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娟,曾明華,張 震,吳麗顏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順德醫(yī)院(順德中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33)
泌尿系感染[1]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在中醫(yī)學[2]中稱之為“淋癥”,其病機主要為下焦?jié)駸?、膀胱氣化不利;臨床上以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不適等為主要癥狀,發(fā)作時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為快速解除患者的尿路刺激性癥狀,我科探索運用中醫(yī)外治方法來改善患者的痛苦,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中醫(yī)蠟療很有應用于價值,于是將中醫(yī)蠟療引入泌尿系感染的治療護理中。
蠟療法[3]是一種中醫(yī)外治法,利用石蠟熱容量大,導熱系數(shù)低,保熱時間長,能與皮膚緊密接觸,透表達里,改善微循環(huán),達到通淋利濕,活血化瘀、消腫、解痙、止痛,促進組織愈合之功效的方法;根據(jù)中醫(yī)的經(jīng)絡學說理論,選擇與泌尿系相關的穴位進行熱敷。
入選標準:選取本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確認為泌尿系感染的住院患者60例,按知情同意、自愿參與原則,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治療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21-88歲,平均年齡50.9 15.3;觀察組男4例,女26例,年齡16-77歲,平均年齡48.4 14.0;排除標準:泌尿系感染患者,,高熱期、病情危重、合并心、腦、肝、造血系統(tǒng)簸等嚴重疾病,部位表感覺障礙,施蠟部位皮膚不完整,不能配合治療者。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采用抗生素治療,觀察藥物瓜和提供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醫(yī)蠟療法;施蠟穴位:腎俞、膀胱俞、關元、中極、水道。施蠟方法:將加的蠟療包,用外包布包裹,進行穴位熱敷,溫度控制在38-40℃,治療時間每次30分鐘,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1.2.2 選擇蠟療材料
①選用寶絡康電熱蠟療包,型號BLK-1008,規(guī)格:26
18 4cm,凈重0.95kg 45g;②電源短路保護:電流型保險絲:規(guī)格:2A/250V(F2AL250V)。③溫度保護:有兩級獨立的溫度保護裝置。
1.2.3 護理評估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的“中藥新藥治療泌尿系感染研究指導原則”而制定。觀察治療前后2組患者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不適、白細胞變化情況,參照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癥狀、體征評分標準。主要癥狀: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不適等癥狀,每天記錄1次,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癥狀消失計0分,疼痛評估采用“數(shù)字評估量表”。
1.2.4 觀察指標
臨床觀察指標(實驗室檢查):分別在治療前后,以患者尿液檢查的白細胞、紅細胞,0記0分,1+記1分、2+記2分,依此類推,中段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記1分。觀察2組患者的治愈情況、住院天數(shù)、滿意度,觀察治療前后2組患者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的改善時間。比較治療前后尿白細胞鏡、紅細胞檢出及細菌定量培養(yǎng)的變化情況。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 軟件 SPSS19.0 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6 效果評價
①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的“中藥新藥治療泌尿系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而制定。痊愈:性;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尿培養(yǎng)檢測尿菌陰性;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尿培養(yǎng)檢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尿培養(yǎng)檢測尿菌陰測尿菌弱陽性;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尿培養(yǎng)檢測尿菌陽性;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量X100%。②臨床觀察指標(實驗室檢查):分別在治療前后,以患者尿液檢查的白細胞、紅細胞觀察,檢出細胞0記0分,1+記1分、2+記2分,依此類推,中段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記1分,陰性記0分。③患者對治療護理效果的滿意度:非常滿意4分,滿意3分,較滿意2分,一般1分,不滿意0分。
P<0.05,觀察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照組為80.00%,觀察組為96.70%。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見表1 (±s) 分
表1 2組治療前后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比較見表1 (±s) 分
P<0.05,觀察組的癥狀改善積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尿頻 尿急 尿痛 小腹不適 腰(酸)痛觀察組 30 治療前 2.73 5.36 2.47 2.86 0.4 1.2 0.14 0.73 2.52 2.00治療后 0 0 0 0 0對照組 30 治療前 3 2.62 2.67 2.75 0.8 1.68 0.67 2.13 2.33 1.49治療后 0.07 0.36 0.07 0.36 0.07 0.36 0.07 0.36 0.27 0.68
研究結果顯示:抗生素合并與中醫(yī)蠟療穴位熱敷治療泌尿系感染治愈率達96.7%,明顯高于對照組(80%);觀察組尿頻、尿急、尿痛、小腹脹痛、腰酸痛的改善積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癥狀緩解時間縮短;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觀察組尿白細胞和細細胞消除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較對照縮短;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
在治療過程中,無發(fā)生任何并發(fā)癥和副作用,由此可見,抗生素聯(lián)合中醫(yī)蠟療穴位熱敷治療泌尿系感染實施安全、效果好,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