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青海省交通醫(yī)院,青海 西寧 810008)
產力異常是指產婦分娩期間子宮平滑肌對稱型、節(jié)律性、舒張性、收縮性功能紊亂,引發(fā)子宮收縮過度或乏力,導致母體凝血功能受到不良影響,胎兒無法正常娩出[1]。產力異常分娩極易引發(fā)圍產期大出血,受精神緊張、陰道創(chuàng)傷、宮縮頻率變化等因素影響,極易導致不良母嬰結局,為此臨床需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78例產力異常分娩產婦的研究,重點分析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病例樣本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78例產力異常分娩產婦,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量保持一致,n=39,研究組產婦年齡為23~31歲,平均年齡為(27.59±2.43)歲,孕周為38~41周,平均孕周為(39.57±1.06)周,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2-31歲,平均年齡為(27.52±2.38)歲,孕周為38~40周,平均孕周為(39.51±1.03)周,常規(guī)資料(年齡、孕周)兩組患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對本次研究結果無影響。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guī)基礎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引導產婦完成產前檢查,密切監(jiān)測產婦各項生理指標,對各類并發(fā)癥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研究組產婦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指導產婦臥床休息,增加每日飲水量,靜脈補充各類營養(yǎng)物質。密切觀察產婦是否存在異常宮縮,為加強宮縮,可采用靜脈輸注縮宮素、人工破膜、刺激乳頭、排空直腸及膀胱等方式。對胎心及宮縮狀態(tài)實時動態(tài)化監(jiān)測,注射鎮(zhèn)靜劑改善宮縮乏力等產力異常情況,妥善做好剖腹產及分娩前期準備。給予產婦針對性心理疏導,為產婦講解分娩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緩解其心理壓力,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影響產婦分娩。做好產婦止血及輸血相關準備,加強對產后陰道流血情況的觀察。
統計兩組產婦第三產程時間及自然分娩率指標。
自然分娩率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為%,檢驗方法為x2檢驗,第三產程時間為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s,檢驗方法為t檢驗,利用SPSS 23.0軟件進行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如P<0.05,則兩組數據統計學差異顯著。
第三產程時間及自然分娩率指標比較,研究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組間第三產程時間及自然分娩率指標比較
胎兒順利娩出與產婦產道、產力、心理狀態(tài)等因素相關,異常分娩會導致產婦疼痛增加,如未能及時有效干預極易影響母嬰健康。臨床處理異常分娩需在短時間內確定具體病因,并采取針對性處理方案,以此來確保胎兒順利娩出。產力異常分娩臨床發(fā)病率極高,影響因素包括產婦精神因素、子宮收縮力異常、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等,在常規(guī)處理方式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改善母嬰結局[2]。
本次研究數據提示,研究組產婦經個體化護理干預后第三產程時間及自然分娩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針對性更強,護理干預更為細化及人性化。護理人員通過對產婦心理的干預及健康宣教,可使產婦積極應對分娩過程,解除心理及生理應激狀態(tài),配合采取多種措施改善產婦宮縮情況,可為順利分娩做好充足的生理準備[3]。個體化護理干預通過生理、心理的綜合化護理可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知,改善護理依從性,有效避免心理因素對宮縮的影響,配合采取生理監(jiān)測及宮縮改善護理可確保產婦處于最佳的生理狀態(tài),有助于分娩的順利完成。
由此可知,產力異常分娩產婦采取個體化護理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