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元
摘要: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以及發(fā)展備受關注,我國素質教育明確強調,老師除了需要關注學科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之外,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采取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教學策略推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以高中體育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策略及應用要求,以期為實現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學生;心理健康
一、高中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
體育是高中教育教學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體育的社會地位和教學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直接以簡單體育活動的開展為依據,無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引導,最終導致學生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難以意識到體育參與對個人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也無法得到提升,一些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開始重新調整教育教學思路,結合學生心理健康以及全面成長發(fā)展的實際要求,將豐富多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融入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保障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既掌握體育學習的技巧和核心要求,又實現個人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綜合提升。
二、高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對策
結合上文的相關論述可以發(fā)現,高中體育對體現學生的主體與價值,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意義重大,高中體育老師需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關注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升級,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了解新課改背景之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內容、新要求和新標準,積極實現高中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完美融合,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負面影響,保障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平均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及價值。
(一)樹立學生自信心
不管是體育還是其他學科教學都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積極性,課堂教學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證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心,高中生的學業(yè)壓力較大,往往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語數外等主要課程的學習上,難以留出時間和精力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同時對體育缺乏一定的興趣以及自信心,一點不僅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全面成長性發(fā)展,還導致我國素質教育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對此,高中體育老師需要以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樹立為依據,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體驗,關注學生在主動參與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老師需要以發(fā)揮學生的特長為著眼點,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及時與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將更多的情感因素融入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的過程之中,讓學生擁有更多快樂的體驗感。需要注意的是,老師應該盡量避免過度追求最終的體育成績,而應該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以及學習興趣,營造自由寬松的體育鍛煉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真正享受身心所帶來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夠產生更多的成功體驗以及學習自信心,從而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主動的與老師進行交流以及溝通,不斷實現個人的心理健康成長以及發(fā)展。
(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學生是學科教學中的主體以及對象,體育老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思路,注重師生角色的互換,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和自主實踐,保障學生能夠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認識自我,克服個人的自卑感。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更為明顯,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多元以及豐富化,老師需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氣質類型設置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內容,關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以及多元性,在理解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同時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利用,讓學生在深入參與以及主動學習實踐中克服個人的自卑感,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互動,正確對待自己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及障礙。體育老師需要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精力,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幫助和肯定,盡量避免學生對自己出現認知上的偏差。
(三)促進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
為了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及利用,為學生的體育參與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huán)境,體育老師需要注重課外活動開展的豐富化和多元化,加強課堂內外的互動以及聯系,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成長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深刻的體驗,進而提升個人的心理品質,實現自身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身體素質,積極調整現有的活動內容及形式,關注不同教學時間以及教學空間的應用要求,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之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和學習方式。
三、結語
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高中體育老師需要注重細節(jié)要素的分析及解讀,積極借鑒其他老師的優(yōu)秀做法和經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參與積極性以及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將課外教學與課內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能夠在主動學習和體育參與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張進柏.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 學周刊, 2015(29):201-201.
[2]周忠高, 徐俊. 試析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 中華文化論壇,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