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鋒
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一個比較理想、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主觀能動性等發(fā)揮積極作用。并且,其能夠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最大程度地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為構建高效課堂做鋪墊。對此,在高職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整合不同的知識點,促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下面我們來具體探討一下無機化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無機化學;案例教學法;應用途徑
引言
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無機化學屬于理工科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一般適用于化工、煤炭加工、環(huán)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專業(yè)的學習。要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為今后能夠從事專業(yè)工作奠定穩(wěn)固基礎,需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選擇科學、合適的教學方法,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朝著清晰的教學目標不斷拓展。案例教學法具有啟示性、實踐性、目的性等特點。如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則是廣大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案例教學法的概念及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指:把一些實際案例與課堂理論知識相融合,在教師的引導下,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互動,對相關問題展開針對性的研究與探討,然后總結結論,進而促使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不斷得到進步。現(xiàn)階段,案例教學法能夠將課本知識與實際活動相融合,其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活動中所運用的一些實際案例進行展示,由此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使其能夠自覺地進行探索與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與記憶力。
二、無機化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途徑
(一)化學平衡理論部分
針對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內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以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平衡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學起來相當?shù)刭M力,對此,教師需要引用案例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更深入、形象地探索。例如:將10ml的蒸餾水倒入燒杯內,然后相繼滴入2滴0.1mol/L氯化鐵與KSCN溶液,溶液顏色變成淡紅色,然后把溶液平分到2個試管內,其中一個試管滴入0.1mol/L氯化鐵溶液,然后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情況,并將其與第二個試管中的顏色進行對比。在試驗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向學生設問“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是什么”? 進一步提出: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平衡?通過探究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平衡的影響實驗,由學生得出溫度、壓強,濃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平衡影響的結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生動、形象地理解其中的知識原理,并創(chuàng)建相關的概念結構,幫助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探索,以便于學生能夠擺脫枯燥的理論學習,并將其與鮮活的實際應用相融合,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為其提高學習成績發(fā)揮積極作用[2]。
(二)反應速率理論部分
在無機化學教學中,速率理論是一個重要內容。其中,質量作用定律是該理論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應用等,必然會對這一理論的學習帶來直接的影響。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典型案例,例如:2014年9月24日,大連某碼頭儲油庫中的一條輸油管道中出現(xiàn)泄漏,后引起爆炸,導致周圍的一些輸油管道、電力設備、儲備倉庫等遭到嚴重損失,現(xiàn)場火勢蔓延速度很快,甚至燃爆了附件5萬噸的原油罐,造成其爆炸摧毀。消防人員在實施現(xiàn)場援救的過程中,嚴格遵循“滅、堵、防”等原則,認真做好每一細節(jié),并通過泡沫滅火器實施滅火處理,近距離用水對附件的原油罐實施冷卻操作,避免油罐失火爆炸,同時還采用沙土掩埋的方式控制火勢蔓延等,并將周圍居住樓的群眾疏散等,確保整個現(xiàn)場的安全,最終歷經(jīng)16小時的奮戰(zhàn),大火終于被撲滅了。
教師根據(jù)這一案例進行設問,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互動:這一個典型案例與質量作用定律之間有哪些內在聯(lián)系呢?在救援過程中,消防員采用的措施中,哪些運用了質量作用定律呢?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思考。由此能夠對這一章節(jié)的重難點進行整理與總結,從而總結出自己的認識與看法。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最明顯優(yōu)勢是能夠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課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相結合,增強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由此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1]。
(三)粗食鹽的提純部分
當教師在為學生介紹粗食鹽的提純知識時,也可以通過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方式進行授課。首先,教師需要提出問題:海水中有哪些物質?海水曬制形成的粗鹽包括哪些成分?如何判斷粗鹽中含有硫酸鹽物質等等?然后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進行粗食鹽的提純,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其注意力大大提升。通過教師的案例教學法的引導,學生能夠對其中存在的一些疑問進行理解和掌握。例如:如何將粗鹽中的一些可溶性雜質除去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互動。使學生從中掌握了物質的分離提純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重難點(不同雜質之間的性質差異性,便于選擇合適的提純方法對其進行分離),以便于對相關物質性質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促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更自覺地去探討粗鹽中的成分性質,從而逐步激發(fā)學習興趣,促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全面結合在一起,這對于高職學生的今后職場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指導與借鑒作用[3]。
三、結束語
通過實踐證明能夠發(fā)現(xiàn),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應用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深入交流,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等具有很大的幫助。這對于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并且,在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下,整個教學過程需要以案例教學為著眼點,將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進行互相滲透與融合,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本知識,以便于能夠靈活地運用它、實踐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艷玲,秦玉珠,李智,等.案例教學法在無機化學課程中的應用和探索[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9,000(002):226.
[2]張璐,蔣忠文.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助產專業(y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