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婭
(臨清市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二科,山東 臨清)
臨床工作中,比較多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律不齊在臨床上表現(xiàn)特征是心跳過慢或心跳過速,并且無法保持在正常跳動值內(nèi),較為常見的類型有以下三種:心動過緩、心動過速以及心律失常,在冠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的人群中比較常見,亦或者在患者手術(shù)時、手術(shù)后或麻醉中出現(xiàn)[1]。根據(jù)目前臨床上對冠心病心律不齊癥狀的患者通常會采取藥物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心跳,但弊端卻是無法徹底治愈患者,主要依靠藥物將病情控制起來,長期以往下來,會增添患者經(jīng)濟負擔,臟器也會因此受到嚴重損害。因此,本文通過選取本院自2017 年7 月至2018年6 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112 例作為研究對象,對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的臨床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2]。
選取本院自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112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各組占56 例,對照組有26 例女性患者,30 例男性患者,年齡在48 歲-69 歲,平均(58.12±2.15)歲,病程在1 年-9 年,平均病程在(2.15±2.36)年,身高在153cm-182cm,平均身高在(160.24±2.51)cm,體重在47kg-77kg,平均體重在(58.16±3.35)kg;觀察組有22 例女性患者,34 例男性患者,年齡在44 歲-67 歲,平均(57.12±2.14)歲,病程在2 年-14 年,平均病程在(5.15±3.36)年,身高在158cm-185cm,平均身高在(164.24±2.54)cm,體重在49kg-79kg,平均體重在(59.16±3.25)kg。將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胺碘酮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泵胺碘酮24 小時再口服,1 天3 次,前1 到2 周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將藥物用量控制在200mg~400mg 之間,部分患者可減至200mg,每周5 天或應用更小的藥物劑量。觀察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療的同時,介入美托洛爾對患者進行治療,實施治療方法如下:口服美托洛爾,25mg-50mg/次,3 次/天。持續(xù)治療時間均保持在4 周[3]。
將兩組患者心功能、治療效果、住院時間、癥狀持續(xù)時間以及心電圖異常持續(xù)時間等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治療效果可分成三類:(1)心室率逐漸下降,聽診以及心電圖均得到明顯改善為有效;(2)聽診以及心電圖均恢復正常水平,由心律失常轉(zhuǎn)變?yōu)楦]性心律,心動過快、心動過緩的癥狀全部消失,心室率每分鐘低于100次,被稱為顯效;(3)無效:未達到以上要求標準,均被稱為無效。隨后并計算出治療總效率:治療總效率=治療顯效+治療有效[4]。
將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基本指標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心電圖異常持續(xù)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癥狀持續(xù)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基本指標情況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基本指標情況
組別 例數(shù) 持心續(xù)電時圖間異常(d) 住院時間(d) 癥時狀間持(d續(xù))觀察組 56 2.86±1.35 4.32±1.53 2.12±1.71對照組 56 4.84±2.45 6.38±2.18 4.53±2.34 t / 5.297 5.788 6.223 P / <0.05 <0.05 <0.05
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功能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心率次數(sh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情況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情況
組別 例數(shù) 心率(次/分) 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對照組 56 59.56±6.68 37.72±0.35觀察組 56 55.95±4.66 48.26±0.27 t / 3.317 178.432 P / <0.05 <0.05
將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比觀察組治療效果差,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
心律不齊的是指人體心臟在跳動時過于緩慢或速度過快,跳動頻率在正常范圍之外的癥狀[5]。冠心病在中年或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冠心病心律不齊癥狀的發(fā)生與人體心臟部位有關(guān),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形式為以下幾點:房顫、房性早搏、心跳緩慢、心跳過快、心跳不規(guī)律或者心跳暫停等。情況嚴重時,患者可出現(xiàn)多汗、胸悶、抽搐、頭痛、昏迷以及頭暈等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更甚至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6]。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癥狀的患者治療方式比較多,其中有射頻通融、藥物、心律調(diào)節(jié)器或手術(shù)等,而眾多治療方式中,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是通過藥物的方式治療,其特點為:治療效果佳,且治療期間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人力和物力資源,實施難度小,方便快捷。
胺碘酮是三類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含有輕度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屬于非競爭關(guān)系的β 受體阻滯劑和α 受體阻滯劑。臨床上治療抗心律失常藥物中較為常見的是胺碘酮,可長時間服用此類藥物,β 一腎上腺素會受到機體生理的阻滯,致使自主神經(jīng)產(chǎn)生嚴重混亂,最終引發(fā)冠心病心律不齊。心臟阻滯藥物是美托洛爾,可同血管中的因子產(chǎn)生反應,然后起到緩解心血管疼痛和利尿的目的。所以,美托洛爾采取靜脈滴注將藥物通過血管輸送到機體各個器官,最終流向心臟,達到緩解心率不齊的目的。靜脈滴注的方式可提高機體吸收藥物的能力,由于藥物是通過緩慢的速度進入到血管,不會刺激血壓,促使血壓值降低時,起到提高心率跳動的次數(shù)。因此,單獨使用胺碘酮治療,其效果比不上采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的效果。本文通過選取本院自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112 例作為研究對象得出:觀察組基本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分析原因: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具有吸收快、副作用小的特點,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胺碘酮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可有效改善病情,縮短住院時間、心電圖異常持續(xù)時間以及癥狀持續(xù)時間,降低藥物對患者機體的損害,提高治療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減少醫(yī)患矛盾的發(fā)生,在臨床上值得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