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秀峰
摘 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筆者認為想這應該就是愛心教育吧。作為一名教師,筆者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
關鍵詞 愛心;耐心;感化;閃光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5-0194-01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薄皭邸笔墙逃凶钪匾囊蛩?,她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基礎的美德,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則更為直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筆者認為這應該就是愛心教育。作為一名教師,筆者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也知道教書難,育人更難,沒有崇高的師德很難教育好學生。
一、用愛心、耐心來感化孩子
有個學生讓筆者記憶猶新:面色發(fā)白,兩道鼻涕,頭發(fā)亂蓬蓬的,一雙小手總是黑乎乎的,不知多久才洗一回澡,只要稍微靠近一點,就會聞到一股異味。更慘的是他每門課都只能考幾十分。他就是王同學,每個教過他的老師都“害怕”他。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到六年級畢業(yè)考試時,語文成績竟然達到82分,徹底“脫貧”。筆者想笑著對大家說:“在教育的長河里,有一種愛叫不放手,為愛而付出我心甘情愿……”回味著這樣的體驗,記憶之門也隨之打開……
王同學的邋遢是出了名的,于是筆者每天上班前總在衣兜塞滿餐巾紙。丈夫問干什么用,便笑著說:“給兒子擦鼻子”。課間,筆者也不在乎他身上難聞的味道,給他擦鼻子、洗臉。孩子們看見老師不怕臟,也樂意和他交朋友。從此孩子們都熱情地幫助他,他的個人衛(wèi)生情況好轉了。王同學不愛做作業(yè),字跡難以辨認?;蛟S他習慣于被遺忘,或許他根本把作業(yè)不當回事。但有一點值得欣慰,抄寫詞語的作業(yè)還是愿意做的。由于筆者一開始對他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所以總是以最低的要求來對待他。筆者笑著對他說:“寫字一定要寫在格子里,上下都不要碰到線,不要‘頂天立地。更不要‘上天入地。雖然筆順有錯誤,但至少像個字?!惫P者也只能嘆口氣,耐心等待,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聽寫第一單元的詞語,不出所料他只寫對了3個詞語。因為錯的太多筆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王同學只改兩遍。”很快,他就把詞語抄寫完了,字跡也清楚了許多。筆者表揚他,他難為情地低下了頭,小聲說:“還有的沒記住,還可以寫得再好一點”。筆者微笑著說:“老師相信你,你能再重新寫一遍嗎?”他遲疑地點點頭。
轉眼間放學時間到了,筆者把這事早已拋到九霄云外。當他拿著本子躡手躡腳地走到筆者面前時,筆者心中一暖,立即鼓勵:“你很守時,一定會有進步的!”結果這次只錯了兩個字。筆者耐心交給他記住這兩個字的方法,并讓他再寫一遍,他寫對了。筆者信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今天的任務我們出色地完成了,你真棒!”。他帶著燦爛的笑容回家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配合得不錯,筆者相繼糾正他的筆順,他欣然接受??吹贸?,他開始信任我了,能寫字了,能讀課文了,也能寫一小段通順的話了……筆者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不易??!
二、用母愛來感化學生,做她的知心朋友
三年級時班里轉來一位可愛的藏族小姑娘,父母是牧民。沒過幾天,發(fā)現(xiàn)小姑娘出手“大方”,經常買零食請同學吃。她上課總是蔫頭耷腦地沒精神,下課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神采飛揚,玩的可是歡實。筆者與其父母溝通之后才知道:他們牧民不能天天陪孩子,轉場的時候只好讓朋友代管。這家待幾天,那家住幾天,日久天長,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他們也毫無辦法,所以才轉學,看能否有進步……筆者了解到此情況后,與其父母商量,他們不在時由筆者來代管。從那以后,筆者陪她寫作業(yè)、聊天、做游戲,給她洗衣、洗澡、梳頭等生活中瑣碎小事,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讓她覺得和老師的女兒一樣幸福。漸漸地,她有了一點自信心,上課也敢抬頭看老師了,偶爾也能主動寫課堂作業(yè)了,家庭作業(yè)也工整了許多……想讓這種趨勢變成習慣,筆者足足堅持陪了兩年。她終于從內心深處接受了筆者,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終于對筆者的話言聽計從,再不陽奉陰違;終于使她習慣成自然,筆者的心也像一塊石頭落了地。父母看到孩子這么大的進步,流著淚說:“謝謝您!老師,辛苦了!您做到了我們父母沒有做到的事……”
三、用愛心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張同學上課不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做事缺乏自信。筆者暗中觀察他,發(fā)現(xiàn)這孩子愛踢足球。于是,筆者在課堂上多關注、多提問,下課又與他常聊天,使其明白學習和足球都重要,不要顧此失彼。在不斷的誘導下,他感受到了理解與尊重。平時成績不佳的他逐漸進步了。其實,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他開始主動學習了……
每天面對這些瑣碎小事,擱著誰都會有心煩的時候??晒P者認為: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就要奉獻。筆者相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心中充滿幸福感”。學生有事找你,是信任你。如果見面就躲,那是老師莫大的悲哀。在筆者眼里,孩子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行永遠比成績更重要。
教育無小事,育人無小節(jié)。在許多看似簡單平常的瑣事中,其實蘊含著許多教育的契機與智慧。筆者要感謝這些問題學生,是他們教會筆者,作為一名教師,是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是他們啟迪筆者,教育是等待,是寬容與理解;是他們告訴筆者,只有愛,才會有信任,有信任就會有奇跡。
參考文獻:
[1]吳瑕.愛的教育從這里開始[J].吉林教育,201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