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萍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島近海地區(qū)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特點。方法 在時間段2017年4月—2019年3月間開展該次實驗,將中華醫(yī)學會所制定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版》中的慢性咳嗽診斷流程作為引導資料,對該時間段內隨機抽選的青島近海區(qū)域的,咳嗽時間在8周以上的103例患者進行病因分析,分析不同患者的慢性咳嗽病因。結果 該次研究成果顯示,103例患者中明確診斷98例(95.15%),病因未明者5例(4.85%)。103例患者中,單一病因85例(87.23%),雙重病因13例(12.77%),三重病因1例(1.02%)。咳嗽病因包括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40例(35.09%),咳嗽變異性哮喘(CVA)36例(31.57%),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15例(13.15%),變應性咳嗽(AC)7例(6.1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5例(4.38%),感染后咳嗽(PIC)4例(3.51%)。結論 在青島近海區(qū)域中,患者發(fā)生慢性咳嗽,主要以單一病因為主。導致患者出現咳嗽的原因,主要以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應當將這兩種病因作為主要診斷目標,對患者的后續(xù)治療工作進行引導。但總體來說引發(fā)慢性咳嗽的因素較多,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特點進行治療,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青島;近海地區(qū);慢性咳嗽;病因分布
[中圖分類號] R256.1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3(a)-0092-03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Qingdao Offshore Area
LIU Ping
Medical Center of Qingdao Sanatorium,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377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cough patients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Qingdao. Methods This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April 2017 and March 2019, and the chronic cough diagnosis process in the "Coug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 2015 Edition" developed by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was used as a guide. A causal analysis of 103 patients with cough time of more than 8 weeks in the Qingdao offshore area was randomly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cough in different patient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98 patients (95.15%) were clearly diagnosed in 103 patients, and 5 patients (4.85%) had unknown etiology. Of the 103 patients, 85 cases had a single cause (87.23%), 13 cases had a dual cause (12.77%), and 1 cases had a triple etiology (1.02%). The causes of cough include 40 cases (35.09%) of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36 cases (31.57%)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and 15 cases (13.15%)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 (EB), 7 patients (6.14%) had allergic cough (AC), 5 cases(4.38%) ha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 and 4 cases(3.51%) had cough after infection (PIC). Conclus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Qingdao, patients develop chronic cough, mainly due to a single cause. The main causes of cough in patients are mainly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ough syndrome and cough variant asthma.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se two cause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main diagnostic targets to guide the follow-up treatment of patients. However, in general,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use chronic cough.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ey need to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 to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
[Key words] Qingdao; Offshore area; Chronic cough; Etiology distribution
慢性咳嗽是現代呼吸科門診患者十分常見的就診原因。屬于一種呼吸道的常見疾病,這種病癥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長期不對患者進行治療,甚至還有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并發(fā)各種疾病。大多數患者病程較長且咳嗽癥狀表現嚴重,會對患者的正常工作以及生活造成影響?,F代臨床研究中發(fā)現慢性咳嗽病因較為復雜,并且大多數患者甚至出現多種病因混合引發(fā)的狀況,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時難以明確患者病因,就需要對患者應用無意義的檢查,患者在治療時也需要不斷應用多種抗生素和止咳藥,才能在多種藥物中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藥物。但這樣不僅延長了治療時間,還會造成極大的醫(yī)療浪費,對于患者的經濟也是極大的壓力。故而在臨床上,現代醫(yī)務人員認為應當重視慢性咳嗽的診斷和規(guī)范化治療。近年來臨床醫(yī)學中發(fā)現,慢性咳嗽病因學和治療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而我國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哮喘學組于2015年頒布了咳嗽的診斷和治療指南。該文中選擇時間段2017年4月—2019年3月作為實驗時間,隨機選擇103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開展研究,探究了青島近海地區(qū)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特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呼吸科門診就診的慢性咳嗽患者的個體資料,而根據該次實驗納入標準以及排除標準錄入其中103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颊叩哪挲g介于53~77歲之間,平均年齡(64.3±1.6)歲,患者男女性別比為(56:47)。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符合慢性咳嗽診斷標準;患者具有正常的認知功能;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保證不會主動退出該次實驗;該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屬于青島近海區(qū)域居民。
排除標準:治療依從性較差以及無法對隨訪進行配合患者;存在存在相關治療禁忌證和用藥禁忌證患者;精神和認知存在障礙患者;在3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患者。
該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無其他慢性疾病。所有研究對象在進入實驗時,患者的個體化信息經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細微差異不對該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具有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相關醫(yī)務人員需要仔細詢問患者的相關病史以及基本資料,對患者做好相關體格檢查以及胸部X檢查,必要時對患者進行誘導痰細胞學檢查。可根據患者的呼吸狀況檢查患者肺通氣功能。
根據患者的具體檢查結果,對患者病癥進行初步診斷,按照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
若患者在檢查完成后依舊無法作出判斷,或在接受初步治療后,未見明顯療效患者,則需要選擇性對患者進行CT檢查、鼻竇X平片檢查、使館24 hPH值測定。
根據患者的二次檢查結果以及針對治療結果的效果,對患者最終病因進行確認,相關病因診斷標準按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版》作為引導指南。
1.3? 統(tǒng)計方法
將該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實驗數據錄入Excel表格后,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實驗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
2? 結果
該次研究成果顯示,103例患者中明確診斷98例(95.15%),病因未明者5例(4.85%)。103例患者中,單一病因85例(87.23%),雙重病因13例(12.77%),三重病因1例(1.02%)。見表1。
咳嗽病因包括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40例(35.09%),咳嗽變異性哮喘(CVA)36例(31.57%),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15例(13.15%),變應性咳嗽(AC)7例(6.1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5例(4.38%),感染后咳嗽(PIC)4例(3.51%)。見表2。
3? 討論
咳嗽是一種人體正常生理狀況下發(fā)生的呼吸道保護性生理反射,其主要功能是在患者呼吸道內出現分泌物或有害物時,通過咳嗽的方式能夠有效清除。同時在這種狀況下,很多疾病都會在過敏原、炎癥因子等因素的刺激下,導致患者出現咳嗽癥狀,所以咳嗽又被認為是臨床上多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病癥之一。咳嗽會導致患者機體功能出現較多的病理生理反射,患者精神以及軀體都會在疾病的影響下受到明顯的損傷。除此之外,現代臨床研究中發(fā)現多種疾病都可通過咳嗽而出現的飛沫進行傳染,很容易引發(fā)疾病蔓延的狀況。
該次研究成果顯示,103例患者中明確診斷98例(95.15%),病因未明者5例(4.85%)。103例患者中,單一病因85例(87.23%),雙重病因13例(12.77%),三重病因1例(1.02%)。咳嗽病因包括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40例(35.09%),咳嗽變異性哮喘(CVA)36例(31.57%),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15例(13.15%),變應性咳嗽(AC)7例(6.1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5例(4.38%),感染后咳嗽(PIC)4例(3.51%)。這與呂志國等[16]的研究結果相似:試驗患者的臨床原因較多,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39例,占39.80%;其次為鼻炎/鼻竇炎22例,占22.45%;支氣管炎12例,占12.24%;咳嗽變異型哮喘10例,占10.20%;慢性咽炎7例,占7.14%;胃食管反流5例,占5.10%;肺間質纖維化3例,占3.06%。數據顯示單一病因46例,占46.94%;二重病因33例,占33.67%;三重病因12例,占12.24%,四重病因5例,占5.10%,四重以上病因2例,占2.04%。在現代臨床研究中發(fā)現,慢性咳嗽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和年齡差別,女性患者夜間咳嗽和干咳者的患者比例相較于男性來說有一定的增高趨勢。而我國臨床研究中發(fā)現國民女性咳嗽患者比例大約占比為65%左右,高于男性患者的35%。但在臨床上對咳嗽出現性別差異的臨床因素,還并未明確。部分臨床研究人員認為女性咳嗽的敏感性相較于男性更強,故而在患者出現病菌感染后,發(fā)生慢性咳嗽的癥狀敏感度表現來說女性更為顯著。
該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青島沿海區(qū)域的慢性咳嗽患者中,患者主要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和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雖然大部分患者均為單一病因,但也有部分患者存在雙重病因和三重病因的狀況。所以實驗結果可認為咳嗽的病因較為復雜,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將病因治療作為其中的關鍵。
長期以來,臨床醫(yī)師在對慢性咳嗽進行治療時,存在簡單化和表面化的傾向,遇到患者出現咳嗽,往往直接應用不同類型的止咳藥,并根據患者癥狀表現酌情加入抗菌藥物和祛痰藥物。但這類藥物僅僅能夠短暫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難以治療患者病因,延誤治療則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進展。
綜上所述,在青島近海區(qū)域中,患者發(fā)生慢性咳嗽,主要以單一病因為主。導致患者出現咳嗽的原因,主要以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應當將這兩種病因作為主要診斷目標,對患者的后續(xù)治療工作進行引導。但總體來說引發(fā)慢性咳嗽的因素較多,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特點進行治療,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董文暉,錢萌萌,肖青.小兒慢性咳嗽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性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9(20):173-175.
[2]? 李華,徐宜全,張鳳蘋.不同年齡段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構成及影響因素[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19,18(3):350-352.
[3]? 李響,許迎輝,吳丹,等.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在慢性咳嗽患者病因診斷及預測激素治療敏感性中的作用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2019,32(3):635-636.
[4]? 李文哲. 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咳嗽患者食管動力及反流特點分析[D].鄭州:鄭州大學,2019.
[5]? 陳思宇,李志東,肖誼,等.昆明地區(qū)慢性咳嗽病因分析[J].云南醫(yī)藥,2019,40(2):134-135.
[6]? 何紅梅,姚雪,袁敏華.烏魯木齊市158例兒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J].新疆中醫(yī)藥,2019,37(2):67-69.
[7]? 王敏.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及治療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 14(6):30-31.
[8]? 黃卉,李章.鎮(zhèn)江市及周邊地區(qū)咳嗽病因構成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8,39(12):69-70.
[9]? 陳妍妍,王雪峰,張秀英,等.兒童慢性咳嗽不同病因與中醫(yī)證型相關性分析[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8,30(11):2063-2066.
[10]? 黃波貞.半夏厚樸湯合麥門冬湯治療慢性咳嗽6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8,34(11):51-53.
[11]? 陳水鳳,馮木蘭,楊惠生.生物陶瓷穴位熱敷對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21):186-188.
[12]? 鄧姍姍.睡眠障礙對成人慢性咳嗽發(fā)病的影響及相關病因的臨床分析[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10):1184-1186.
[13]? 李靖.慢性咳嗽 三分治療七分調養(yǎng)——訪江蘇省中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醫(yī)師、教授 史鎖芳[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18(10):4-5.
[14]? 李敏,昝俊杰.慢性咳嗽的中醫(yī)辨治思路探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6):208,211.
[15]? 賈明月,張紓難.基于中國《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中醫(yī)部分”慢性咳嗽病因病機的認識[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38(9):1029-1031.
[16]? 呂志國,胡燕,莊麗,等.社區(qū)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特點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23(10):113,116.
(收稿日期: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