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中, 秦飛鴻
(貴州恒道丹林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貴州 凱里 556000)
藍莓又稱越桔,屬杜鵑花科(vacciniaceae)越橘屬(Vaccinium),原產于北美[1],為多年生灌木小漿果果樹,果實呈藍色,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食用纖維、花青素、花色苷等多種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及保健功能,可鮮食或加工成果汁、果干、果酒等,素有“水果皇后”“漿果之王”之稱,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來,國內藍莓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產業(yè)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預計到2026年,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藍莓生產國。目前,貴州種植藍莓品種有夏普藍、EM、JE、ST、萊格西、燦爛、巴爾德溫、R16、粉藍、園藍、薄霧、奧尼爾、藍美1號、公爵、藍豐等。黔東南州藍莓基地有11個縣市,全州藍莓基地累計面積達600余hm2;藍莓加工企業(yè)14家,主要生產藍莓酒類、果汁、果干、果脯、果醬等[2]。南高叢藍莓適宜栽培在年平均溫度13.0~20.0℃大部分地區(qū),兔眼藍莓適宜栽培在年平均溫度14.0~19.0℃地區(qū)[3]。2018年12月下旬,黔東南州丹寨縣藍莓基地遭遇持續(xù)低溫凝凍災害性天氣,極端低溫達―6.2℃。為了解不同藍莓品種的凍害情況,對基地10個藍莓品種進行調查,并分析凍害原因,以期為今后貴州藍莓品種的引種及防寒提供參考。
調查地點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老八寨基地、燒茶基地、興仁基地、龍坡基地),地處東經107°44′~108°08′、北緯26°05′~26°26′,海拔600~1 200 m。夏季均溫20.3~24.5℃,冬季均溫4.9~8.4℃,年平均氣溫15.8℃,年降水量1 259.7~1 508.4 mm,無霜期228~283 d,冬無嚴寒,四季分明,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區(qū)。2018年12月丹寨縣遭遇持續(xù)低溫凝凍災害性天氣。12月3日氣溫開始下降,期間最低溫度達―2.3℃,至12月15日后氣溫回升,12月27日又遇特強寒流天氣,氣溫驟降,12月28日后最低氣溫均在0℃以下,極端低溫達-6.2℃(圖1)。此次凝凍天氣較往年同期氣溫低,致使藍莓園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凍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圖1丹寨縣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氣溫變化
2019年1月2—12日,調查基地種植的夏普藍、EM、JE、ST、萊格西、燦爛、巴爾德溫、R16、粉藍和園藍共10個藍莓品種。每個品種隨機抽查20株,觀察植株花芽凍害[4-5]和受低溫凍害后的情況。
植株凍害率=(凍害株數(shù)/調查株數(shù))×100%
花芽凍害率=(植株凍害花芽數(shù)/調查植株受凍時花芽總數(shù))×100%
從表1看出,不同藍莓品種受凍害的差異較大,其中,夏普藍、EM和JE凍害尤為嚴重,凍害率均達100%;其余品種均未受凍害。原因是EM、JE于12月中下旬開始開花,處于粉紅花期和初花期的花芽全部受凍害;夏普藍花苞受凍害;ST植株處于花芽萌動狀態(tài)且芽苞小,萊格西、燦爛、巴爾德溫、R16、粉藍、園藍的花芽處于休眠狀態(tài),均未受凍害。
花芽受害程度為EM>JE>夏普藍,其余品種花芽未受凍害。從圖1可知,12月3日氣溫開始下降,期間最低溫度達-2.3℃,至12月15日后氣溫回升,給夏普藍、EM、JE這3個早熟品種提供了適宜開花條件,誘導其提前開花;正值開花時(12月27日)又遇特強寒流天氣,氣溫驟降,12月28日后最低氣溫均在0℃以下,極端低溫達-6.2℃,導致處于粉紅花期和初花期的花芽被凍壞無法坐果。此次凝凍天氣較往年同期氣溫低,致使藍莓園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凍害,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表1 不同藍莓品種低溫凍害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丹寨縣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1月3日持續(xù)低溫凝凍天氣,最低氣溫-6.2℃~-1℃,致使夏普藍、EM和JE等3個早熟藍莓品種受嚴重凍害,花芽凍害率分別達45%、99%和75%,其余品種未受凍害。早熟品種因需冷量小,滿足需冷量后遇到升溫天氣便可誘導其葉芽和花芽生長,遇氣溫驟降凝凍又會使花芽受凍害,最終導致經濟損失。
為避免藍莓受凍害或減少損失,提出以下建議:1) 夏普藍、EM、JE在冬季不宜修剪,建議在初春元宵節(jié)后修剪,如遇凍害可有效減小損失;2) 冬季要關注天氣變化情況,有早熟品種提前開花的,建議在低溫天氣來臨前澆封凍水,可有效減輕凍害損失;3) 在低溫凍害前噴施防凍劑,可有效緩解低溫凍害對細胞膜的影響,從而提高樹體抗凍能力;4) 如遇凍害天氣,天氣好轉后及時摘除凍壞的花芽,可有效減小灰霉病的傳染發(fā)生;5) 購買藍莓農業(yè)保險,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