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小學第二學段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更是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階段,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勤練筆、樂寫作。筆者認為,應準確把握習作的目標要求,扣緊教科書單元語文要素滲透習作指導,并借助典型課文引導學生仿寫,拓展學生實踐體驗,引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讓學生實現(xiàn)樂寫作文,寫出真情實感。
【關鍵詞】習作;語文要素;仿寫;生活體驗
一、 準確把握習作的目標要求,正確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是讓學生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讓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觀察周圍世界,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墩n標》提到的關鍵詞有“樂于表達”“自信心”“不拘形式”“寫清楚”,旨在讓學生喜歡表達,逐步增強習作的自信,習作時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因此,教師要注意每次習作前設定的要求要恰當,引導學生將其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清楚即可,不能要求學生“寫具體”,避免拔高要求、定位不準的現(xiàn)象。
二、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巧妙滲透習作指導
統(tǒng)編教材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教師要特別重視教材每一個單元的編排意圖,并緊緊圍繞單元的語文要素,將習作指導巧妙融合在每一課的教學中。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提到,要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而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正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指導,不僅讓學生說出令自己感興趣、有特色的詞句,還要進一步談自己是如何理解這些詞句的。進而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狞c撥,引導學生主動采用摘抄等方式進行新鮮詞句的積累。
如,在《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詞語表》中的詞語,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整理并摘抄積累。像表示事物名稱的詞語:國旗、服裝、樹枝、教室、枝干、影子;表示動作的詞語:打扮、穿戴、朗讀、敬禮、指引;描寫人物或事物的詞語:敬愛、鮮艷、粗壯、安靜。還可以對“從……從……從……”“向……向……向……”等富有新鮮感的句式進行整理歸類,并創(chuàng)設語境,引導學生加以運用。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實際上也是對學生進行習作實踐提供方法上的引導。以教學《趙州橋》為例,筆者引導學生緊扣單元語文要素,抓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如,“創(chuàng)舉”“趙州橋非常雄偉”“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學習表達方法。開展“我是小導游”的活動介紹趙州橋,培養(yǎng)學生重組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鏈接大家熟悉的附近的東平大橋、港珠澳大橋的照片、視頻,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進行介紹,將習作指導引向深入。
三、借助典型課文,進行仿寫練筆
在部編版三年級教材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課文。如,童話、詩歌、記敘文、說明文、科普文、議論文等,內(nèi)容涵蓋了寫人、記事、活動描寫等,每一篇典型的文字都能教會學生一種重要的寫作方法。教師要深挖教材資源,讓學生習得習作方法,并進行適當?shù)胤聦憽?/p>
例如,《大青樹下的小學》描寫了一所邊疆小學歡樂祥和的校園生活,文中第二、第三自然段寫了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既描寫了學生學習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動物的活動進行襯托,展現(xiàn)出校園的靜和動。教學后,筆者會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內(nèi)容,借助書本課后第三題的提示,讓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特別感興趣的場景進行觀察,還鼓勵學生在不同的時間段去實地再仔細看看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是怎么樣的,學生們都在那里干些什么,并借助泡泡中的提示“上課的時候……”“放學了……”描述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以季節(jié)變化的順序,介紹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筆者便設置了有梯度的習作表達訓練。首先,引導學生大膽交流閱讀感受,實現(xiàn)語言內(nèi)化運用,如,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小興安嶺的哪個季節(jié),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在說理由時,要求學生突出景色美麗、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然后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家鄉(xiāng)美景、特點,最后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把家鄉(xiāng)的景物寫下來。
閱讀教學應與習作教學緊密相連,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每一篇文章提煉出一個典型的習作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相機指導學生口頭表達、小練筆,仿寫其中的典型的片斷,讓學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讓習作方法潛移默化地滲透在學生的腦海中,從而降低習作難度。
四、聯(lián)結生活體驗,推動輕松習作引擎
“回歸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詞匯之一,被認為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歸宿”。因此,語文習作教學也應建立在學生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之上。我國著名教育教學陶行知先生也極為重視教育教學的實踐性,極力主張培養(yǎng)人的實踐精神。新課程標準也強調(diào):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意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教師應巧妙聯(lián)結學生生活體驗,深挖學生習作內(nèi)容的源泉,如抓住發(fā)生在身邊的重大事件,或組織開展動手操作的實驗、各種勞動實踐活動等,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感可發(fā)。
(一)鏈接時事要聞,抒發(fā)真情實感
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孩子們只能天天宅在家里,生活方式難免單調(diào)?!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新鮮、好玩、深刻的事情來點綴學生的生活,那么,學生的習作自然也就枯燥乏味,缺乏真情實感。但是,也是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身邊涌現(xiàn)了很多深刻、感人的故事。教師可以抓住契機,聯(lián)結生活體驗,開展相關學習活動,點燃學生的習作熱情,激活學生的習作思維,讓孩子抒發(fā)感想,提升表達能力。
通過引導、交流,學生紛紛抒發(fā)了自己的感受:
白衣天使們,在這特殊時期里,你們舍小家、為大家,用愛與勇敢?guī)椭∪?,溫暖世界。你們讓我明白要珍惜當下的平安盛世,讓我明白要努力學習,要“以知識縫制人生的盔甲”。感謝你們,你們是英雄,是當代最可愛的人,我也向你們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 ? ? ? ? ? ? ? ? ? ? ? ——張曉琳
親愛的白衣天使,謝謝你們毅然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去和病毒“打仗”。這一仗,你們贏了,換來了春暖花開。你們也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你們也會害怕,也會擔心,但是,責任讓你們克服了所有的困難。我也要向你們學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 ? ? ? ? ? ——賴雅緣
(二)創(chuàng)設生活體驗,豐富習作題材
引導學生關注深刻的時事要聞抒發(fā)感想是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多元創(chuàng)造機會,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話題可寫。如,廣東的孩子不吃辣,老師若布置學生回家進行一次挑戰(zhàn)吃辣椒的活動,相信,他們對辣椒望而生畏的心理,舌尖上的刺激感受,各種各樣解辣的方式定會倍感深刻。老師接著再從學生的語言、動作、面部表情、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地引導、發(fā)散,學生們定會寫出生動細膩生動的感受來。
老師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父母的指導下做一道菜,調(diào)動自己眼耳口鼻手等多種器官去感受做菜的全過程,然后用心記錄下來??梢园l(fā)動學生用眼睛看、鼻子聞、手觸摸等觀察方法,對家里養(yǎng)的植物或小寵物進行細致觀察,制作簡單的觀察記錄卡,然后回憶并寫下觀察時眼、耳、鼻、手、身體的真實感受。
一個小小的番薯可以做成多少種不同的美食?老師還可以拋出問題,讓學生動手制作并用相機拍下制作番薯美食的全過程,然后搭配上文字解說,一篇圖文并茂、富有情趣的《番薯蛻變記》也就出爐了。
諸如這樣,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在輕松中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心情、感受和想象,獲得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三年級語文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