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華
(北京市海淀區(qū)羊坊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36)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處于正常糖代謝以及糖尿病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臨床上將其稱為糖調節(jié)受損癥狀。對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來說,已經處于發(fā)展為2 型糖尿病的必要階段,在此階段是可以逆轉糖尿病的唯一時期,因此,在此期間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于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十分重要。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預防手段包括藥物和非藥物兩種方式,其中運動作為一種非藥物方式,更加利于減輕患者的機體損傷,具體分為抗阻運動以及有氧運動兩種方式,臨床認為,兩種運動方式均能夠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代謝,但是作用機制尚未研究明確[1-2]。本次研究于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期間,分別采取抗阻運動以及有氧運動的方式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和效果見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所接收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共110 例,研究時間: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將其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分為無氧組和有氧組,各組55 例。其中,無氧組男33 例,女22 例,年齡44-68 歲,平均(59.35±4.32)歲;體質量指數在20.54-34.05 kg/m2,平均(25.12±2.36)kg/m2。有氧組男34 例,女21 例,年齡44-70 歲,平均(59.84±4.52)歲;體質量指數在20.82 到34.26 kg/m2,平均(25.54±2.63)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存在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在5.60-7.00 mmol/L 之間,或者經口服糖耐量測試的餐后2 h 血糖在7.80-11.10 mmol/L;②年齡均在44-70 歲;③肌力水平良好,可以完成中等強度的運動;④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⑤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⑥患者可以配合隨訪。排除標準:①存在意識障礙或者精神障礙;②存在溝通障礙以及活動障礙;③難以按照要求定期完成隨訪;④合并肝、腎以及心功能障礙的;⑤存在運動禁忌癥。
1.2 方法。無氧組采取抗阻的運動方式。經過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對于接受研究的人群進行最大抗阻負荷測試,隨后根據所測試的結果制定抗阻運動和訓練??棺柽\動主要是對于研究人群的肌肉群進行訓練,訓練內容可以分為雙臂上舉、站立下蹲等訓練,雙臂上舉主要是鍛煉肱三頭肌、三角肌以及胸大肌等上肢肌群,站立下蹲主要是鍛煉臀大肌以及股四頭肌等下肢肌群,3 次/周,每間隔1 d 鍛煉1 次,每個動作重復5 次,每次進行18 到22 組。有氧組采取有氧的運動方式。首先,醫(yī)務人員指導下,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氧訓練的方案,每次運動持續(xù)60 min。訓練內容具體分為熱身、基本以及放松等部分,熱身部分是以健美操以及拉伸為主,基本部分是以健美操以及有氧舞蹈為主,放松部分是以瑜伽以及形體拉伸為主。
1.3 臨床觀察指標。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血糖的轉陰率。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實驗過程中,借由版本為SPSS 19.0的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行t 檢驗,計算結果顯示P<0.05 則說明數據差異顯著至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兩組干預前的血糖水平并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無氧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試驗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清蛋白與有氧組比較基本相同,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比對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比對
分組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口服糖耐量試驗2 h 血糖(mmol/L) 糖化血清蛋白(μmol/L)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無氧組 55 6.05±0.61 5.77±0.35 9.11±1.25 7.05±1.03 197.05±25.26 197.62±22.34有氧組 55 6.12±0.57 5.72±0.41 9.08±1.54 7.45±1.12 198.52±22.68 202.55±29.17 t - 0.622 0.688 0.112 1.950 0.321 0.995 P - 0.535 0.493 0.911 0.054 0.749 0.322
2.2 對比兩組干預后的血糖轉陰率。經過干預后有氧組的血糖轉陰率明顯低于無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的血糖轉陰率比對[n(%)]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數量日益增多,一旦發(fā)生將會導致患者血糖調節(jié)功能的紊亂,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臨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血糖水平的升高。運動的干預方法不僅能夠改善血脂代謝以及血糖代謝,同時,還能夠增強身體素質,對于糖尿病的防治意義重大。運動干預措施主要分為有氧和無氧兩種方式,無氧運動又稱為抗阻運動[3-5]。有氧運動指的是吸入氧氣以及機體所消耗的氧氣相同,包括:慢跑、走路以及游泳等,不僅可以降低血脂以及腎素活性,同時,還能夠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無氧運動指的是對于某一部位的肌肉群進行施加阻力的訓練,有效預防肌肉體積的減小[5-7]。經過研究,得出結果為:兩組干預前的血糖水平并無明顯差異,P >0.05,干預后無氧組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試驗2h 血糖以及糖化血清蛋白與有氧組比較基本相同,P>0.05。經過干預后有氧組的血糖轉陰率明顯低于無氧組,P<0.05。因此可見,兩種方法均能夠控制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水平,特別是抗阻運動的干預,更加利于改善其糖化血清蛋白。
綜上所述,良好而又規(guī)律的運動方式,能夠預防或者延緩糖尿病的發(fā)生和進展,特別是采取抗阻運動的方式,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促進高血糖逆轉,效果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