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 林華欣 劉炳博(.陽春市婦幼保健院陽春59600;.陽春市人民醫(yī)院陽春59600)
若人體出現(xiàn)了左心室功能障礙,卻未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胸痛、呼吸困難、心肌缺血和胸悶等癥狀,即可判定為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1]。本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發(fā)病初期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使得本病潛在的風險明顯增加[2]。心力衰竭通常發(fā)生于心肌梗死后,若治療及時且恰當,可有效預防心力衰竭,并有助于改善預后。筆者分析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治療中阿托伐他汀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診的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患者25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n=13)男性8例,女性5例;年齡49~81 歲,平均年齡(67.28±3.42)歲;病程 2~16 年,平均病程(6.28±1.27)年。對照組(n=12)男性 7例,女性 5例;年齡 49~80歲,平均年齡(67.59±3.71)歲;病程 2~15年,平均病程(67.84±3.58)年。病歷信息完整,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病程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都進行常規(guī)治療,也就是應用硝酸酯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試驗組加用阿托伐他汀,詳細如下:阿托伐他汀鈣膠囊,初始用藥量10 mg/次,經(jīng)口服用,1次/d,此后,視病情酌情調(diào)整用藥量,但要確保最大劑量不超過80 mg,本藥品由天方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0070054。兩組的療程都是12個月。
1.3 評價指標:檢測兩組的血漿NT-proBNP水平、LVEF(左心射血分數(shù))、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和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并做好數(shù)據(jù)記錄工作,便于分析和對比。
利用SF-36量表對兩組治療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最高分為100,生活質(zhì)量越好,評分越高[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選擇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 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指標分析:尚未用藥之時,兩組LVEF、LVESD和LVEDD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束12個月的治療之后,試驗組的LVEF水平比對照組高,LVESD和LVEDD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的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的對比分析(±s)
組別 時間 LVEF(%) LVESD(mm) LVEDD(mm)試驗組(n=13)對照組(n=12)未用藥時用藥12個月后未用藥時用藥12個月后41.69±5.63 49.52±9.28 41.72±5.71 44.68±8.19 45.64±5.83 37.05±4.41 45.71±5.64 42.32±3.47 57.36±5.69 47.25±5.69 57.31±5.42 53.02±4.49
2.2 血漿NT-proBNP水平分析:試驗組未用藥之時的血漿NT-proBNP水平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連續(xù)用藥12個月之后的血漿NT-proBNP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 2。
表2 兩組血漿NT-proBNP水平的對比分析(±s,pg/mL)
表2 兩組血漿NT-proBNP水平的對比分析(±s,pg/mL)
組別 例數(shù) 未用藥時 用藥12個月后試驗組對照組13 12 tP 702.34±150.96 702.15±150.47 0.2579 0.1836 403.97±116.48 516.93±132.83 6.9942 0.0000
2.3 生活質(zhì)量分析:對兩組未用藥之時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對比,組間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連續(xù)用藥12個月之后,試驗組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的對比分析(±s,分)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的對比分析(±s,分)
組別 例數(shù) 未用藥時 用藥12個月后試驗組對照組13 12 tP 56.41±4.69 56.38±4.72 0.1197 0.2034 88.37±5.04 80.21±5.63 5.8237 0.0000
心臟疾病發(fā)展至末期時,可引起心力衰竭癥狀,不僅影響預后,還增加病死的風險,危害非常大[4]。近幾年來,醫(yī)療水平的提升,使得診療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力衰竭的療效,盡管如此,本病的病死率依舊居高不下。相關資料提及,無癥狀心衰,顧名思義,也就是不具備正常心衰的一些典型癥狀,比如呼吸困難以及胸悶等[5],所以,在發(fā)病初期本病的漏診率非常高,容易被患者及臨床醫(yī)師忽略,但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以及胸悶等癥狀之后,病情往往已經(jīng)變得非常嚴重,且進展十分迅速,能夠縮短生存時間,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無癥狀心衰,若病情較為嚴重,生存時間一般在1年以內(nèi)[6]。
阿托伐他汀為他汀類藥物之一,能夠?qū)π募》屎癜Y狀進行有效緩解,并能對2-羥-3甲基輔酶A還原酶進行抑制,能夠有效減少膽固醇的合成量,并能促進機體中炎癥因子的消除,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7],將之合理運用于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治療,能夠取得十分突出的成效。阿托伐他汀能夠?qū)?nèi)皮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和腎素進行有效抑制,可防止心室重構,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基因的表達能力能夠?qū)ρ獫{NT-proBNP水平造成影響。當人體在罹患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之時,左室舒張壓和收縮壓顯著升高,于牽拉刺激的作用之下容易引起B(yǎng)型利鈉肽濃度增加,進而導致心衰癥狀變得更嚴重,另外,B型利鈉肽水平的升高,還會使血漿NT-proBNP水平升高,故在現(xiàn)階段,臨床醫(yī)師可將血漿NT-proBNP水平的檢測結果作為心衰診斷的一個重要指標。
此研究中,試驗組用藥12個月后的生活質(zhì)量比對照組好,P<0.05;試驗組用藥12個月后的血漿NT-proBNP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試驗組LVEF、LVESD和LVEDD水平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合理使用阿托伐他汀可顯著改善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患者的血漿NT-proBNP指標,促進心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為此,臨床醫(yī)師可將阿托伐他汀作為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的一種首選輔助治療藥物。
綜上,常規(guī)用藥期間,利用阿托伐他汀對心肌梗死后無癥狀心衰佐治,可取得顯著成效,既利于心功能的恢復,也利于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