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聯
【摘要】小學是基礎教育的起點,是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小學生像一張白紙,懵懂純真,可塑性強。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不良的習慣,都會在這個階段形成。這個時期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就會影響人的修養(yǎng)和品性,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因此,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德育;習慣養(yǎng)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生初步健全健康人格的基礎。小學生像一張白紙,懵懂純真,可塑性強。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不良的習慣,都會在這個階段形成。這個時期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就會影響人的修養(yǎng)和品性,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因此,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筆者覺得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發(fā)現問題,尋找對策
班級的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包羅萬象,要管好一個班級不容易。如何從這千頭萬緒中發(fā)現問題,找到對策?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本領。作為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學生不良行為的苗頭,尋找合適的對策,以引導為主逐步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例如,課間追逐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項課間活動,但容易因發(fā)生碰撞而出現傷害事故。老師經常教育但效果不明顯。怎么辦呢?如果是多數學生追逐,就要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分析追逐的危害性,指導學生課間開展做簡單游戲或閱讀課外書的活動。如果只是少部分學生追逐,就要單獨做這些學生的思想工作,安排班干部值日檢查,及時制止學生的追逐行為。有些學生是屢教不改的,則由班主任單獨教育,并適當安排一些如擦黑板、搬作業(yè)等班務給這些學生,讓他們有事做。定期表揚他們做班務的事,讓他們喜歡為班集體做事,逐漸糾正課間追逐的行為。
二、正面引導,端正輿論
輿論的形成,可以是群體中自發(fā)形成,也可以是有目的引導。班級輿論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老師要有目的的引導班級的正確輿論,形成良好的班風。班隊課和思想品德課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的最佳時刻,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地進行。讓學生知道上學應該做什么?在家應該做什么?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應該做的?知道什么是壞習慣?什么是好習慣?知道壞習慣有什么危害?好習慣有什么益處?學會辨別是非,懂得禮貌和尊重。當班級里大多數學生都有了好習慣,班級的良好風氣自然形成了。
思想品德課,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思想品德課,深入領會教材的精髓,結合實際,從細微處入手,正確教育引導學生。如,在講環(huán)保問題時,就不要空洞的說詞,可以通過圖片,實際數字,讓兒童正面認識現實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情況,提高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從小事做起:如,洗手后,關緊水龍頭;洗過衣服的水,用來沖廁所;盡量不用一次性碗筷;做作業(yè)時不亂寫亂畫,節(jié)約紙張;購買東西自備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愛護環(huán)境、勤儉節(jié)約是我國優(yōu)良傳統,通過正面教育,學生很容易接受。
三、重視小事,日積月累
養(yǎng)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不能一蹴而就,這個過程需要較長時間,從簡單到復雜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一個良好的習慣,要從小事抓起,不斷地訓練,日積月累,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擠占了正常的學科教學時間,表面上影響了教學??墒?,一旦形成了好習慣,學生自覺性高,學習積極性強,學習成績很快就提高了。
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上課習慣是最重要、最關鍵的。教師要重視從身邊的小事抓起:如,課室桌椅是否擺放整齊?書本、文具是否按要求擺放?坐姿怎樣才叫端正?上課怎樣才是專心聽講?回答問題要有怎樣的禮儀?怎樣做筆記和堂上練習?等等……每天上課要對這些小事進行檢查、訓練。新接手的班級一般經過一個月左右可以初步養(yǎng)成習慣。剛形成的習慣是不牢固的,還要進行階段性的反復檢查和訓練,才能鞏固,才能形成好的習慣。當上課習慣養(yǎng)成后,老師上課就輕松多了,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四、定期表揚,榜樣示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兒童都有希望獲得被認可的天性?!睂W生為了讓老師認可,會主動做教師喜歡的事情,會聽老師的話。老師就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的事情,設置一些班級和個人成長目標,讓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成目標。對于達到目標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還可以根據班級實際,設立各項評比,評選各類優(yōu)秀學生、進步學生等,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獲得表揚的機會。凡是獲獎的學生,都讓他們撰寫獲獎感言,在班級宣讀或者在光榮榜張貼,既增加了個人榮譽感,又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廉潔自律、勤奮好學、以身作則、樂于奉獻,以實際行動教育和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建議家長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能讓自己的不良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
五、家校聯動,合力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與家庭影響的一致性,這強調了家校影響的一致性是學校進行教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學生的啟蒙教師是家長,第一負責人也是家長,好學生都是管教出來的,“熊孩子”是縱容溺愛出來的,家長的嚴格程度決定教育是否成效,家長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的重要影響人。因此,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習慣, 學校與家庭必須強強聯手,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關系?,F在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家訪漸漸淡化了,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已經被微信取代。老師及時更新微信群里的學生動態(tài),向家長推薦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優(yōu)秀文章,家長也能及時反饋。學校定期舉行家長會,由優(yōu)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平時老師有選擇性地約談家長,指導家長教育后進學生。班級家長委員會定期組織班級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家?;佣嗔?,老師和家長互相理解,共同協作,教育效果明顯好轉。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班主任要從小事抓起,要抓實事,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作為德育的首要任務,為社會輸送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