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綺
摘要:文章對研究生新生給出了一些建議,解釋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以幫助他們了解如何與導師合作,并從本科階段的課程學習模式過渡到研究生階段的獨立從事科研的模式。
關鍵詞:研究生;導師;相處模式;科研計劃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21-0329-02
本科畢業(yè)后,部分同學選擇繼續(xù)深造,也許出于對科研夢想的向往,也許出于對高學歷的渴望。對于一年級的研究生來說,他們必須要知道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毖芯可鷮W位是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有可能獲得的。它并不適合所有的大學生。一旦進入研究生階段,選擇今后的導師是學生需要做出的第一個重要的決定。同樣,選擇合適的學生對導師的職業(yè)生涯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研究生想要順利獲得學位,他們應該認識到學生和導師同樣責任重大。找到和老師適合的相處模式[1-2],也是研究生的必要課程。
自從跟定導師以后,學生們就一直在抱怨他們的導師。這種狀況幾乎是處處可見。導師總是沒空或者太空閑;給予的反饋太多或不夠;過于挑剔或沒有提供足夠的指導等等。我們經(jīng)常在交流會(研討會或講習班)上聽到這樣一句話:“我的導師很平易近人,但他太忙了,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討論我的課題或論文?!盵3]其實你說的是對的,你的導師很忙,所有導師都很忙,并將繼續(xù)忙下去。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導師會親自指導你,有些則不會。實際上,大多數(shù)導師都想多抽些時間來和你交流。但是,或由于教學的原因,或由于項目的原因,抑或是由于行政的原因,他們沒有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來管你,這意味著他們對你的研究生生活愛莫能助。因此,你得完全靠自己,而且最好習慣于此。
很明顯,導師和學生須有共同的研究興趣和彼此兼容的工作習慣。但有時他們必須學會相互溝通。即使是在“好”學生和“好”導師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工作關系也很重要,而這往往需要一些時間[4]。如果在仔細考慮了自己的學習情況之后,研究生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和導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那么他們必須自己想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本著這種精神,筆者為研究生提供了如下幾條建議。
一、主動學習,進入研究領域
學生在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就要從本科階段的課程學習模式過渡到研究生階段的獨立從事科研的模式。也就是說,研究生不能再用以前本科生甚至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去學習,而是應該具備學術研究的基本素質(zhì)。我們要學會主動學習,學會怎樣進入研究領域。在研究生的學習生涯中,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確的,而不是誰是正確的。無論我們的課題從何而來,都必須緊密追蹤當前有關科學領域的發(fā)展動向。第一步要做的往往就是讓自己更加深層次地了解課題方向、隸屬行業(yè)或所屬研究領域。對于研究生新生來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閱讀大量的文獻,這樣才能把握本課題所屬領域的動態(tài)和方向。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閱讀文獻要有取舍,要對其進行綜合,以批判的眼光來評價,并從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確的信息。學會質(zhì)疑,敢于進行顛覆性創(chuàng)新,做科研更多的時候需要的不是模仿。另外,科研路上是不存在假設的!一切要以事實說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二、懂得謙虛,處好師生關系
記住,我們所選的課題,我們要親身力行。導師會在一定程度上指導我們,但是導師不會告訴我們每一步研究具體應該怎么做,畢竟我們的學位需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如果在科研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指導,那么我們可以去問導師,因為這正是他們的職責。但是他們不會主動來找我們。跟導師交流要專挑關鍵點、創(chuàng)新點和立足點,不要像記流水賬一樣,一股腦地倒口水,甚至要學會控制時間,把每次交流都當作一次論文答辯。這里要特別提醒一點,如果我們配合,導師的血壓會下降一點。當我們不合作時,導師的血壓要么上升一點,要么下降到零。我們可以不全盤接受導師的意見,但一定不要跟導師抬杠。在課題研究中,我們要堅信導師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對的。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對的,并且能夠憑事實依據(jù)委婉地說服導師,他們會非常高興。我們必須成為課題領域的專家,而不是導師。在科研中,正確是至高無上的,對思想和結(jié)果我們必須用客觀的方法去進行評估,保證其不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我們需要專業(yè)成長,導師需要幫助我們。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共生關系。
三、主動出擊,向上管理導師
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我的論文,檢索網(wǎng)站只會檢索到我一個人的名字,那么我需要成為掌舵人?!比绻覀儧]有得到導師具體的反饋,沒有明確的科研方向,也沒有必要的物質(zhì)資源,那么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的方法,主動出擊?!吧幌ⅲ瑠^斗不止?!比绻麑煕]有按我們需要的方式進行反饋,那么我們要學會向上管理導師,即需要“照顧”他們。最有效的措施是組織交流會,這樣我們才能有真正的與導師面對面的時間來討論我們的課題。這一點比起在咖啡館里進行快速聊天和在實驗室里進行簡短的交談要有效得多。有時候僅僅組織交流會是不夠的。我們可能需要制定相應的計劃并跟進以確保它得以順利進行。當一個交流會被取消時,我們必須重新安排時間并堅持到它發(fā)生為止。我們不能假定導師知道我們的真正需求,這會導致無法主持富有成效的交流會。那么我們就需要一個具體的、簡單的議程,可以包括我們在過去一周內(nèi)所做的工作、遇到的主要問題、對導師反饋意見的理解、接下來的兩周你要做什么、下一次交流會的時間和地點等。
四、珍惜當下,善于利用時間
高效率的人之所以有效率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我們的學習效率與每天有效的學習時間成正比,也與我們的辦事拖拉程度成反比。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最好在一個時期內(nèi)訂立一個科研計劃,明確每天科研的重心,起到督促之效。在緊張的科研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制定長期(每月、每年)的科研計劃,也要制定短期(每日、每周)的科研計劃。這樣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計劃任務來激勵自己,也可以明確科研生活的節(jié)奏,從而大大提高我們的科研效率。
五、成果質(zhì)量第一,數(shù)量第二
通常,只有當我們發(fā)表出研究成果時,它們才足以成為我們論文的一部分。發(fā)表論文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越高,我們的論文就越好。在目前的科研中,越是重要的科研方向,競爭就必然越是劇烈,你看到的問題別人也同樣會看到。那么我們想要成功,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的研究思想和獨到的研究方案,那我們是不可能超越他人的。因為靈機一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創(chuàng)新思想,這畢竟是比較罕見的。更為常見的是天才出于勤奮、創(chuàng)新出于積累。其中較為有效的做法便是培養(yǎng)廣泛興趣、多聽報告、廣泛閱讀、深度思考、集思廣益。
六、結(jié)語
導師希望你出名,這樣他/她也能出名。對我們最好的就是對導師最好的,對導師最好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北疚奶岢龅倪@些建議或許就能幫你避免可能出現(xiàn)于讀研期間的一些問題。希望大家不負青春、不負夢想!
參考文獻:
[1]付建偉.提升高校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幾點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9,(26):196-197.
[2]程華東,曹媛媛.研究生教育導生關系反思與構(gòu)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6):13-18.
[3] Kearns H, Gardiner M. 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your adviser [J].Nature, 2011,469(7331):570-570.
[4] Herman, Irving P. Following the law [J]. Nature,2007, 445(7124):228-228.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some general suggestions for new graduate students on how to be a qualified graduate, to help them to cooperate with advisers, and transit from the undergraduate learning mode to the postgraduate independent research mode.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adviser; adviser-student relationship; research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