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瑞霞
【摘要】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師要運用好這一技巧,掌握這門教學藝術,做到有效的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因、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策略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須教有疑”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在課堂上巧妙設置疑問,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從而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教師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從學生身心發(fā)展出發(fā),抓住數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設計的提問要能積極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讓學生去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技巧需要教師進一步去優(yōu)化,課堂提問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設置小學數學課堂的提問呢?接下來筆者進行分析研究.
一、通過情境,巧妙提問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生活經驗少,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相對比較慢.如果通過情境設置,讓學生融入情境中來,通過小學生熟悉或者感興趣的情境來提問,必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提問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引導著教師教學的方向、推動著課堂的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教學目標,深入教材,每節(jié)課哪些知識點需要用提問的方式來講解,如何設置這些問題?這些教師要準確把握好,才能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十以內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先給小學生講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小猴子吃桃子.“猴子媽媽在果園里摘來5個桃子,小猴子吃了2個桃子,爸爸又摘回來3個桃子,猴子媽媽讓小學生算下還有幾個桃子?小猴子聰明極了,脫口而出還剩6個,媽媽欣慰地笑了.”在給學生講這個故事時還可以配上相應的小視頻,引人入勝.“大家知道小猴子是怎么算出來的嗎?有誰知道請舉手?”學生被聰明可愛的小猴子所吸引,他們也想像小猴子那樣聰明,于是都拿著筆在本子上算了起來,得出結果的小學生踴躍地舉手.這樣就將數學知識孕育到了生動的情境中去了,通過有效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根據重點難點來設置提問
每一節(jié)課都有重點和難點,是教師教學的核心內容.學生能否充分地掌握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來設置提問,引導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對重難點,教師一般都設計復合型提問,即由多個問題組成,要注意問題的次序,充分地體現出數學嚴謹的邏輯性.
這種提問的設置能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記憶深刻,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有利于學生新知識的構建與加深.
三、課堂提問次數不宜過多
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如果提出的問題太多,學生就會長時間地處于思考中,很容易進入疲憊的狀態(tài),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本身要經得起推敲,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和出發(fā)點,問題要精簡有效,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重點知識,做到精益求精.問題和問題之間有聯系性與層次性,爭取一堂課上的問題是一個嚴密的整體,對知識點的認識更清晰.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識,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思維又能得到很好地訓練.
四、課堂提問盡可能涉及面廣
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水平不一,教師不僅要設置好問題,還要對提問的對象有深入的了解.有些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專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中等及下游的學生有可能受到冷落.這樣教師的課堂提問看起來一帆風順,中間沒有煩瑣的過程,但是也降低了中、下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的教師怕數學成績差的學生上課開小差不好好學習,于是總是提問他們.還有的教師提問對象毫無章法可言,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達不到提問的真正效果.教師必須將每節(jié)課的問題提前設置好,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放矢.課堂提問的范圍要拓寬,讓學生都能融入問題中來,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提問時所選的學生是對問題能回答或基本能回答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設計的提問要深淺適度.課堂提問也要因材施教,根據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去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上去提問學生,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使是學習差的學生因為上課的時候教師提問到自己也會珍惜機會,重拾學習的信心.
五、傾聽學生完整地回答問題的過程
很多教師因為學生回答問題時出現錯誤就直接講解問題,根本就沒有去了解學生形成錯誤答案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沒有從細小的知識點去糾正學生的思路.教師應該去傾聽學生整體的思路,在講解問題的過程中重點提示學生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并在過程中去引導學生如何一步步地構思,這樣學生更加了解解題的思路,對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
六、有效評價學生答題過程
有效提問與有效評價是緊密相連的,有效的提問離不開有效的評價,只有將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展開,去澄清、綜合處理或評價學生的回答,學習的效果才會更加地明顯.
總之,課堂提問是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重要的組成部分,既要講究藝術性,又要講究科學性.在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解疑人,要精心設計課堂上學生的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