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開始接受教育,對其一生的教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英語早已成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但由于小學生這一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就更應該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小學英語的高效教學。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問題教學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本文就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淺略地分析了基于問題教學法的小學英語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問題教學法;高效教學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需要通過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在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優(yōu)化教學質量和提升教學效果。問題教學法是活躍英語課堂的有效途徑,其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能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考方向,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這對打造英語高效課堂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一、 把握恰當?shù)臅r機,提出教學問題
在運用問題法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準確地掌握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握恰當提出教學問題的時機,可以在過渡的時候向學生提出問題,將問題一直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通過解決這些相關的教學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學的知識點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學生在之前學到的知識可能會和將要學習的內容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通過這些問題把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將要學到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做到自然的銜接與過渡,讓學生自主地對知識進行遷移,這樣就可以在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新的英語知識。
比如,在對“cartoon”這個單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不告訴學生這個單詞的讀音,而是問學生還有哪些單詞中也包括了“ar”,然后學生就會思考之前學到過的帶有“ar”的單詞,如car、farm、far等單詞,接著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這些單詞進行總結,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問學生是否可以結合剛才想到的這些單詞猜出“cartoon”這個單詞的讀法呢?通過教師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們自主地探究了這個單詞的讀法,這樣學生對這一單詞的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同時,還可以在之后學習新單詞的時候,自主的聯(lián)想自己之前已經學過的單詞,進而推測出新單詞的讀法,久而久之,就可以提升學生自主思考及概括的能力。
二、 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是讓學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知識及技能的同時,還能在實際的生活中熟練地應用英語,將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來進行交流,使學生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展開英語課堂教學時,應該有意識的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將學習的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充分的發(fā)揮英語語言工具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
比如,在對“My Birthday”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提問:When is your birthday?學生在根據所學到的知識回答:My birthday is on January 10th.教師再與其進行簡單的對話: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to you.學生再簡單的回答一句:Thanks.通過這種簡單的對話形式,來對學生的生日進行提問,進而學習與掌握應該怎樣用英語來表達生日日期,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三、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
學生通常需要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解決教師布置的或預習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若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遇到了困難,教師需發(fā)揮指導作用,適當進行點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思考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in、on、at這些介詞的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找出這些介詞用法上的特點,并用例子來進行說明。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常見的用法,如學生們都明確“在教室里”用介詞“in”,“在家里”用介詞“at”,于是教師提出了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選擇題:“在某一年”“在某月某日”“在某時某刻”分別應該選擇什么介詞,A選項為“in”,B選項為“on”,C選項為“at”。學生們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產生了困惑,不明白如何區(qū)分“in”“on”“at”的用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沒有立即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如此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還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點。經過深入的探索和討論,有的學生從平常接觸的英語中總結出了規(guī)律,因為平時大家說星期幾時使用的介詞是“on”,而星期幾和某月某日都是指某一天,所以“在某月某日”應該選擇B答案。在學生自己探索出規(guī)律之后,教師可以明確:“in”后面接的是較長的時間段(年、月份等),“on”后面接的是具體的日期(星期幾、日期等),“at”后面接的是具體的時間點(幾點鐘等)。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帶動他們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收集、整理資料來解決問題。該種教學方法既強調基礎英語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小學生英語學習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師要結合學科特征、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需求等,對問題教學法進行深度剖析,并在課堂教學中對其進行合理應用,以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整體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小學生后續(xù)學習該學科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靜萍.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教學法[J].新校園,2016(7).
[2]孫曉燕.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J].教育,2016(1).
[3]劉民玉.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高效教學方法[J].教育:文摘版,2016(10).
作者簡介:
趙紅娟,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富士康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