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俊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往往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難度最大的部分。比起寫作,更多的學生愿意去閱讀。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國小學語文的新一輪改革就提出了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突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作文教學建立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讓學生們通過豐富的課外閱讀為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就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討論,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外閱讀
近年來,我國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若要真正提升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通過課外閱讀量,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從作文的形式、內(nèi)容、詞匯、句子等方面有一個新的改變和進步,讓學生通過扎實有效的作文教學,實現(xiàn)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因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大大小小且不可忽視的問題,它們隨時匯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問題進而威脅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的是絕大部分的學生對寫作往往抱著逃避、敷衍甚至是畏懼的心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延時上交寫作的情況時常發(fā)生。其次,學生們的寫作內(nèi)容永遠都缺乏深意,抓不住中心思想,有一種詞不達意的感覺。還有的學生的寫作,用詞沒有深度,缺乏辭藻的修飾,讓人閱讀后感受不到景物的美好和情感的深度。因此,在面對當前問題種種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開展課外閱讀、意識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已然是勢在必行。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良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方面同樣也需要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習寫作,學習語文,而課外閱讀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生活中進行課外閱讀,在各式各樣、種類齊全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任何知識都與語文學習有著一層難以言喻的聯(lián)系,在閱讀過程中挖掘出自己對于語文知識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詹天佑》一課為例,教師在布置與這一課相關的寫作訓練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與詹天佑個人經(jīng)歷、科學成就、探索過程等相關的課外閱讀,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再局限于僅僅一兩張的課文內(nèi)容,而是通過課外閱讀更加了解詹天佑的英雄事跡,從而挖掘出自己對科學領域的興趣,進而激發(fā)出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提供更多的專業(yè)知識。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社會意識。從實際而言,語文教學的關鍵其實來自于所有人共同依賴的實際生活,語文來源于生活,同樣也離不開生活。因此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生活中體現(xiàn)它的價值。而語文寫作同樣也來源于生活,若脫離了實際生活,那么寫出的文章只會漂浮在虛擬的空間中,無法體現(xiàn)出真情實感,同時也感受不到自身身份的認同。然而現(xiàn)如今,大部分學生在時代的遷移下與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甚至不愿與社會有過多的接觸,從而嚴重缺失一種對社會的感觸,所以徘徊在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社會意識需要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借助閱讀能夠打開自己的視野,將目光從自己的小世界中逐漸放大到社會、國家甚至世界,他們逐漸會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不同國家背景下的不同文化,看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發(fā)生的時事熱點。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將寫作、語文學習和社會相互聯(lián)系起來,并且發(fā)現(xiàn)自己與社會之間存在的那種微妙的關系,從而使自己的寫作充滿一種社會感,并且逐漸提升社會意識,用作文來表達自己在廣闊社會下的視野。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作品感知力。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對文學作品產(chǎn)生一定的感知力,從而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準確掌握文學作品中的好詞佳句和思想主題,這是寫作學習中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在閱讀過程中,也是學生思維在不斷發(fā)散和拓展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比如學生可以從《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中,延伸閱讀到其他寫景的文章,通過不同寫景文章的閱讀,可以進行對比,從而掌握不同形式下的對景觀的描寫手法和描寫藝術。閱讀的量多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知力也就越強,能夠在閱讀的同時引起自己與作品所表達情感的共鳴,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提供無限的可能。
4.有利于擴展學生的寫作素材。眾所周知,任何一個人的寫作都需要豐富的素材來提供寫作的可能性。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組織課外閱讀的活動,讓學生們都自主參與進來,通過課外閱讀來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經(jīng)驗和素材,然后可以在閱讀活動中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驗,同學之間相互展示,相互交流,從而獲取更多機會來進行情感交流和自我表達?;蛘撸處熢诿磕旰罴倏梢圆贾靡欢〝?shù)目的書籍閱讀,并且要求學生每看完一本書,寫一篇讀后感。然后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上,給大家展示自己的閱讀書籍,并分享讀后感。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鄭人買履》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同類故事的閱讀,如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邯鄲學步、囫圇吞棗、掩耳盜鈴等經(jīng)典寓言故事。通過分享,可以相互吸引彼此的閱讀的興趣,進而相互推薦,形成資源共享閱讀。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實際的素材,也可以是虛幻世界中的素材,促使學生的寫作多樣化。
5.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真實展開、擴大學生閱讀量,實際上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眾所周知,語文來源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也離不開我們的實際生活,因此所有與語文相關的文學作品是為了讓人們與生活更近、與生活相接觸,是為了讓人們以認真仔細的態(tài)度來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是為了讓人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熱愛生活,感悟生活。只有建立在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習慣基礎上的寫作,才會有真正無法阻擋的魅力和光環(huán)。因此,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尋找自己寫作的靈感,豐富知識儲備,積累寫作素材,增加自己的寫作技能,深入到寫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的寫作不再呈現(xiàn)出一種跑題、流水賬、沒有深意、缺乏情感等寫作問題,而是有著明確的立意和真情實感的作文,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因?qū)懽髂芰Φ奶岣叨傮w提高,讓學生的思維拓展和核心素養(yǎng)都在豐富的閱讀過程中逐步得以實現(xiàn)和培養(yǎng),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永遠都處于一個不斷進步的良好狀態(tài)。
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蹦铣崴芍舱f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課外閱讀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提倡。不管是對于個人的發(fā)展而言,還是針對所有學生的集體發(fā)展而言,課外閱讀都是有著積極作用的。在推進新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下,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活動應始終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以實現(xiàn)重視課外閱讀為終極目的。這不僅會減輕教師的教學難度和壓力,還會讓學生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語文教材以外的知識,提升寫作能力和水平,從而得到雙贏的效果,并促使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得到真實性的提高,推進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得到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08+110.
[2]段本麗.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1):111.
[3]陳瑤.小學語文作文優(yōu)質(zhì)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