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霞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職業(yè)病防治院,內蒙古 烏海)
盆腔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是一組以女性子宮周圍結締組織、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的感染性疾病。該疾病大多發(fā)生于經婦科手術治療、性活躍期或月經期的婦女中。少見于絕經后、無性生活以及初潮來臨前的女性中[1]。導致盆腔炎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本身的機體免疫力降低、內分泌紊亂等情況的發(fā)生導致生殖道防御功能受到破壞,而造成的病原體入侵,造成患者出現(xiàn)感染。盆腔炎在臨床上分為慢性發(fā)作期與急性發(fā)作期兩種,慢性發(fā)作期的患者大多以腰骶痛、下腹墜脹、異位妊娠、不孕等癥狀[2]。急性發(fā)作期即以月經異常、發(fā)熱、下腹疼痛等臨床癥狀為主,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3]。臨床上,盆腔炎的治療通常采用藥物方式,但臨床上常出現(xiàn)藥物聯(lián)用不合理、抗生素濫用等不良事件的影響,導致患者在治療時,出現(xiàn)了較多不良反應,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影響較大[4]。為了尋求更佳的治療方式,本研究就鹽酸左氧氟沙星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 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年齡為20~56 歲,平均(38.16±6.71)歲;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19~57 歲,平均(38.08±6.68)歲。患者納入標準為:①未患有精神類疾病,言語意識清晰者;②符合盆腔炎診斷標準;③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吲懦龢藴蕿椋孩偬幱诓溉槠诘忍厥鈺r期患者;②伴隨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者;③存在相關藥物過敏史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患者氧氟沙星治療,給予患者100 mL 的生理鹽水與劑量為0.4 g 的氧氟沙星,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為患者治療2 次/d,1 個療程為1 周,連續(xù)為患者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則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采用100 mL 的生理鹽水,與劑量為0.2 g 的鹽酸左氧氟沙星混合后,用藥方式與對照組相同,為患者給藥2 次/d,以1 周為1個療程,共為患者治療2 個療程。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患者的盆腔積液明顯被吸收,體征與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較治療前陰道分泌物顯著減少為顯效;以患者的盆腔積液明顯有部分吸收,體征與臨床癥狀改善明顯,陰道分泌物較治療前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為有效;以患者盆腔積液未出現(xiàn)吸收的情況,體征與臨床癥狀較治療前變化不明顯,陰道分泌物仍較多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5]。對比兩組患者的指標改善時間,包括癥狀好轉時間、出院時間以及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將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 <0.0 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n(%)]
觀察組患者的癥狀好轉時間、出院時間以及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指標情況d)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指標情況d)
組別 例數(shù) 癥狀好轉時間 出院時間 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 40 3.06±1.02 8.15±2.36 2.92±0.51對照組 40 4.91±1.37 13.04±5.18 5.03±1.39 t 6.850 5.433 9.013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盆腔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在臨床上又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導致急性盆腔炎發(fā)生的原因多是由病毒或病菌感染所致[6]。而造成慢性盆腔炎發(fā)生的原因可能與患者體內長期存在炎癥,病情反復發(fā)作,在治療急性盆腔炎時治療不徹底有關,導致病情逐漸發(fā)展,而造成一種慢性病變。無論是急性盆腔炎,還是慢性盆腔炎,對女性健康都存在著較大的影響[7]。導致盆腔炎發(fā)作的原因有各種,如患者在分娩后,其胎膜、胎膜未完全剝離干凈而殘留體內就會導致盆腔炎的發(fā)生,若分娩后陰道出現(xiàn)損傷、流血時間過長等,都容易造成患者感染風險的增大,從而導致患者感染盆腔炎的風險增加。此外若患者在經期時未注意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進行過宮腔手術操作、宮腔的鄰近器官存在炎癥蔓延等,都是造成患者感染盆腔炎的主要原因[8]。在患者出現(xiàn)盆腔炎后,臨床上可出現(xiàn)明顯的發(fā)熱、下腹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情況,導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降低?;颊咴诮浽\斷后,確診宮腔炎后,應當給予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使盆腔炎對患者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臨床上治療盆腔炎的主要方式是藥物治療方式,通過應用抗生素來控制患者的炎癥反應。其中氧氟沙星與左氧氟沙星就是最為常用的兩種藥物。左氧氟沙星與氧氟沙星同為喹諾酮類藥物,但鹽酸左氧氟沙星在抗菌作用方面,效果更佳,有研究顯示,該藥物的抗菌效果約為氧氟沙星的2 倍之多。鹽酸左氧氟沙星主要是通過作用于細菌DNA 旋轉酶,對其產生抑制作用而實現(xiàn)對細菌DNA 的復制、轉錄的抑制,從而實現(xiàn)對患者病情的控制。通過將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能使該藥物的藥效在患者體內快速發(fā)揮,實現(xiàn)對病原菌活性以及增殖的快速抑制,最終有效殺滅病原菌。且有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鹽酸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該藥物的副作用較小,患者在用藥后,癥狀改善更快,有利于促進預后效果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患者的癥狀好轉時間、出院時間以及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鹽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的應用,能有效促進患者癥狀的改善,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且不良反應率較低,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