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偉萍
(廣東省韶關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韶關 512122)
肺栓塞作為臨床綜合癥之一,主要是以各種栓子堵塞肺動脈系統(tǒng)為其發(fā)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綜合征。肺栓塞疾病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除導致患者表現出較差臨床依從性之外,還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通過護理干預將肺栓塞患者預后狀態(tài)進行改善,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針對肺栓塞患者探析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運用可行性,以實現肺栓塞患者有效預后。
將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數字奇偶法分組;護理組(15例):女1例,男14例;年齡區(qū)間為32歲~88歲,平均為(52.51±5.25)歲;對照組(15例):女3例,男12例;年齡區(qū)間為33歲~86歲,平均為(52.53±5.29)歲;納入標準:①肺栓塞疾病經臨床診斷獲得確診;②對于肺栓塞系列護理要求均遵守;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臟等疾??;②存在聽力障礙;就兩組肺栓塞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服務展開疾病護理;保持患者住院環(huán)境舒適、整潔、安靜,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3W,避免突然坐起及床上過劇活動,臥床期間,保護皮膚,避免發(fā)生壓瘡。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氧療,如果出現嚴重低氧血癥,則對其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或人工氣道輔助通氣。如出現發(fā)熱癥狀,合理使用物理降溫。飲食清淡,保持大便通暢。護理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綜合護理服務展開疾病護理,具體為:①加強溝通,對患者進行肺栓塞疾病知識認真宣教,對患者與家屬進行全面講解,鼓勵其家屬理解和支持患者,根據病情進行肺栓塞知識講座,使患者與家屬可以充分了解肺栓塞疾病機制以及治愈情況。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多關心患者,多給患者安全感,增加患者的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心理疏導干預期間,護理人員充分加強患者心理支持,對其不同心理表現需要針對性展開對應干預,對于抑郁以及焦慮情緒的患者,給予更多的關心及安慰,及時準確做出合理反饋,盡可能將患者不良情緒將至最低,提高患者信心及臨床依從性;③針對患者積極展開保健治療干預,對于急性肺栓塞患者而言,其癥狀主要集中于呼吸困難方面,在治療期間對于患者輸氧治療需要做到及時配合,但是對于氧氣過量現象需要充分避免,通過合理有效的氧療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緩解;④積極開展患者良好的飲食方式護理,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宜,保證疾病恢復期的營養(yǎng),宜少食油膩、高膽固醇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保持膳食平衡和良好的飲食習慣。高脂飲食和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卷心菜、菜花、萵苣、綠蘿卜、洋蔥、魚肉等,可以干擾華法林的藥效。因此在口服抗凝藥物期間應減少食用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用藥期間觀察出血癥狀和體征,如皮下穿刺點出血、牙齦出血、痰中帶血等;⑤康復護理方面,強調日常體育鍛煉對身體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每日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可提高呼吸肌對缺氧的耐受性;有助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康復。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指導患者將體位緩慢轉換,采取坐位或者半臥位,進行腹式呼吸,可有效減輕癥狀。
觀察對比兩組肺栓塞患者的情緒評分結果數據以及依從性評分結果數據。
對于兩組肺栓塞患者情緒評分,主要利用焦慮自評量表展開,越高分值對應越嚴重焦慮程度;對于兩組肺栓塞患者臨床依從性,主要利用模糊數字評分法展開,越高分值對應越高臨床依從性[2]。
對于兩組肺栓塞患者護理結果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展開處理,計量資料(情緒評分結果數據以及依從性評分結果數據)行t檢驗,以 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護理組肺栓塞患者情緒評分結果數據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栓塞患者情緒評分結果數據臨床對比(分,±s)
表1 兩組肺栓塞患者情緒評分結果數據臨床對比(分,±s)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組(n=15) 66.25±5.32 40.39±2.52對照組(n=15) 66.31±3.35 52.53±2.52 t 0.0369 13.1931 P 0.9708 0.0000
護理前,護理組肺栓塞患者依從性評分數據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護理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栓塞患者依從性評分結果數據臨床對比(分,±s)
表2 兩組肺栓塞患者依從性評分結果數據臨床對比(分,±s)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組(n=15) 72.25±3.25 92.29±4.14對照組(n=15) 72.31±3.29 80.59±4.15 t 0.0502 7.7302 P 0.9603 0.0000
肺栓塞患者往往呈現出行為異常以及心理異常現象,對此在研究方案進行疾病治療期間,需確定有效方式將患者上述表現進行改善[3]。針對肺栓塞患者展開護理干預,就其心理狀況密切注意,對于心理干預及時性做出保證意義顯著。具體干預期間,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有效采用,在將患者藥物依從性提升以及焦慮情緒改善方面可以獲得確切效果,并且能夠將患者受到社會與家庭支持度以及理解度顯著提升,使焦慮情緒發(fā)生風險有效降低,因此對于患者睡眠良好以及適當運動可以有效督促,以確保對于肺栓塞治療患者可以保證更好心情接受[4]。此外,期間能夠將患者與家屬對于肺栓塞疾病出現機制與系列治療方案了解程度顯著提升,最終使得肺栓塞疾病醫(yī)護狀態(tài)獲得確切改善[5]。
本次研究發(fā)現,護理前,護理組肺栓塞患者情緒評分結果數據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護理后,情緒評分低于對照組明顯;護理前,護理組肺栓塞患者依從性評分數據同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護理后,護理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明顯,進一步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運用于肺栓塞疾病護理中可行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方式的合理采用,可使得肺栓塞患者情緒狀態(tài)獲得改善,并同時將臨床依從性顯著提升,最終實現肺栓塞患者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