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 袁小峰
1.概述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正迅速地進入到教育的各個領域。根據(j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安排,在不久地將來,所有學校將全部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帶寬滿足信息化教學需求,無線校園和智能設備應用逐步普及。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將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在這種背景下,運用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將成為實現(xiàn)信息化智能教學的必要條件。作為多媒體技術手段具體表現(xiàn)形式的教學動畫將會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青睞。
1.1什么是動畫
“動畫”的表面意思是活動的圖畫,它的英文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anima,意思為靈魂,動詞是賦予某物以靈魂,使某物活起來的意思。國際動畫協(xié)會Asfia于1980年將“動畫”正式定義為:“以實景記錄之外的各種方法創(chuàng)造運動的影像”。通俗地來講,動畫就是使用繪畫的手法,創(chuàng)造生命運動的藝術。將動畫應用于教學,不但可以準確傳達科學知識,還可以生動活潑地展現(xiàn)科學理念,通俗地講明科學原理。
1.2動畫的特性
一般來說,教學動畫主要具備以下特性:
(1)科學性。教學動畫制作必須基于當前課程的教學大綱要求,按照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通過各類動畫制作軟件將課程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它遵從了教學的科學性。
(2)藝術性。教學動畫通過線條、色彩、造型、構圖、動作等將教學內容以更加清晰、新穎、幽默、富有情趣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生命力。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習者的注意,還能激發(fā)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直觀性。在信息化教學中,簡潔直觀是教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運用動畫,可以輕松地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如發(fā)動機各氣缸的工作過程、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化學反應等,呈現(xiàn)給學習者。通過生動直觀的動畫輔以課堂理論講解,可以使學習者迅速在頭腦中對所學內容建立起動態(tài)模型,從而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1.3為何要在教學中使用動畫
在教學過程中,大量采用動畫技術可以對課堂教學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1)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內容的新穎性,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使用各類動畫制作軟件制作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通過聲、光、色等多角度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能起到集中學習者注意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
(2)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問題。突出教學教材的重難點是教學過程中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重點和難點往往是教師們難以表述的,使用教學動畫可以將難理解的概念轉化為動態(tài)的圖形,還可以將原理、過程步驟動態(tài)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豐富有趣,以達到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的目的。
(3)加強動態(tài)效果服務,實現(xiàn)參與互動功能。運用交互式動畫,可以讓學習者自己選擇課堂問題的答案,并自動給出選擇的相應結果,實現(xiàn)課堂互動的效果,使得學生印象深刻。
2.教學動畫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存在問題
雖然運用動畫可以提高學習者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但在大量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如果教學動畫運用不當,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
(1)動畫設計與教學內容不兼容,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內容所要表達的意思,為動畫而動畫,教學效果甚至比板書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還差;
(2)動畫設計沒有考慮到受眾群體的差異性,比如年齡段、接受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等;
(3)以大量視頻類動畫為主,缺少交互性動畫,不能與學習者形成良好互動,從本質上還是以教授者為主體,體現(xiàn)不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4)動畫設計過于炫酷,關注點不在其內容表現(xiàn)上、背景音樂與教學場景不符,反客為主,容易引起學習者困惑;
2.2解決對策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信息化教學效果,還容易分散教師們的教學專注力。因此,在運用動畫輔助課堂教學時應根據(jù)一定的原則完成動畫的設計制作。
(1)結合教學大綱選擇合適的教學動畫。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使用動畫來表現(xiàn)。對于是否在教學中使用動畫應結合自身特點來考慮,好的教學動畫不能僅靠簡單的文字、圖片、音樂等素材堆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難點來選擇是否使用動畫,選擇什么樣的動畫,怎么樣用動畫表達等。比如,在進行電路原理課程的講授中,可以通過實驗模擬類教學動畫來模擬電流流向,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建立電路思維模型。
(2)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動畫應適度。由于在單位時間內,學習者所能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的動畫元素也應根據(jù)教學內容適量添加,否則會使學習者因動畫內容過于豐富而產(chǎn)生審美疲勞,即在進行動畫的教學設計時要考慮適度原則。具體來說,教學動畫應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既不能在一個動畫中包含太多的知識內容,也不能在一個內容知識點中加入過多動畫。這樣不光會使學習者難以全部接受,同時也會使動畫因占用內存過大而降低網(wǎng)絡傳輸速度。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用一段動畫來表現(xiàn)一個知識點內容,如一種科學現(xiàn)象、一個實驗步驟或者一個理論要點。
(3)教學動畫設計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學理念由以課本、教師和考試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轉變?yōu)橐詫W習者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現(xiàn)代教學。在這種環(huán)境下,為學習者構建自主學習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是教學動畫設計的重點。根據(jù)學習主體的不同,教學動畫在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上應加入不同元素,比如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我們可以更多地采用通俗易懂的動畫形式和可愛好玩的卡通人物來展現(xiàn)課程內容,而對于成年人,則需更多地關注到整個動畫過程的邏輯性和層次性。
3.結語
教學動畫作為一種表現(xiàn)力強的課堂教學技術手段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它可以把死板枯燥的文字轉變成一幕幕生動活潑的動畫,使學習者可以從中解脫出來,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積極作用。然而要想使動畫的這種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我們還應該結合課程內容,合理、恰當?shù)厥褂酶鞣N形式的教學動畫,積極探索和找準教學形式與內容的最佳平衡點,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制高點作用,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