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飛
摘 要幼兒課程游戲化是幼師依據(jù)幼兒思維能力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的創(chuàng)新設計,其能夠在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為幼兒的成長與進步帶來支持。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在文中從音樂、美術、體育和科學四個課程的角度對其游戲化設計予以分析和探討,旨在落實課程游戲化教育地位的同時,推動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課程游戲化;生成
中圖分類號:G619,Q4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0-0027-01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新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進一步落實幼兒主體地位,開展以幼兒需求為基礎的教學服務,成為了幼兒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目標。考慮到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以游戲為基礎的課程游戲化設計得以出現(xiàn),該方法可以做到在有效完成知識教育目標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學習體驗,為幼兒教育工作效果提升帶來支持。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出課程游戲化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做好對其應用模式分析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和探討。
一、音樂課程游戲化生成策略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音樂課程是最基礎的教學內(nèi)容,其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做好學生音樂啟蒙的關鍵課程。從幼兒的心智發(fā)育角度來看,他們喜歡節(jié)奏輕快、有律動感的音樂,很多幼兒都會在音樂背景下情不自禁的跳舞,但想要讓幼兒真正的去進行音樂學習并非易事,為此進行課程游戲化設計很有必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互動小游戲的方式來增強幼兒的體驗,由此來實現(xiàn)對幼兒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例如在進行《手指歌》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在學唱的同時,用自己的手去進行互動游戲。在唱到“一個手指點點點”的時候,幼兒就可以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伸出一個手指在自己的身上點一點。在唱到“兩個手指捏捏捏”的時候,幼兒則要伸出兩個手指在自己的身上捏一捏。由此做到借助互動小游戲來提高幼兒對音樂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學習體驗,為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帶來支持。
二、美術課程游戲化生成策略
美術課程也是幼兒教育中的基礎內(nèi)容,對其進行游戲化生成,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并讓他們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幼兒本身對顏色就有一定的敏感度,再加上他們喜歡畫畫,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幼兒設計一些填色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來進一步獲得美術啟蒙。例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筆者就為學生準備了“汪汪特工隊”的畫紙,畫紙上已經(jīng)有了圖案線條,需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去進行填色。在該填色游戲下,因為本身幼兒就對美術有較好的興趣,再加上我選擇的素材是他們喜歡的動畫片,這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參與主動性,并讓他們在填色游戲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美術課堂體驗。除此之外,筆者還會設計一些“涂色游戲”,讓幼兒去給他們喜歡的泥塑作品涂色,從而實現(xiàn)對他們的美術啟蒙,為提高幼兒美術教育質(zhì)量打下基礎。
三、體育課程游戲化生成策略
體育課程游戲化生成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關鍵的教育策略。從幼兒的成長角度來看,幼兒體育教育多圍繞幼兒的身體運動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為主,其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但考慮到幼兒有限的認知能力,想要做好對他們的體育教育,幼師必須要保證幼兒能夠?qū)w育課程有足夠的興趣,體育課程游戲化生成由此得以出現(xiàn)。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jù)體育課程內(nèi)容的差別,教師也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游戲。例如為了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教師可以設計“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的游戲,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反應能力和體育水平的鍛煉。為了鍛煉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教師則可以設計“小馬過河”“獨木橋”等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鍛煉,為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水平提供帶來幫助。
四、科學課程游戲化生成策略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科學課程是非常關鍵且重要的課程,其是做好對幼兒科學意識培養(yǎng)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但考慮到幼兒有限的認知能力,幼師在進行科學課程教學時,必須要將教學內(nèi)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由此來提高幼兒的認知效果,并進一步實現(xiàn)對他們科學啟蒙。例如在進行《月相》的教學時,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月相的變化狀態(tài),筆者就為他們設計了制作“月相盤”的游戲,游戲中幼兒需要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完成對“月相盤”的制作,并通過轉動轉軸來觀察“月相”的變化,由此來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月相知識,讓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科學的魅力,并完成對他們的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對幼兒教育課程進行游戲化設計是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下,幼兒教育工作予以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課程游戲化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做好對幼兒認知能力、興趣需求和思維水平的分析,確保所設計的游戲化課程內(nèi)容既可以滿足幼兒的學習欲望,又能夠符合幼兒教育目標,真正做到圍繞幼兒成長需求完成課程設計,為進一步推動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帶來支持,也為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傅惠萍.幼兒課程游戲化和區(qū)域活動結合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1):92-93.
[2]姜姝婧.幼兒課程游戲化的生成策略芻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