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胡海浪
摘 要:當今社會人們對電力的需求可謂是與日俱增,但是巨大的用電需求和供電不足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激增的用電量促進供電設施的發(fā)展,然而變電繼電保護裝置可以有效的緩解這個問題。但是,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管理措施都有待考究。本文就變電繼電保護裝置故障問題和管理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此解決現如今變電繼電保護裝置常見的問題,為技術工人們提供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變電繼電保護;主要故障;管理措施
目前,變電系統(tǒng)在電力輸送中的作用最為突出。我國幅員遼闊,想要將電力從發(fā)電廠輸送到千家萬戶就必須有變電站的協(xié)助,它可以通過改變電壓的大小來減少電力在輸送過程中的損失。其中,變電站的安全與否取決于變電繼電保護裝置質量的好壞。所以想要解決變電站現存的故障問題,就必須保證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而在關注變電繼電保護裝置故障問題的同時,還要實施合理的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管理措施,為變電繼電保護裝置進行保駕護航。
1 當前我國變電繼電保護的主要故障
1.1變電繼電保護裝置自身存在的故障
裝置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被稱之為產源性故障。由于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類型和數量過多,所以裝置自身存在的問題很難做到完全避免。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檢查人員如果沒有在檢查中發(fā)現裝置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使這些問題和隱患在裝置的后期使用過程中不斷擴大和發(fā)展,必然會誘發(fā)更為嚴重的后果。從保護裝置的角度分析,保護裝置自身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它的安全系數,所以當裝置存在質量問題時,除了無法達到預期的保護效果外,甚至會阻礙系統(tǒng)的正常使用,誘發(fā)更加嚴重的安全問題。
1.2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操作缺乏規(guī)范性
在變電繼電保護裝置的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工作能力,操作缺乏規(guī)范性,進而導致安全問題進一步加劇。由于技術人員操作不當引起的故障也可以被稱之為運作性故障,這類故障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操作人員的專業(yè)能力較差。操作問題不僅會影響到變電繼電保護的及時性和有效性,而且直接拉低保護裝置的整體工作效率。不規(guī)范的操作不僅會為變電繼電保護工作增加難度,還會提高運行工作中安全隱患問題的發(fā)生頻率,因為在發(fā)生事故問題時,受到最直接危害的還是工作人員。
1.3變電繼電保護裝置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隱患
潛在隱患問題與之前提到的兩類故障問題相比,具有更低的發(fā)生頻率,但是由于潛在隱患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也會使它們在系統(tǒng)的正常使用過程中不易被察覺。除此之外,潛在隱患問題種類較多,不同問題的潛伏期也是不固定的,因此會引發(fā)更多的安全問題,主要原因表現在檢修工作人員未能在第一時間對潛在隱患做出準確的預估和判斷,一旦爆發(fā)大面積的潛在隱患問題,為系統(tǒng)帶來的危害是不可控制且不可逆轉的。
2 變電繼電保護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
2.1提高變電繼電工作的安全性
對變電繼電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保護,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系統(tǒng)的安全性,提高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安全意識,并進一步降低由故障引起的安全問題發(fā)生的頻率。
2.2提高變電繼電工作的整體效率
科學有效的保護工作在提高變電繼電運行效率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由于受到故障而浪費的工作時間。與此同時,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將部分資金使用到設備和技術更新方面,為變電繼電保護系統(tǒng)更新換代,從而加快變電系統(tǒng)的構建和完善,并使整個工作系統(tǒng)變得更具有高效性和創(chuàng)新性。
2.3提高相關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在開展變電繼電保護系統(tǒng)檢修工作時,需要動用大批勞動力和資金,勞動力中包括大批量的知識分子,是具有較強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才,以此完成特定設備和線路的定期檢修工作。同時,當技術人員在檢修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保護設備或線路中存在潛在故障,首先要確定故障的存在位置,并立即暫停與故障相關部分的運行和生產工作,為技術人員的檢修保駕護航。但是大規(guī)模的停產行為,必然會嚴重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降低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在保護系統(tǒng)的幫助下,要求技術人員們擁有發(fā)現潛在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憑借自己的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有效地控制由于檢修工作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和人才浪費問題。
3 變電繼電保護故障的針對性解決對策
3.1提高變電繼電保護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能力
在變電繼電保護工作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尤其針對素質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方面。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水平會直接影響工作的時效與質量,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對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進行嚴格的篩選和控制,并且將提高工作人員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
首先,在招聘過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學歷等級選拔人才。在對招聘人員進行選拔和考察時,必須要對他們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重點篩選和排查,確保錄用的每名員工都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要考慮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在人員確定后需要針對招聘人員開展特殊的培訓工作,確保他們在正式上崗之前,擁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確保他們在搶修故障時既能夠保護自身的安全,又可以順利地完成出勤任務。
3.2提升變電繼電保護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從我國近幾年的發(fā)展趨勢可來看,智能化已經涉及到了諸多領域。同時,經濟領域的變化也使我國不同行業(yè)之間出現整合的情況。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確保變電繼電保護工作順利平穩(wěn)運行成為關鍵性問題。對此,可以采取將保護工作和高新技術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型方法,使保護工作的各項指標都達到智能化要求。
首先,要針對保護工作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開展不同類別的分析工作,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不同特點進行分批記錄和總結,以此來尋找與各環(huán)節(jié)更加匹配的高新技術種類。運用高新技術可以替代傳統(tǒng)人工保護,在加快保護工作效率的同時,將保護工作延伸至智能化。其次,這種方法將變電繼電保護工作變成“互聯網+保護工作”的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對故障問題判斷的精準性,還大大降低了由于工作失誤而造成的損失,真正實現減少經濟損失的目的。并且在“互聯網+”的支持下還能夠節(jié)約百分之三十的勞動力成本,不僅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而且能夠利用更低的成本價格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并最終實現變電系統(tǒng)長期健康發(fā)展的目標。
3.3建立完善的變電繼電保護工作制度
必要的制度保障是確保保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因此,相關管理者自身必須熟悉保護工作的各項流程,并針對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與技術分配合適的工作,使工作人員做到各司其職,只有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維護,同時這樣做也可以避免工作人員推卸責任。在具體的工作中可以實行一段一長制,具體到段、具體到人,使每段線路的保護工作都落到實處。通過這些方式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夠增強工作人員對保護工作的責任心,出現事情不逃避,并進一步提高保護工作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變電繼電保護系統(tǒng)在運行中出現問題是十分普遍的,即使是十分嚴密的保護措施也難免存在疏漏。而出現類似情況時,工作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搶修故障部位,制定有效的搶修實施方案,將故障可能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在迅速搶修的過程中,要求每位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具備基本的搶修能力外,還應具備冷靜對待突發(fā)情況的良好心理素質。只有做到全面管理,才能進一步提高保護工作的智能化和規(guī)范性,為我國變電繼電保護工作的長期平穩(wěn)運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羽.110kV變電站繼電保護故障及應對措施探討[J].通訊世界, 2016(13):197-198.
[2]孟記軍.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的故障分析及處理措施[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5):00217-00217.
[3]侯應旗.變電站繼電保護的故障處理措施分析[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