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盛(福建省漳州市中醫(yī)院糖腎科 漳州 363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發(fā)病較為隱蔽,在早期基本無特異性癥狀,難以發(fā)現(xiàn)。該病呈進行性發(fā)展且病程較長,現(xiàn)有醫(yī)療條件尚不能治愈,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的首要病因,嚴重威脅生命安全[1]。目前對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以對癥治療以及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延緩疾病的進程為主,不僅療效不理想,而且不良反應(yīng)較多。為提升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療效,有學(xué)者將中醫(yī)的思維應(yīng)用于疾病的治療,中醫(yī)在治療慢性腎炎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通過改善腎功能,能顯著延緩疾病的進展[2]。本次研究采用活血益腎湯聯(lián)合氯沙坦鉀治療,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內(nèi)科學(xué)》[3]中關(guān)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4]中醫(yī)診斷慢性腎炎的診斷標準;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資料保存完整,且完成本次研究中的所有項目。排除標準:①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腎炎、紫癜性腎炎等繼發(fā)性腎??;②心肝等其他主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③合并全身感染、結(jié)核病以及其他疾病;④對本次研究中使用藥物過敏;⑤妊娠期、哺乳期;⑥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2.62±6.92)歲;病程 0.5~13 年,平均病程(5.46±1.69)年。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43.05±7.06)歲;病程 0.5~12 年,平均病程(5.34±1.52)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予以糾正水電解質(zhì)平衡,降壓、降脂、抗凝、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同時囑患者家屬準備低蛋白低鹽的高營養(yǎng)食物。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應(yīng)用氯沙坦鉀片(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030,規(guī)格:100 mg)治療,服用方法和劑量:口服,50 mg/次,QD,維持治療3個月(1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中藥湯劑活血益腎湯治療,藥方:黃芪24 g,當(dāng)歸、山藥、熟地、丹參各 18 g,甘草 9 g。依據(jù)證型加減,氣陰兩虛加枸杞子18 g、女貞子12 g、淫羊藿15 g;肺腎氣虛加黨參18 g、白術(shù)18 g;肝腎虧虛證加枸杞子18 g、女貞子12 g。煎服方法:加水煎服后取汁300 mL,分成2份,BID,維持治療3個月(12周)。
1.3 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療效,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和《實用內(nèi)科學(xué)》制定療效判定。臨床控制:治療后癥狀、體征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90%,24 h蛋白尿定量檢測正常;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顯著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70%~90%,24 h蛋白尿定量水平降低>50%;有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有所好轉(zhuǎn),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50%~70%,24 h蛋白尿定量水平降低30%~5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①收集尿液,作 24 h尿蛋白定量測定。②采集靜脈空腹血,分離血清后,應(yīng)用日本日立公司型號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肌酐(SCr),應(yīng)用氧化酶法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直接檢測法測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低度脂蛋白(HDL-C);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炎癥因子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誘素-1(LKN-1)外送福州艾迪康醫(yī)學(xué)檢驗所有限公司檢測。檢測時間為治療前1 d,治療3個月結(jié)束后1 d。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應(yīng)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療效: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2.2 SCr與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治療前兩組血肌酐、24 h蛋白尿定量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腎功能指標血肌酐、24 h蛋白尿定量水平低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s)
表2 兩組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s)
注:組內(nèi)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S C r(μ m o l/L)2 4 h尿蛋白定量(m g/2 4 h)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3 4 3 4 t P 2 2 3.4 1±1 9.2 1 2 2 5.6 3±2 0.1 4 0.4 6 5 0.6 4 3 1 5 1.6 2±1 4.9 1*1 8 5.3 2±1 8.4 6*8.2 8 1 0.0 0 0 2 6 5.2 5±2 3.0 4 2 6 3.4 8±2 2.8 2 0.3 1 8 0.7 5 1 1 6 4.4 9±1 6.1 4*2 0 5.6 2±1 9.4 8*9.4 8 0 0.0 0 0
2.3 血脂指標:治療前兩組TC、TG、LDL-C、HDL-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脂指標TC、TG、LDL-C低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對照組,HDL-C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mmol/L,±s)
表3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mmol/L,±s)
注:組內(nèi)對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T C T 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3 4 3 4 t P 6.4 4±0.7 0 6.5 0±0.6 9 0.3 5 6 0.7 2 3 5.0 2±0.5 5*5.9 6±0.6 4 6.4 9 5 0.0 0 0 2.5 0±0.4 9 2.4 8±0.5 1 0.1 6 5 0.8 7 0 1.5 8±0.2 6*1.9 5±0.3 0 5.4 3 5 0.0 0 0組別 例數(shù) L D L-C H D 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3 4 3 4 t P 3.6 2±0.6 6 3.5 8±0.6 3 0.2 5 6 0.7 9 9 2.2 3±0.3 1*2.8 6±0.4 6*6.6 2 2 0.0 0 0 1.1 1±0.2 2 1.1 2±0.2 6 0.1 7 1 0.8 6 5 1.4 0±0.3 0*1.1 9±0.2 4 3.1 8 7 0.0 0 2
2.4 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兩組IL-6、TNF-α、LKN-1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癥因子 IL-6、TNF-α、LKN-1水平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s)
表4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s)
注:組內(nèi)對比,*P<0.05。
組別 I L-6(p g/m L) T N F-α(n g/m L) L K N-1(p m o 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 4)對照組(n=3 4)t P 1 8 5.6 2±1 9.4 6 1 8 6.4 5±2 0.1 1 0.1 7 3 0.8 6 3 1 0 9.6 0±1 2.6 2*1 4 0.6 8±1 5.4 7*9.0 7 7 0.0 0 0 2.2 5±0.3 9 2.2 4±0.4 2 0.1 0 2 0.9 1 9 1.3 1±0.3 2*1.8 9±0.4 0 6.6 0 2 0.0 0 0 1 7 5.6 2±2 0.6 3 1 7 3.9 8±1 9.6 6 0.3 3 6 0.7 3 8 7 3.2 9±1 0.4 7*9 9.6 4±1 1.6 0*9.8 3 3 0.0 0 0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發(fā)病多與感染、過度勞累、免疫力下降、濫用藥物以及機體代謝紊亂相關(guān),罹患疾病后出現(xiàn)腎小球炎性病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蛋白尿、血尿等癥狀[5]。慢性腎小球腎炎呈進行性發(fā)展,雖然目前的治療手段,無法徹底治愈,但如不接受治療,疾病進展可加快,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癥直接威脅生命安全[6]。臨床上常使用血脂指標作為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觀察指標,主要是由于血脂水平多處于紊亂狀態(tài),同時血脂異常會參與到疾病的進展中。肌酐和24 h蛋白尿定量檢測能夠直接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從而評估疾病進展,因而也常作為觀察指標。血清IL-6、TNF-α、LKN-1是參與慢性腎炎進展的炎癥因子,IL-6能刺激腎小球系膜增生,可與其合成并釋放超氧陰離子、血栓素B2以及血小板活性因子等其他炎癥介質(zhì),促進疾病的快速進展;TNF-α對腎小球系膜細胞有增殖的作用,能促進其增殖和分化;LKN-1為趨化因子CC亞群成員,與趨化因子受體1、受體3結(jié)合,促進炎癥的發(fā)展,因此臨床也會通過上述3個炎癥因子指標評估疾病進展狀態(tài)[7,8]。
對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西醫(yī)一般予以水電解質(zhì)平衡,降壓、降脂、抗凝、抗感染以及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但療效一般,且大劑量長時間使用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zhì)激素不良反應(yīng)較多。慢性腎小球腎炎在中醫(yī)中屬“水腫”“腎風(fēng)”的范疇,古人道:“有病龐然如有水狀,病在生腎,名為腎風(fēng)”,揭示了全身水腫的發(fā)生與腎相關(guān)?,F(xiàn)代中醫(yī)認為該病與積勞過度、情志失調(diào)、年老色衰等引起的腎元虧損相關(guān),而腎元虧損造成易受風(fēng)邪入侵、熱毒瘀滯,瘀結(jié)于腎。該病為本虛標實,本虛為腎虛累及肺、肝,標實為熱毒、痰濕、瘀血等,治療需補腎活血、利尿通毒、健脾補肺。
在本次研究中為提升慢性腎小球腎炎療效,將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思想應(yīng)用,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jié)果。予以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氯沙坦鉀治療,氯沙坦鉀為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與血管緊張素II受體I亞型競爭性結(jié)合,使腎血管舒張,降低血壓,緩解腎小球的高代謝狀態(tài),在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中具有一定療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辨證應(yīng)用活血益腎湯治療,活血益腎湯由黃芪、當(dāng)歸、山藥、熟地、丹參、甘草組方,諸藥合用有補腎活血、利尿排毒的功效。以黃芪、當(dāng)歸為君藥,以山藥、丹參為臣藥,輔以甘草、熟地等合為一方,共奏補腎健脾、活血祛瘀、涼血消痹的療效。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8.2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67.6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加用活血益腎湯能提升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療效;這在兩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血脂指標以及炎癥指標的對比中得到了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活血益腎湯加減聯(lián)合氯沙坦鉀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療效理想,能顯著改善腎功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癥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