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趙峰
摘要:建筑行業(yè)是國家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建設的基礎行業(yè)之一,隨著建筑行業(yè)的繁榮和各項技術的突破創(chuàng)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樁基工程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筑整體的質量水平與安全程度。當下高層建筑數(shù)量與日俱增,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作為樁基施工技術中較新穎的一種,能夠有效保障建筑樁基施工的穩(wěn)定性。在現(xiàn)有的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水平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工作,發(fā)掘該技術更多的用途,能夠有效推動國家建筑工程事業(yè)的進步。
關鍵詞:建筑樁基工程;施工;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應用
1 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特點
樁基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整個建筑施工質量與建筑安全的關鍵。對樁基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是當下建筑行業(yè)的研究焦點問題之一。旋挖鉆孔樁技術,其最顯著的特征是高效、高質量、少污染。這種技術有較強的自動化應用程度,并能應對各種復雜地形,適用地層范圍廣。在溶洞、淤泥較多的特殊環(huán)境中,旋挖樁施工能夠克服環(huán)境缺陷,解決其他設施所不能處理的問題,且施工效率高,不會影響建筑工程整體施工進度。旋挖樁基設施自動化程度高,并能通過電腦進行操控,定位較其他設施更為精準,作業(yè)速度更快,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旋挖鉆孔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提升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性。但相較于過往常規(guī)技術,需要消耗更高的技術經濟成本,導致此項技術在市場上缺少競爭力。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對施工人員有很高的技術能力要求,這就加大了施工難度。在施工過程中,還可能帶出大量的地下水,或造成較大的地基形態(tài)變化,這些都會影響工程的正常進行。
2 建筑樁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
2.1 施工前期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前,應先做好對工地地質條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查研究,并要結合調研結果來開展旋挖樁施工的準備工作。在確定樁位中心點后,在樁外設置龍門樁,并要在鉆頭位置與樁位中心重合的情況下再鉆進。
2.2 護筒埋設技術。在進行鉆孔作業(yè)之前,需要科學設置鋼護筒,能夠有效避免孔壁出現(xiàn)坍塌,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定位和保護孔口,確保鉆機能夠沿垂直方向運行;對其泥漿存儲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其在施工過程中始終高于地下水位;需要進一步確保裝頂部土層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避免鉆桿上下運動導致鉆孔出現(xiàn)塌孔。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現(xiàn)場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基于施工具體要求科學選擇護筒,確保其剛度,避免在施工作業(yè)時發(fā)生變形,與此同時,在護筒內焊接部分箍筋對其進行加固補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變形。在埋設護筒過程中,首先需要鉆進樁位下鉆頭,在此過程中,需要確保鉆進深度短于護筒1m左右,然后科學應用鉆機液壓系統(tǒng)江護筒壓入地下,在其頂面超出施工地面0.3m左右時停止作業(yè)。最后,需要利用垂球或水平尺對護筒垂直度進行嚴格檢查,之后,在護筒周圍進行回填土和夯實作業(yè),確保其均勻性和對稱性。通常情況下護筒內徑需要超過設計樁徑20cm,同時還需要控制護筒頂端中心與樁位設計偏差不能超過5cm。為了確保泥漿循環(huán)的方便性,還需要在護筒頂端預留寬度為20cm,高度為30cm的出漿口。
2.3 旋挖鉆機成孔。此項施工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技術中極其關鍵的一部分。在成孔階段,需根據(jù)土層情況來調整泥漿比重,避免坍塌事故發(fā)生。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膨潤土作為泥漿的主要原料,并在施工過程中持續(xù)攪拌泥土。
2.4 清孔。清孔一般分兩次完成。當成孔效果合乎工程建設需要,應及時取出鉆頭并測定泥漿指標。泥漿指標如有超標現(xiàn)象,則需立刻調整。調整完成后要做好第二次清孔測量的前置準備工作,為二次清孔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2.5 鋼筋籠。在通常情況下,鋼筋籠需要在現(xiàn)場制作,在具體進行鋼筋籠綁扎作業(yè)時,首先需要按間距排列加勁箍,將其逐根與主筋點焊接起來,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控制其平整度誤差不能超過50mm,通過綁扎固定或點弧焊點焊以梅花形固定主筋和螺旋箍筋。與此同時,還需要在鋼筋籠周邊主筋上以3m為間隔設置一個鋼筋耳環(huán),并將其作為定位墊塊,確保能夠對保護層厚度進行科學控制。在完成鋼筋籠的制作之后,需要基于場地情況有效結合人工和吊機將其扶正,并沉放進裝孔。在具體進行鋼筋吊放時,需要確保對準孔位,同時,還需要保障直吊扶穩(wěn),有效避免碰撞孔壁,湛江鋼筋籠下放至設定位置時立即進行固定作業(yè),如果需要連接兩段鋼筋籠時,可以選擇應用幫條焊或搭接焊雙面焊接,以50%錯開接頭數(shù),確保鋼筋位置正確,同時,進一步確保保護層厚度和高度符合設計需求。
2.6 混凝土灌注。在混凝土灌注作業(yè)之前,首先需要利用預先埋設的導管對其進行水下澆筑,在此過程中,直導管提升法是其較為常見施工工藝,為了確保拆裝方便,普遍選擇利用絲扣長勾進行導管接頭連接。與此同時,在導管入孔時,還需要做好保護舉措,避免掉落物堵塞導管。在完成導管安裝用檢查合格之后,才可以對其進行再次清孔,完成清孔之后,確??椎壮猎怀^5cm以后才可以灌注混凝土。當混凝土接近樁頂時,還需要確保隨時測量標高,避免出現(xiàn)過多補樁和截樁。在具體進行施工作業(yè)時,還需要嚴格控制配合比、坍落度、骨粒粒徑、含砂率等各項參數(shù),確?;炷僚浜媳饶軌蜃畲蟪潭葷M足建設需求,對其流動性和易和性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抽查進場混凝土,如果發(fā)現(xiàn)混凝土相關性能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必須立即撤回,同時進行二次攪拌。為了對其混凝土質量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必須確保對混凝土進行連續(xù)澆筑施工,同時,還需要保障二次清孔時間間隔不能超過3h。
3 旋挖鉆孔成樁施工中的常見事故原因及預防、處理措施分析
3.1 坍孔。坍孔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一般是護筒埋設位置較淺,施工時鉆機接觸護筒等。造成坍孔事故的其他原因,也有清孔環(huán)節(jié)的不當操作、鉆進速度太快等情況。針對坍孔事故,主要的預防措施有控制鉆機鉆進速度、嚴格規(guī)范操作行為、避免鋼筋籠與孔壁接觸等,并要注意提高泥漿質量。
3.2 鉆孔偏斜。鉆機底部產生沉降,鉆機未能保持水平,地面軟,鉆具彎曲等,都市造成鉆孔偏斜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對此事故的預防與處理措施,應先確保鉆機基座地基堅固、穩(wěn)定,鉆機底座保持水平狀態(tài)。地層條件較復雜時,應使用重量更大的鉆機,并應減慢鉆進速度,同時要嚴格檢測鉆具情況與質量。
3.3 斷樁。斷樁的發(fā)生原因,可能是在混凝土澆灌時操作不當,或者混凝土樁上下分開。混凝土離析情況發(fā)生時,就會產生卡關現(xiàn)象,混凝土澆筑施工無法繼續(xù),也會造成斷樁問題。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先做好相應的前置工作和應急預案,在澆筑階段應實時監(jiān)控混凝土導管埋深,并要保障操作規(guī)范,所有施工操作嚴格依照施工規(guī)程。
3.4 鋼筋籠上浮?;炷僚浜媳?、材料不合乎施工要求時,就會加大鋼筋籠與混凝土的摩阻力,導致鋼筋籠上浮。控制混凝土坍塌度,提升混凝土的澆筑速度,能有效防止鋼筋籠上浮。在施工前正確定位鋼筋籠位置,并確保鋼筋籠的制作質量與規(guī)格,避免將變形的鋼筋籠投入使用,這些措施都是預防鋼筋籠上浮事故發(fā)生的方法。
4 結語
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是當下樁基施工中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適用范圍廣的一項重要技術,能夠有效縮減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并以其污染小、噪音低的特點,滿足了國內綠色施工的需求。旋挖鉆孔成樁施工技術還能降低施工成本費用,在建筑工程樁基施工中,有很強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沈波.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7(18):6~7.
[2]李峰.建筑樁基施工中旋挖鉆孔成樁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18(1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