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哲
我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家中出了變故。為了不讓媽媽再著急,一向貪玩的我,安靜下來。
安靜下來的最好辦法,就是讀書。我的父母是工人,家中幾乎沒什么書可看。我滿世界去找,最先找到的是一本很薄的小書《我和小淘氣》(北京市少年兒童習作選第二輯),北京出版社,1962年12月第一版,封面、插圖:關景宇,印數(shù):70000冊。那時候的北京出版社還在東單麻線胡同3號辦公。后來我還找到了第一輯《今天我喂雞》。
在《我和小淘氣》這本只有46頁的小冊子里,我讀到了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想象:“雨,像一個大噴壺,給大地淋澡”;六年級學生的描寫:“金色的太陽向大地吐著紅光,遠山近樹呈現(xiàn)出一片新綠,開始吐芽的柳枝,隨風搖擺。漿撥打著水面,湖水打著旋渦,悠悠地向后流去。輕風陣陣出來,湖面上浮起一道道魚鱗似的波紋,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萬點金光,像無數(shù)顆明珠點綴在碧綠的海面上”。他們還沒有我年齡大,竟然寫得這么好。我不服,我也開始寫作。如此這般,我就一直寫到現(xiàn)在。
善言暖于布帛。當然,我還在他們的作文里讀出了很多信息?!皩捜荨弊屛覍W會理解;“勤儉”讓我艱苦樸素;“邊疆”讓我心馳神往。
我在《我和小淘氣》一書中,還讀到“宇宙”。那是人類知識的邊緣,也是讓我特別關心、特別著迷的“偏僻”地方。
是的,尤其是我們祖國那遼闊的邊疆,像一面獵獵的旌旗,吸引著我。后來我就去看,就去跑。去了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也在新疆塔克拉瑪干,這個世界上流動性最大的沙漠里,留下了十幾天的足跡;還在內蒙草原放羊,在帕米爾高原放牦牛;從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步行走到拉薩。如此的游歷,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也對我的性格進行了修煉和調整。這期間我做了大量的筆記,出版了二十幾本書。
現(xiàn)在想來,這些年的經歷和收獲,真是令我驚異,有差堪自慰,有時光荏苒。這一切的一切,竟然源于我十幾歲時讀過的一本書。
至今,我依然不能忘懷當初閱讀《我的小淘氣》的情形。是這本書引領我走向了寫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