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高航 羅攀 王垚嘉
目的:研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ICU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對其住院時間與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本院收治的48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分24例實驗組、24例對照組,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比兩組的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70.83%(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ICU重癥路腦損傷患者,護理效果顯著,明顯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有效提升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保障,大大提升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建議大力推廣。
重癥顱腦損傷屬于ICU科室常見的一種危重疾病,病情復雜,發(fā)展快,且患者的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死亡率較高,為了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提升治療療效,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重癥顱腦損傷是十分有必要的[1]。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針對性不強,無法更好地照護患者,無法幫助患者快速康復,本文將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ICU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對其住院時間與滿意度的影響,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挑選我院ICU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間收治的48例整整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4例。準入條件:(1)均在ICU中恢復,且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2)均簽署知情同意書;(3)已經(jīng)科室與倫理委員會審批資格,符合倫理學原則[2]。其中,實驗組男15例,女9例;年齡20~70歲,平均(36.24±8.78)歲;病史5~13天,平均(7.35±1.38)天。對照組男16例,女8例;年齡21~70歲,平均(37.08±8.85)歲;病史6~13天,平均(7.52±1.27)天。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嚴格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以及瞳孔變化等,叮囑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監(jiān)測和預防患者的并發(fā)癥。
實驗組進行臨床護理路徑:(1)入院3天的重癥護理工作:基于患者的實際病情,為患者操作脫水降顱壓,進行吸氧處理,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體溫,對于體溫在36.2℃以下或是37.9℃以上的患者,及時采取有效的體溫輔助管理和治療,為患者佩戴冰帽,保護患者的大腦;及時記錄畫著的尿液、補液等,需對補液的速度和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實時檢測患者的心腎功能水平;采用濃度2%的硼酸清理口腔衛(wèi)生,避免口腔感染;若患者無法閉合眼瞼,可涂抹紅霉素眼膏;通過留置胃管,補給患者500~1000ml肽型腸內(nèi)營養(yǎng)液,注意每4h監(jiān)測是否存有胃滯留情況。為患者定時進行按摩、翻身等,防止患者出現(xiàn)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幫助患者進行叩背,降低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入院4~5天的護理工作:除了日常的護理工作之外,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詳細掌握患者的心理想法,及時疏導患者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向患者講述康復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工作的依從性;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提高患者和家屬對于疾病的相關基礎知識;每天為患者進行肢體動作練習,避免肌肉萎縮。若患者存在意識障礙,需要通過撫觸、按摩等非語言溝通方法;(3)入院5天后,觀察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協(xié)助患者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對于清醒且可進食的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4)護理工作交接:護理人員要重視護理工作的完成度,為了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應將已檢查或是已完成的護理指標做好標記,而未合格或是未完成的指標采用不同記號筆標記[3]。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住院時間。
觀察兩組的護理滿意度:(1)十分滿意:≥90分;(2)較滿意:60≤分數(shù)≤89分;(3)不滿意:≤59分。
1.4統(tǒng)計學指標
用SPSS 20.0分析數(shù)據(jù),(x±s)與(%)分別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由t和χ2檢驗。P<0.05,有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住院時間
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70.83%(P<0.05)。見表2。
3.討論
顱腦損傷受外力作用的影響下頭部腦膜、腦組織、顱骨及腦血管等發(fā)生機械形變造成的。因腦部是人體中樞神經(jīng)的集中地,重癥顱腦損傷屬于常見的臨床危急重癥之一,病情復雜且發(fā)展較快,患者的生命體征尤為不穩(wěn)定,死亡率極高,其臨床癥狀常表現(xiàn)為:頭痛、意識喪失、嘔吐、生命體征減弱等[4]?,F(xiàn)階段,臨床治療重癥顱腦損傷的主要手段為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操作難度系數(shù)頗高,患者術后康復階段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預后效果,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若護理工作稍有不慎,將會造成護理缺陷,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極有可能發(fā)生重大護理不良事件。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逐漸被應用的一種因疾病而特定的全過程護理流程,旨在為患者提供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高質量護理服務,區(qū)別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護理人員的日常護理工作更加精致、細心化,對患者的安全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仔細登記患者的各項信息,為護理工作交接提供了有效依據(jù),這有利于更好地照護患者的病情,也可更好地預防口腔、壓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幫助患者早日恢復身體健康,改善醫(yī)患關系[5]。本文結果表明,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70.83%(P<0.05),和欒蕊等人[6]的結果基本一致。這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可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經(jīng)濟成本,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干預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而言,護理效果更顯著,可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認知,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對醫(yī)院服務的滿意度,促進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夢.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4):122.
[2]仲美華.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ICU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4):132+134.
[3]宋曉丹.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9,36(06):664-665.
[4]李雪.臨床護理路徑在重癥顱腦損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3):293.
[5]楊怡.臨床護理路徑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9):133-134.
[6]欒蕊,劉雪.臨床護理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和滿意度評價[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9,3(1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