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藜
摘 要:在當前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實踐受到了各學科教師的重視。之所以會出現(xiàn)從重視理論轉向重視實踐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教育制度與教學條件的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實踐可以作為一種體驗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提升其學習效率。音樂課的實踐對啟發(fā)學生的心智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所變化。
關鍵詞:音樂教學;欣賞課;音樂技能;歌舞表演;鑒賞能力;課外欣賞
教師要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避免扼殺學生的音樂夢想。音樂課的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欣賞課的開設實現(xiàn)的,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對欣賞課予以足夠的重視,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結合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技能
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特長,要是學生在音樂方面有基礎,教師應該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特長,不能因為音樂是一門副科,便將學生的夢想扼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學生的愛好和特長使學生多元化地發(fā)展。尤其是對于一些主科知識薄弱,汲取專業(yè)知識較為困難,但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特長的學生,教師不能全盤否認。教師應該正確尋找學生的問題,對于實在沒有能力理解主科知識,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教師需極力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使學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音樂天賦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對學生之后的人生發(fā)展有著相當大幫助的天賦,從事音樂相關的教學工作者應當將學生的這一天賦重視起來,同時有意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其音樂能力,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乘著歌聲的翅膀》時,教師剛播放了一小段音樂,有的學生就展現(xiàn)出超強的音感,甚至可以跟著旋律哼唱出“乘著那歌聲的翅膀,親愛的隨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旁”,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驚嘆。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把握時機,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對于這些具有較高音樂天賦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shù)貫槠溥M行一些相關知識的拓展,為其進一步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音感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從簡譜“5 3 3 345 5? 7 5 2 2 234”出發(fā),教導學生熟悉音樂,讓學生從基礎出發(fā),逐漸提升自身的音感。結合學生的特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便于教師對學生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另外,學生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會提升自身的信心,不會因為自己的水平比別人低而看低自己,產生自卑心理。而結合興趣,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
二、開展歌舞表演,釋放音樂基因
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大多來源于對音樂風格的偏好,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流行音樂較為喜好。教師可以借由這點開展課外音樂活動,組織學生踴躍報名和參加表演,同時再設立評審,對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進行評分,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前三名學生,為其頒獎,對于其余積極參加的學生,也可以適當頒發(fā)鼓勵獎,對他們的努力給予肯定。在表演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增設講解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闡述選曲或選擇該舞蹈的理由以及對歌曲含義的體會。學生在表演中感受歌曲的魅力,展現(xiàn)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同時能夠體驗多元化的教學,拓展自身的視野。表演是音樂教學課堂上最具實踐性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學生往往會比較積極地去深入了解表演作品背后的故事及其深層次的內涵,這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為了促使學生對音樂體系有初步的了解,教師可以開展音樂實踐課程,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音樂能力。對于音樂敏感度相對薄弱,不能分辨五音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適當引導,讓這類學生的鑒賞能力在一步一步的訓練中得到加強。在后續(xù)教學中,教師如果隨機給出一段音樂,學生都能敏感地感受出來的話,長此以往,教師便能更進一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此外,學生的鑒賞能力也包含對音樂的聽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重復地播放同一首歌,因為學生會產生聽覺疲勞,甚至會產生厭惡的情緒?;诖?,教師可以穿插播放不同的音樂,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選擇播放曲目的時候,教師應當兼顧學生的興趣以及教學的需要,前者往往決定了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專注程度,后者則對引導學生正確的欣賞音樂有較大的幫助。
四、放松身心,高效學習
多聽音樂有助于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當學生長時間用腦過度時,可以選擇聽音樂。舒緩的曲調可以有效調節(jié)學生的神經,讓學生沉浸在溫暖的音樂世界中,減輕學習帶來的壓力。經常聽音樂也可以改善人的性格,促進人思維的發(fā)展,學生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會有所改善。同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對知識的攫取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其他課程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音樂課就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途徑來幫助小學生放松身心。在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氛圍比較輕松的、有利于小學生進行身心放松的音樂,同時鼓勵學生在課后感覺學業(yè)壓力較大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進行適度娛樂,這對小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五、推薦課外欣賞曲目,重視學生復習鞏固
與傳統(tǒng)的教學科目一樣,音樂課程的教學對課后的復習與鞏固同樣重視。由于教材編寫的特點,大部分版本的教材所推薦的音樂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只憑教材為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講解與分析,就很有可能因為內容的陳舊而使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欲望的低下可以通過教師的監(jiān)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課后的鞏固和復習則無法達到提升學習欲望的效果。因此,在進行課后復習任務的布置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現(xiàn)下的流行因素以及學生群體的興趣等,通過小學生群體普遍感興趣的內容刺激他們進行課后的欣賞以及對相關知識的鞏固,這對學生的課后學習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六、結語
音樂是反映人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多參與音樂課堂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較好的正面作用。此外,音樂欣賞課有助于升華學生的情感,同時學生在音樂中也能品味情感、啟發(fā)心智。基于這些優(yōu)勢,教師要在音樂教學課堂中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通過結合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技能,通過開展歌舞表演釋放學生的音樂基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并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還可以通過高效學習以及推薦課外欣賞曲目,重視學生復習鞏固等方式,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形成對音樂的完整認知,讓他們以一個積極正確的心態(tài)對待小學與中學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為其今后的進一步學習以及生活中的音樂欣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沙沙.領略音樂之美,享受音樂之境——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心得[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9):111.
[2]劉璐.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2020(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