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秀穎
【摘要】目的 分析在腦梗死治療中應用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的效果。方法 共計選入病例70例,為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接診,劃分為2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實施基礎治療聯(lián)合康復療法,研究組則采取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將兩組治療效果展開對比。結果 研究組患者Barthel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腦梗死治療中可采取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其具有顯著效果。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康復療法;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02
腦梗死出現(xiàn)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的現(xiàn)象,局部腦組織受到損害,引發(fā)腦組織缺氧、缺血。腦梗死高發(fā)人群為中老年人,近些年發(fā)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逐漸升高,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對其病情采取積極控制措施[1],通過多種治療方法配合康復療法才能改善患者因疾病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其中中藥配合康復療法在腦梗死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展開實際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計選入病例70例,屬于2015年5月~2019年5月所接診,隨即均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中有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分布階段為40歲至78歲,年齡中值為(52.61±3.90)歲,患病時長為1~6個月,平均時長為(1.28±0.53)個月;研究組中有20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分布階段為42歲至80歲,年齡中值為(53.59±3.47)歲,患病時長為1~6個月,平均時長為(1.30±0.61)個月。將兩組基礎資料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血壓控制、血糖控制等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則選擇補陽還五湯治療,其藥劑成分為6 g甘草,各10 g的當歸、川芎、地龍、赤芍、紅花、桃仁、膽南星,各15 g的桂枝、牛膝,20 g地黃,120 h黃芪,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2次,取300ml藥汁,分為早晚兩次服用。
兩組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均接受康復療法[2],其具體內容如下:①患者在臥床期間,護理人員需定期協(xié)助其進行體位更換,每2小時更換一次,以防長期維持同一體位會對患者肢體血運造成影響,可結合患者的狀態(tài)選擇合適的體位。②康復訓練程序為被動運動、協(xié)助主動運動、主動運動,可根據(jù)患者的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訓練時間。對于存在下肢障礙的患者可進行下肢功能訓練,首先是步行訓練,康復師協(xié)助患者將動作分解,包括側方轉移、患肢負重、前后邁步等,有利于患者控制髖膝關節(jié)功能;其次指導患者應用平衡杠練習前后走、轉身等,進行室內步行練習,從步行練習逐漸過度到上下樓梯訓練。其;最后是上肢、手部功能訓練,結合患者承受能力對其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活動進行指導,并且告知患者上肢、手部功能訓練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促進患者手部協(xié)調,其中避免訓練強度過大對患者的肢體造成再次損傷。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主要評估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以及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各數(shù)據(jù)都以SPSS 19.0處理,%對百分數(shù)進行表示,x2檢測,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t檢測,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Barthel評分
對照組Barthel評分為(49.30±5.09)分,研究組Barthel評分為(59.24±4.96)分。研究組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t=12.325、P=0.001。
2.2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出現(xiàn)3例輕度頭暈、2例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28%,研究組出現(xiàn)1例輕度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8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x2=10.834、P=0.001。
3 討 論
腦梗死常見的發(fā)病群體為中老年人,屬于一類危害比較嚴重的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后患者會存在程度不一的肢體功能障礙,機體腦細胞會受到損傷。對腦梗死采取臨床治療措施大都為血壓、血糖控制,在該基礎上可采取功能訓練,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改善。中醫(yī)學理論認為,腦梗死可以納入“中風”的范疇,分析引起腦梗死的原因主要為風、火、氣、痰等,腦梗死患者存在氣虛、運血無力等情況,治療則需要從補氣活血層面出發(fā)。
補陽還五湯屬于中醫(yī)學用于治療腦梗死的經(jīng)典藥方,且隨著醫(yī)療研究的不斷深入,該治療藥方也得到不斷完善。補陽還五湯的成分包括黃芪、牛膝、地黃、川芎、地龍、當歸、紅花、甘草等[3-4],其中黃芪具有味甘、微溫的特點,可以用于補氣行血,有利于改善機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加強細胞代謝的增生;川芎性質溫和,可以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聯(lián)合赤芍、桃仁、紅花等藥物使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地黃性溫、味甘,作用為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多種藥物共同使用可以降低患者腦損傷的面積,對血小板活性具有抑制的作用,可以提升血管中內皮細胞抗血栓、抗凝血的功能。在治療的同時配合康復療法,可以通過調節(jié)肢體運動來改善患者腦部功能。
本研究針對我院腦梗死患者采取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治療,可有效調節(jié)患者腦部功能,且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較少。總之,基于該治療模式的有效性,可在臨床持續(xù)采用。
參考文獻
[1] 陳 豪.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評價[J].中國民間療法,2017,56(25):54.
[2] 趙 強.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7,56(7):12
[3] 蘇 平,黃建華.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塞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3,56(07):39-40.
[4] 孫喜峰.補陽還五湯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