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麗 張雪文
【摘要】目的 對心內科住院的重癥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展開研究,統(tǒng)計分析其產生的機理,探討針對性心理護理的實施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住院治療的心內科重癥患者150例納入研究,按照數字隨機分組法平均分配為心理護理組和基礎對比組,基礎對比組的治療方式屬于常規(guī)護理治療干預,心理護理組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時增加了心理護理治療干預,對納入研究的重癥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估。結果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通過正交分析法對比兩組重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并根據治療效果評估心理護理的可行性,對心理護理治療法的缺陷進行改善。結論 心內科研究對象中接受過心理護理的心內科重癥患者身心健康恢復更快、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可以將心理護理手段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心內科;重癥患者;心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9..01
當下心內科重癥患者心理治療方面缺乏先進的技術,作為新時代的醫(yī)護工作者有義務去探討更好的心理護理模式,提高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務。課題組對心內科住院的重癥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展開研究,探究心理護理治療方面的新技術,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住院治療的心內科重癥患者130例納入研究,按照數字隨機分組法平均分配為心理護理組和基礎對比組,心理護理組和基礎對比組研究對象各75名。心理護理組中男36人,女29人,年齡52~72歲,平均61.2±0.73歲,基礎對比組男35人,女30人,年齡55~71歲,平均62.3±1.21歲?;颊咭话阗Y料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
1.2? 方法
心理護理組和基礎對比組均實施氧療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等等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組在融入進行特色心理護理治療,具體的方案如下:(1)心理護理師需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信任感在相互的交流中鞏固,獲得信任進而了解患者身心感受,樹立患者在潛意識中的信心;
(2)心理護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有助于護理治療的開展。心理護理咨詢室的建立、室外自然的環(huán)境中的溝通、靜謐的患者中與患者交流,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在此期間心理護理師可以耐心說明心內科疾病的原因以及合理的治療手段;(3)心理護理師可以向心內科重癥患者講解心內科心理護理治療的相關知識。通過傾聽、肯定的溝通的方式鼓勵患者進行交流,交流過程中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護理??梢詮募彝?、工作、孩子等多方面入手。(4)對家屬健康宣教并進行心理疏導,協(xié)助其預算家庭醫(yī)療費用支出,使得他們對醫(yī)院的治療效果充滿信心,并與患者共同面對困難同舟共濟。
1.3? 觀察指標
對心內科重癥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進行量化評估,量化心理護理治療的診療效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跟蹤數據采用SPSS 20.1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通過正交分析法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水平。
2 結 果
調查過程中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干預后均順利出院。護理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無差異,護理后心理護理組各項指標評分低于基礎對比組和護理前,表明心理護理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
3 討 論
心血管內科簡稱心內科,臨床上屬于診療心血管疾病的科室。涵蓋的疾病范圍較廣。隨著生活節(jié)奏變快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壓力也在增大,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影響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心內科重癥患者很容易因為身體的不適導致心理問題,必須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有效的心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研究結果發(fā)現,科室的醫(yī)護人員對心理護理的運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心理護理治療有著十分明顯的輔助效果,大大緩解患者和家屬的焦慮情緒,使患者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調查顯示患者在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后,基礎對比組患者在焦慮情緒和生活質量影響方面均不如心理護理組患者,表明心理護理的心內科重癥患者身心健康恢復更快、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通過本文所研究內容,希望可以心理護理手段的相關知識,將心理輔導治療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文建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體會[J].中外婦兒健康.2011(0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