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齊
【摘 要】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也是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但是,很多學生表示,在學習該知識點的過程中,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掌握,而且無法正確理解該知識內(nèi)容的抽象性內(nèi)容,導致在學習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相關內(nèi)容時,讓學生變得一籌莫展,在這一消極的背景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下降了很多。針對此問題,筆者此針對“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實驗”展開深入的分析與探索,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學習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相關知識內(nèi)容,在此以實驗的方式對其進行展示,并且是建立在試驗改進的方式上對其作出相應的分析與探索。希望能通過此次實驗分析與改進給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可參考的教學與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試驗改進;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師在開展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明確教學的目的與意義,讓學生知道學習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為了什么,明白學習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以做什么。在此,教師可通過“環(huán)境保護”的概念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培養(yǎng)與引導,讓學生知道學習該知識內(nèi)容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在此,筆者將以實驗的方式對其進行論述,并且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研究與拐進,以此說明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
一、簡易實驗
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需要具備以下內(nèi)容:表面皿、點滴板、濃硫酸、PH試紙、溴水、石蕊、亞硝酸鈉以及品紅等。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將亞硝酸鈉放置于一塊點滴板的中心凹槽部分,然后再給其他的凹槽中置入石蕊試液、品紅溶液、濕潤紅紙、溴水以及干燥紅紙等。然后,再給亞硝酸鈉當中加入濃硫酸,接下來,以飛快的速度將點滴板用表面皿覆蓋住,然后再仔細觀察實驗的變化與現(xiàn)象。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實驗的難度,提高實驗的速度,而且還能減少實驗藥品的使用量,這樣不但節(jié)約了試驗成本,還減少了實驗危害。通過觀察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該實驗結果與傳統(tǒng)實驗方式的結果完全一致,而且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改進演示
(一)實驗用品
在進行實驗的時候,需要對實驗用品做好準備。首先,需要準備兩根銅絲,而且需要是長度為30厘米,直徑為0.5毫米的標準。其中一根銅絲需要在一頭纏繞細鐵絲,另一根銅絲需要將另一頭彎曲成螺旋狀。然后,準備小試管、大試管、燒杯若干、玻璃導管若干、漏斗、止水夾、玻璃三通管、洗耳球、稀硫酸、氫氧化鈉以及稀硝酸等。準備就緒,便可開始實驗研究。
(二)實驗裝置
在此,需要將以上準備好的實驗用品進行結構組成,并且需要依靠鐵架臺對其進行拼裝。從下往上依次為:大試管中裝稀硫酸、小試管中裝稀硝酸,將小試管放在大試管中,將末端螺旋的銅絲插入其中,并將綁有細鐵絲的銅絲插入大試管,然后在大試管旁邊設置裝有氫氧化鈉的燒杯,并且將漏斗倒置于其中。然后,將以上實驗用品通過玻璃導管和玻璃三通管進行連接,并且在出口位置安裝止水夾。為達到穩(wěn)固的效果,可以將之用角鐵架或者是鐵架臺進行支撐。
(三)實驗步驟與實驗現(xiàn)象
將實驗用品拼裝完成之后,便可以先將止水夾關閉,然后把一端螺旋的銅絲提上來,再把一端纏繞細鐵絲的銅絲插入到稀硫酸中。此時,便會發(fā)現(xiàn)稀硫酸和金屬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該化學反應的產(chǎn)生是氫氣的表現(xiàn)。然后,通過該裝置利用氫氣的作用把容器內(nèi)的所有空氣都排出去,這樣便可收集到氫氣,此時氫氣越純,說明空氣排的越干凈。接下來,再把稀硫酸中的銅絲提起,把未使用的銅絲插入稀硫酸,然后觀察稀硫酸的放熱反應,此時會產(chǎn)生一氧化氮。等化學反應進行到一定時間之后,便可放開止水夾,通過洗耳球給裝置中吹氣,此時一氧化氮會變成紅色。
(四)實驗改進的優(yōu)勢與說明
通過此次化學實驗的改進,得出了以下四個主要優(yōu)勢:第一是該實驗方式可以把一氧化氮的性質(zhì)與制備進行有效的融合。第二是該實驗是在全封閉的模式下進行操作的,可以防止對空氣的污染以及對試驗人員身體的傷害。第三是該實驗操作簡單,而且取材方便,工具與設備的應用都趨于小巧。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作用。第四是該實驗可以反映出教育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特征,而且還能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理解抽象的概念,懂得如何進行實驗,如何進行實驗的創(chuàng)新等。這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與促進意義。
三、結語
總之,該實驗對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比較熟練的實驗技能,培養(yǎng)實事求是、眼熟認 真的科學態(tài)度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秋蘭.定電位電解法與非分散紅外法測定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結果比對分析[J].環(huán)??萍迹?018,24(06):43~46,36.
[2]黎強科,黃雨錕,李振球,朱國軍,區(qū)棋銘.離子色譜法測定燃香燃燒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檢測方法研究[J].山東化工,2018,47(21):98~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