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保子體
摘要:教師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指導并參加學生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游戲;寫作;習慣;教學方式;遠程教育
通過自己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平時的班會或隊會活動中,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圖文并茂的特點,播放《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及班上的班紀、班規(guī)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從理論上給予指導、從思想上給予啟迪、從情感上給予交流、從行為上給予訓練,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校抓實養(yǎng)成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開展實踐課程,規(guī)范學生學習行為,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我校開展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的教研活動,主要是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切實在關鍵問題、思路方法、疑難問題上精講。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授課語言生動逼真、條理清楚、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真正在使學生的思維和眼、耳、口都動起來,讓學生與教師在互相交流中學習,在反思中得以提升。我校要在語文教學中,進一步注重養(yǎng)成教育,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的研究,使教育科研活動繼續(xù)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繼續(xù)前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全校的語文教學質量邁上新臺階。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語文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來達到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了。因為傳統(tǒng)的教和學的方式,不僅要用去師生大量的時間、精力,還很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別的所有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知識,試想一想,一個連數(shù)學問題都不能很好地理解的學生,會做得起數(shù)學題嗎?我認為,語文教師一定要結合當?shù)?、本班學生的個體差異,轉變教學方式和指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進行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和“學”。如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栩栩如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遠程教育資源不但能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提供有效的信息,還能把適合教學的信息呈現(xiàn)在課堂上,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這樣就使學生成了處理信息的“決策者”,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結構的重組和構建中去,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好地互動起來,學生的思維也能得到很好的訓練。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要做好引導工作,如要采用啟發(fā)、探究式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由“被動”地學,轉變?yōu)椤爸鲃印钡貙W。因此,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能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方式、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但是應注意的是,遠程教育資源不是萬能的,比如在使用課件的過程中,不能拿來就用,而是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使用,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有所得。對于課文內容的展示,不要整篇文章都“搬到”屏幕上進行照本宣科,而要采用實物、做實驗或用課件來演示,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假如教師只是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來用的話,很難起到遠程教育的優(yōu)勢。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情感交流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要結合教學需要,適當使用遠程教育資源,才能更好地達到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目的。
三、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讀、聽、看、想、說來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使學生敢說、愿說、想說、會說。由于小學低段的學生,離開幼兒園的時間短,他們對游戲依然很感興趣,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由于教師與學生一起做游戲,能使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一邊“?!?,一邊讀、聽、看、想、說等。我結合我班學生的特點,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設計了他們喜歡的游戲,如《丟手絹》《小兔子乖乖》《老鷹捉小雞》《找花生》《拔蘿卜》《請你猜一猜,我是誰》等。我選的在游戲中需要表演的角色,是我班學生熟悉的對象或者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非常認真地聽和做,在聽和做的這段時間里,他們的興趣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尤其是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聽得有些疲倦的時候,我就帶領他們做游戲。我用很慢的語速對學生說做游戲的規(guī)則,有時我的口型也有些夸大,目的就是讓學生看清楚我發(fā)音的口型及聽清楚我說的每個字的正確發(fā)音。通過長期的聽覺方面的刺激,自然而然地就強化了我班學生的傾聽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靜觀默察,爛熟于心,然后凝神結想,一揮而就?!痹谡Z文教學過程中,我在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教學時力求“新”,由于遠程教育資源不僅有聲有色、形象、直觀,而且還能化靜為動,還能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遠程教育資源教學已經(jīng)走進了我們涼山的鄉(xiāng)村小學,走進每個班級的課堂教學中。
通過教學實踐得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之一,也是難點之一。在作文教學中,我使用遠程教育資源給我班學生再現(xiàn)生活情景,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之后,他們就更加自覺、也更加專心地圍繞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習、思考、討論、交流及互動。我在安排我班學生寫課間活動的作文之前,我沒有給學生說要將活動的內容寫成作文,而是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用手機攝下學生們盡情地玩、盡情地耍的活動的情景,比如學生們經(jīng)常做的滾鐵環(huán)、打籃球、打羽毛球、打乒乓、跳繩等。拍攝時,我盡量抓住學生的表情、動作、語言和周圍觀看的同學的場景。在我上作文課時,我就結合作文要求的相關內容,把我拍攝的場景,用多媒體進行展示。我先是慢慢地播放所拍攝的畫面,然后放大幾個重要的特寫鏡頭,并根據(jù)實際情況使畫面定格,進行慢放或放大特寫鏡頭。學生們看到自己的“表演”,別提有多高興和興奮了,還紛紛發(fā)表評論呢,此時我讓學生進行邊看邊觀察,我也提出了有問題,讓學生回答。這樣做,充分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我安排學生把此次活動寫成作文時,學生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就生動、形象地把作文寫了出來。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瓦洛鄉(xiāng)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