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麗, 張 麗, 楊 巍, 鐘秀來, 文林宏
(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 貴州 貴陽 550006)
織金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偏西,最低海拔860 m,最高海拔2 262 m;年平均氣溫14.1℃,年降雨量1 436 mm,年日照1 172 h,無霜期327 d,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經引進貴州省內外的青菜、豇豆、四季豆、辣椒、南瓜等蔬菜新品種,開展青菜、豇豆、南瓜等品種比較試驗,鑒選適合當地種植蔬菜應用推廣。全縣推廣各類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約746.67 hm2,共帶動貧困戶約837戶,2 000人增收。為推廣織金縣蔬菜生產“321模式”,助力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現(xiàn)將該模式介紹如下。
蔬菜“321模式”高效種植模式的示范與推廣“青菜-豇豆-青菜”一年三熟,“大蒜-辣椒”“菜用馬鈴薯-瓜豆”一年兩熟等高效模式。在織金縣金鳳街道辦事處、化起鎮(zhèn)、自強鄉(xiāng)開展蔬菜“321”生產模式示范推廣。
織金縣新品種引進及試種比較得出,辣椒宏綠5號適合用于早春工業(yè)辣椒品種,產量1 800 kg/667m2;香辣8號產量高、商品性優(yōu);線椒318適合夏秋季栽培;芹菜產量4 500 kg/667m2;豇豆JQLY-1商品性優(yōu),抗病性強,產量3 000 kg/667m2;青菜黔青1號耐抽薹,抗病性強,適合鮮食和制作酸菜。經篩選認為宏綠5號、香辣8號、線椒318、JQLY-1、青菜黔青1號適合“321模式”示范推廣品種。
化起鎮(zhèn)示范種植模式第1茬種植青菜33.3 hm2,密度2 000株/667m2,單株產量1 kg/株,產量2 000 kg/667m2,市場價格2元/kg,產值4 000元/667m2,第1茬青菜總產值200萬元;第2茬種植豇豆33.3 hm2,種植密度2 200株/667m2,平均每株產量1.5 kg/株,產量3 000 kg/667m2,市場價2.6元/kg,產值7 800元/667m2,總產值390萬元;第3茬青菜100 hm2,密度2 000株/667m2,平均每株產量2 kg/株,產量4 000 kg/667m2,市場價格1元/kg,產值4 000元/667m2,第3茬總產值600萬元(表1)。“青菜-豇豆/四季豆/南瓜-青菜”一年三熟高效模式33.3 hm2總產值達790萬元。
自強鄉(xiāng)第1茬大蒜種植面積33.3 hm2,種植密度8 800株/667m2,單株產量0.32 kg/株,產量約2 800 kg/667m2,市場價格3元/kg,產值8 400元/667m2,總產值420萬元;第2茬辣椒40.0 hm2,2 800株/667m2,單株產量0.7 kg/株,產量約2 000 kg/667m2,市場價格3.2元/kg,產值6 400元/667m2,總產值384萬元(表2)?!按笏?辣椒”一年兩熟高效模式33.3 hm2總產值達740萬元。
表1 “青菜-豇豆-青菜”一年三熟高效模式及效益
表2 “大蒜-辣椒”一年兩熟高效模式及效益
自強鄉(xiāng)種植馬鈴薯70.0 hm2,密度3 800株/667m2,單株產量1.5 kg/株,產量5 700 kg/667m2,市場價格1.4元/kg,產值7 980元/667m2,總產值837.9萬元;第2茬種植豆類4.0 hm2,密度4 500株/667m2,單株產量0.4 kg/株,產量1 800 kg/667m2,市場價格3元/kg,產值5 400元/667m2,總產值32.4萬元(表3)。由于6月22日連下暴雨導致自強鄉(xiāng)蔬菜基地遭遇水淹比較嚴重,正逢豆類開花結果期,造成豆類營養(yǎng)體發(fā)育不良,嚴重減產。“菜用馬鈴薯-瓜豆”一年兩熟高效模式產值可達1.338萬元/667m2。
表3 “菜用馬鈴薯-瓜豆”一年兩熟高效模式及效益
5月初播種豇豆/四季豆/南瓜,7月初開始采收,8月底至10月初采收結束,青菜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于10月中旬定植,12月初至次年1月采收;第2茬青菜2月定植,于4月中下旬采收結束。
上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播種大蒜,次年4月底至5月初采收結束,辣椒采用育苗移栽,于5月中旬定植,7月中旬開始采收,10月采收結束。
上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播種菜用馬鈴薯,于次年4月底至5月中旬采收,瓜豆于5月下旬定植(直播),8月初開始采收,10月采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