準以來,患有慢性疾病、肢體殘疾、運動障礙等身體異常的學生獲得了步入大學就讀的機會[1],由于身體的特殊性,這部分人群形成了高校的體育弱勢群體,他們無法參與常規(guī)體育鍛煉,導致身體機能與運動能力逐漸下降,對體質健康產生不利影響.2002 年教育部頒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文件明確指出:“對部分身體異常,殘疾、病弱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保健、康復為主的體育課程”[2],多數高校已將弱勢群體大學生編制為保健班統一進行體育教學與管理.五禽戲是漢代著名醫(yī)學家華佗創(chuàng)編的一套導引術,2003 年國家體育總局進行重新編排后向全國推廣[3],是一套健身效果明顯、簡單安全的養(yǎng)生功法,運動風格柔和,負荷適中,適宜不同人群習練.目前已有文獻對五禽戲的健康促進作用進行了報道,但五禽戲對高?!叭鮿萑后w”保健班學生心肺機能影響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對體育保健班大學生實施10 周的五禽戲運動干預,觀察心肺機能相關指標的變化,以探討該項目對高校保健班學生心肺機能方面的作用與效果,同時為高校體育保健課的內容設置提供依據.
研究對象為安徽師范大學體育保健班2015 級至2018 級學生90 名.對95 名學生進行訪談并做好病例資料登記,排除5 例不符合標準的受試者,其中3 例中途退出未完成實驗,2 例患有下肢殘疾,最終篩選出90 名學生.
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為45 人,男生17 名,女生28 名,年齡為19.31±1.07 歲與19.25±1.13歲,身高為160.2±9.93 cm 與161.3±10.67 cm,體重為61.37±10.21 kg 與61.24±9.96 kg,分別為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與運動功能障礙的保健班大學生,近期均無任何體育鍛煉且靜坐少動者[4].
(1)運動方案.實驗組學生進行2 周的五禽戲技術學習(不記入實驗時間),所學動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廣的版本.正式實驗為10 周,練習時心率保持90~130次/min,每周練習2 次,每次60 min.對照組依舊靜坐少動,生活作息保持正常,每周接受一次體育保健理論學習.
(2)肺活量測試.采用FHL-II A 型測試儀,受試者靜息狀態(tài)下,教授受試者測試方法后共測試3 次,取最大值.五禽戲鍛煉10 周前后各測量1 次.
(3)血壓與心率測試.采用中國科技大學研發(fā)的心血管功能測試儀,靜息10 min,躺臥于測試床5 min 后,進行血壓和心率的測試各1 次,并獲取數值.五禽戲鍛煉10 周前后各測量1 次.
(4)RPP 指數.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RPP=SBP×HR,正常值為<12 000,RPP 代表心肌的耗氧水平[5].五禽戲鍛煉10 周前后各獲取數值1 次.
建立Excel 原始數據庫,使用SPSS 26.0 統計軟件對心肺機能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內比對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均用
表1 的數據顯示,對實驗組10 周前后5 個測試項目的指數進行比較,肺活量、收縮壓指數P<0.01 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舒張壓與心率指數變化不大,P>0.05 無顯著性意義,無統計學意義,但兩項乘積(收縮壓×心率)的值呈下降趨勢,P<0.01 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驗組10 周前后受試者心肺機能指數比較(-X ±S)
表2 中的數據顯示,對照組的5 個測試項目指數10 周前后比較,P>0.05 不具有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對照組受試人群因長期靜坐少動,在10 周前后心肺機能無明顯變化.
表3 中的數據顯示,在實驗前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組間比對,P>0.05 不具有顯著性意義,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兩組受試人群在實施五禽戲運動干預前心肺機能指數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上.
表4 中的數據顯示,在實驗后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其中肺活量RPP 和收縮壓三個測試項目中,收縮壓指數P<0.01,其他兩個指數P<0.05,均有顯著性變化,有統計學意義,其中五禽戲運動對實驗組的收縮壓指數干預效果最佳.而舒張壓與心率指數P>0.05,無顯著變化,無統計學意義.
(1)五禽戲運動對保健班大學生肺活量的影響.肺活量是受試者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五禽戲鍛煉時采用腹式呼吸方式,同時要求身體放松,呼吸與動作協調統一,才能做到形意合一.在進行虎戲的上提與撲按、鳥戲的拉伸與開合時,膈肌上下活動幅度增大,胸廓會伴隨著呼吸進行收縮與擴張,對胸腔有一定的擠壓作用,增加胸闊的活動與順應性,呼吸肌收縮能力得到增強,呼吸道阻力減小,從而提高肺部器官的機能水平[6-8].實驗組受試者在10 周五禽戲鍛煉后肺活量指標顯著上升,反映出肺活量與人體攝氧能力有所提升.
表2 對照組10 周前后受試者心肺機能指數比較(±S)
表2 對照組10 周前后受試者心肺機能指數比較(±S)
指標肺活量/mL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率/bpm RPP對照組前 對照組后3 130.60±711.703 100.22±713.23 116.64±8.33116.71±8.33 70.66±6.7270.68±6.66 80.66±11.5480.64±11.83 9 427.51±1 655.95 P 值0.251 0.497 0.710 0.850 0.838 9 430.82±1 685.65 t 1.164-0.684-0.374 0.190-0.205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10 周前受試者心肺機能指數比較(-X ±S)
表4 實驗組與對照組10 周后受試者心肺機能指數比較(-X ±S)
(2)五禽戲運動對保健班大學生血壓的影響.血壓是反映心血管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研究表明,長期堅持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可提高心臟泵血與心血管系統機能[9].五禽戲是以有氧代謝為主的運動,強調呼吸與動作的和諧統一,深細勻長的呼吸是基本要求,練習時攝氧量是正常時的十幾倍,氧的增多可使體內血紅蛋白量增多,血液循環(huán)得到加速,恢復動脈血管壁的彈性,可降低動脈血壓,使血管收縮壓功能得到改善[7,10].實驗也驗證了經過10 周五禽戲鍛煉后,實驗組在安靜狀態(tài)時的收縮壓指數有了一定的下降.
(3)五禽戲運動對保健班大學生心率與RPP 的影響.RPP 即收縮壓與心率的乘積,與心肌耗氧密切相關[5].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姿勢,以腰為軸帶動全身進行不同方位、不同關節(jié)、肌肉與韌帶的有序運動,尤其注重遠端微關節(jié)的活動,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心肌營養(yǎng)血管內的血液不斷更新,提高了心臟營養(yǎng)血管的功能,進而改善了心肌的氧供[5,11].實驗組在五禽戲鍛煉10 周后,受試者的心率指數并無顯著性變化,應當繼續(xù)長期并有規(guī)律堅持鍛煉,而RPP 指數有所降低,表示安靜狀態(tài)下心肌耗氧減少,說明通過五禽戲鍛煉能改善心肌功能.
10 周的五禽戲鍛煉改善了保健班大學生的心肺機能,其中肺活量、收縮壓與RPP 這三個項目的指數變化明顯,效果顯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健班學生的生理機能與體質健康;對于心率、舒張壓雖有改善趨勢但效果不明顯,建議長期堅持,有步驟、有計劃地反復練習,進而提升該保健班大學生的運動能力.實驗表明,五禽戲可作為促進高校保健班學生心肺機能和體質健康的鍛煉項目,同時,宜設為康復保健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