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
摘要:手機等智能設備在校園里越來越普及,學生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信息的傳播方式相較于以前,變化和差別非常之大,在這樣的媒介傳播環(huán)境之下,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學習生活也隨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本文從新媒體對學生產生的多方面影響的利弊分析,來探討職業(yè)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進和完善,從而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正確管理和引導。
關鍵詞:新媒體;職業(yè)學校;班主任工作
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相比較,傳播速度和信息容量都有非常明顯的提高。另外,新媒體還有虛擬性、開發(fā)性和互動性等特點,都非常迎合年輕人的習慣和喜好。學生群體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喜歡接觸新事物,對新媒體的興趣和偏好更為明顯。新媒體的大量信息融入到了學生的生活方式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行為方式會發(fā)生一些改變,隨之而來的是,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也可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學生會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去表現(xiàn)出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把自己頭腦中期望的內容投放到網絡世界中,從而能夠獲得極大的釋放感和滿足感。
在這樣的交互過程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在逐漸地發(fā)生變化。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信息傳播不受空間的限制,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內容有來自國內的也有來自國外的,含有不同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都不夠成熟,不夠穩(wěn)定,對網絡信息的缺乏很好的辨別判斷能力,很有可能被一些包含錯誤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的信息誤導,而導致思想迷茫,甚至偏激消極。網絡上的一些不良觀念,比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讓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變弱。
Q? ?、微信、短視頻、微博等社交軟件或社交平臺,在學生中間都使用廣泛,學生每天使用的頻率也很高。這些新型的社交方式讓學生在用于聯(lián)絡他人、結識朋友、獲取訊息等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信息量的龐大,開放性的寬松,讓學生的人際交往有了很大的拓展,可以接觸到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對象。在這個多元化的社交過程中,學生的交往能力、溝通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與此同時,新媒體下的社會交往方式有著自己的特點,有別于我們所熟悉的現(xiàn)實中的社會交往方式,虛擬網絡空間中的交流受約束小,讓學生能夠把自身的某些特點在網絡空間中展現(xiàn),這給不少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也讓一些學生對新媒體社交平臺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甚至迷戀于此。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家人、同學、朋友、老師等產生疏遠,有時也會發(fā)生態(tài)度的轉變?,F(xiàn)實與網絡的交往體驗在內心產生對比后,學生有時會對現(xiàn)實生活的人際關系產生排斥、反感。周圍人對這些學生也感到困惑和不解,這些學生反而成為了現(xiàn)實中的另類,進而導致人際交往上的困難和障礙。這樣的情況,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學生的自制力和自覺性不太穩(wěn)定,在新媒體的使用過程中,并不能將時間和精力都用新媒體下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會轉移到其他玩樂游戲的內容上去,不但沒有在新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的幫助下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反而在玩樂游戲中忘記了自己學習的初衷,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玩物喪志,后果令人擔憂。
班主任在工作中適當?shù)乩眯旅襟w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使用新媒體的習慣。通過一些案例教育,引導學生在使用新媒體時能夠保持正確的方式和健康的狀態(tài)。增加跟學生的交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和想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上、心理上和思想上出現(xiàn)的變化和苗頭,并采取合適的方式加以引導和干預,避免情況往負面發(fā)展。
學校思想教育不能放松,形式要進一步改進,更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愛國思想、優(yōu)良品德、正確的價值觀,都需要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去滲透、去強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學生在新媒體使用的網絡環(huán)境中受到負面和消極因素的影響。
職業(yè)學校的學生需要有職業(yè)規(guī)劃的教育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發(fā)展目標。學生在思想上有目標有夢想,可以讓學生擺脫低級趣味,避免對前途出現(xiàn)迷茫,將精力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生活中和正常的人際交往中,避免在虛擬網絡世界里迷失。
(作者單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