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麗
摘 要: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二者間任何一方出現偏差都會對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帶來負面的影響。教師應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高度重視,積極地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設立服務機制,提高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環(huán)境質量?;诖耍疚膶πW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互動 對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40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一方面,能夠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幫助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另一方面,能夠讓教師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建議,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構建與發(fā)展。由此可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高的必要性。經過分析與整合,以下將對此展開幾點分析。其一,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已經不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幫助學生構建綜合素質能力,而師生間關系的構建作為引導學生最好的途徑,也隨之成為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對象,能夠有效地落實新的時代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其二,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經驗不足,心理較為敏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來源于對外界的觀察,所以,在這一階段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在課堂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能夠有效地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教師向學生傳輸正確的思想提供可靠的平臺,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其三,小學雖然是對學生教育的基礎階段,語文知識的難度較低,但就這一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而言,在學習的過程中依然會遇到一定的阻礙,導致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產生了枯燥乏味且學習難度較高的固有印象,致使學生在面對語文知識學習時望而卻步,極大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而通過構建師生課堂互動關系的方式,則能夠有效改變這一教育現狀,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研究的過程對語文學科產生新的認識,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策略
1.教師增強互動意識,注重師生平等互動
在民主法治的社會下,教師與學生應當建立起平等的關系,以相同的高度交流。只是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較為刻板,對新鮮事物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在語文課堂中習慣性地占據主導位置,導致師生間無法以平等的姿態(tài)交流。長此以往,學生將對教師產生固有的印象,抵觸與教師的交流,導致師生間的關系疏遠,不僅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對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際需求的探究,嘗試接納新鮮事物,積極地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逐步的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意識,以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向學生傳輸自主平等的理念,營造出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一課時,教師可以走進學生群體中,與學生共同對這一課的學習內容展開探究,引導學生重新審視師生間的關系,使學生能逐步地樹立起師生間平等的思想,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后顧之憂,達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的價值。
2.深化理論認識,豐富互動方式
想要讓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發(fā)揮有效性,豐富的互動方式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對此,教師應深化對師生互動理論的認識,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合適的互動方式,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保障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小真的長頭發(fā)》一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科學的合理的方式將學生分組,然后依據這一課的學習內容,設計合理的問題,充當裁判的角色,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競答游戲,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讓語文課堂具備娛樂性,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參與熱情,實現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深化師生間的互動的目的。
3.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評價是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的最為有效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互動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對學生的實際情景進行考量,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予學生評價,促使學生能夠對評價結果信服。其次,教師在指出學生出現的問題的同時,也應注意對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點評,讓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自己,幫助學生客觀地看待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的持續(xù)學習保有信心,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一只窩囊的大老虎》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的評價更為客觀且全面,并有效的切換學生所占的角度,讓學生得到評價他人的權利,幫助學生保有正確看待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的心態(tài),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依據教師所給的建議不斷的實施自我提升。
4.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實現師生互動
新課改提出后,在教學中教師開始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而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能夠增進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興趣,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在講解《盤古開天地》時,為了增進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感,增加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找尋一些相關的圖片、神話視頻等,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視頻的播放。當學生們看完視頻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問學生視頻中講解了什么,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通過視頻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們濃厚的興趣感,同時,還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認知。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可準確掌握語文知識點。
5.利用比賽進行有效互動
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又是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該階段的學習中,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感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取可激發(fā)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比賽的方式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組織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或者語文相關知識點的比賽。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此外,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還能夠激發(fā)出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促進性作用。
例如針對小學古詩詞展開小組之間的比賽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根據每組學生所背詩歌的數量進行統(tǒng)計,或者是教師所出的主題進行背誦。如教師所問: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歌有哪些?開始搶答。哪一小組在比賽中所背誦的較多且正確,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肯定,表揚學生。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補充,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該過程中良好的互動關系,可增進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還能夠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極大的良性影響力。教師對此應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認識,積極地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毛璐《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中國校外教育》2018年第9期。
[2] 陳惠玲《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現小團隊互動,提升學習力》,《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年第4期。
[3] 趙建民《小學語文教師課堂互動策略》,《速讀》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