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貴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毗鄰地區(qū),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天柱和銅仁地區(qū)的玉屏、銅仁、江口等縣及萬山特區(qū)。湖南的新晃、靖州、通道、芷江侗族自治縣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總?cè)丝诩s296.6萬。侗族,古稱“駱越”“僚”“侗蠻”。侗族同胞,主要從事山壩農(nóng)業(yè),兼營林業(yè)和漁獵。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長的、草中爬的,凡是能吃的,侗民無不取食。據(jù)估計其常見食物不少于500種,魚鮮包括鯉魚、草魚、鱔魚、鯽魚、泥鰍、小蝦、螃蟹、螺螄、蚌之類,可制成火烤稻花鯉、草魚羹、鮮炒鯽魚、吮棱螺、酸小蝦、酸螃蟹等風(fēng)味名肴,充分顯示出其聰明才智和生存的適應(yīng)能力。侗族特色飲食文化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保留著濃厚的民族傳統(tǒng),如“侗不離酸”“侗不離魚”據(jù)《芷江縣志·卷二六生活習(xí)俗〈嗜好〉》載:“鄉(xiāng)民一日三餐離不開辣椒炒菜調(diào)味。侗族人加工制作的辣椒品種有鮮辣子、干辣子、酸辣子、腌辣子、糟辣子、辣子粉、火爆辣子等”。由此可見,辣椒亦成為侗族人家家戶戶的必備之物習(xí)慣的飲食,也包括食油茶、黑糯米飯和“臘也”(合攏飯)的食風(fēng),無不反映出侗族飲食文化的民族特點。
侗族日常喜食酸品,侗家有句俗語,他們自己亦稱:”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竄?!痹诙奔也酥校瑤嵛兜恼?0%以上,有”無菜不腌、無菜不酸”的說法。這些酸味菜的特色是保存時間長。腌菜可放2年,腌雞鴨可放3~5年,腌肉可放5~10年,腌魚可放20~30年,非有大慶大典不開壇。侗家盛宴,碗碗見酸,而十道大菜組成的”侗寨酸魚全席”,世所罕見。
酸湯制作:將干凈的淘米水倒進一只放在灶塘邊的瓦甕,三五天過去,便會變成酸水,它帶有糯米的香淳,用這些酸水煮菜,令人胃口大開。侗族家家戶戶都有酸壇,酸壇有陶壇、木桶。素酸一般用陶壇,葷酸用陶壇、木桶都行。素酸的制作是把要腌的素菜拌鹽漚好,拌上糯飯、甜酒,然后裝進壇里,放足水,蓋好蓋,使其密不透氣,過些日子就可以吃了。
酸魚、酸肉的制法:把備腌的魚、肉洗凈,去內(nèi)臟,用鹽拌勻,腌泡三五天,取出讓風(fēng)吹干水氣,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飯,再逐塊放入壇、桶內(nèi),上面再蓋一層酒糟或糯飯,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壓實密封。一般過三五個月,就可取出來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數(shù)十年,時間越長味道越佳。逢上貴客光臨,取出陳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獨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走進侗鄉(xiāng),侗族人會告訴你,在他們的家鄉(xiāng)到處是七山一水兩分田,家里的橫梁上掛著一串串鮮艷辛辣的紅辣椒,這就是侗族人喜歡吃辣椒的象征。
每當(dāng)來到侗鄉(xiāng)作客時,那侗族漢子就向人推薦治療感冒的土辦法,如果感冒了就狠狠地吃上一大碗辣椒,越辣越好,直辣得出了一身大汗后,感冒也就很快好了。過去侗族人大多生活在山區(qū),山高林密,寒冷異常,稍不慎就會傷風(fēng)感冒,甚至引發(fā)出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等多種疾病。而辣椒含有豐富的辣椒素,可以使人興奮、發(fā)熱,具有散寒祛濕、卻風(fēng)發(fā)汗之功效,可有效地抵抗這些疾病。再者,從營養(yǎng)成分來看,辣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脂肪油、紅色素、揮發(fā)油等多種營養(yǎng)及鈣、磷、鐵礦物質(zhì)。食后可助消化,增進食欲,加快血液循環(huán),振奮精神,故辣椒從古至今就為侗族人所喜愛。
辣椒這種植物不挑剔環(huán)境,易栽易活,施肥不多,生長期長。每年春天栽種,夏季收獲,直到秋后還有辣椒采摘。摘到的鮮辣椒可保存數(shù)天完好無損,晾干后可存放到第二年秋天。特別是經(jīng)過加工的品種繁多,食用極為方便,由于它具備這些得天獨厚的長處,因而越來越受青睞。
侗族人栽種的辣椒主要有菜椒、廣椒、尖椒、朝天椒、“七姊妹”等品種。除菜椒、廣椒外,其余都具有濃烈的辣味。
與侗族人交往的時間長了,你就會不知不覺地發(fā)覺,侗族人每天最喜歡表演的絕活就是吃辣椒。侗族人離不開辣椒,他們對這種吃起來特提勁的東西迷戀得不得了,在侗族人眼里不吃辣椒的肯定不會是侗族人。如果哪天生活中沒有辣椒,那這天對侗族人來說就形同一杯無滋無味的白開水,他們的心頭空蕩蕩的,仿佛缺少了什么似的。侗族人吃辣椒能吃出癮來,他們可以大口開懷地吃辣椒面、干辣椒絲、油炸干辣椒節(jié)子,他們吃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
侗族人制作辣椒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主要有如下幾種。
1. 腌辣子。將青色的鮮辣椒(重陽節(jié)后紫色的最好)洗凈,裝入瓷罐,在罐內(nèi)的頸部墊上梧桐葉、干稻草之類的東西將辣椒蓋實(以免辣椒掉下來),然后倒置罐子于盛水的壇蓋或碗缽里,大約過一個月左右,取出切成片絲等,炒熟后食用或作為佐料。這種辣椒味酸且香,辣味減弱,食后可助消化。用這種辣椒炒動物肝臟味道獨特鮮美。
2. 蜂辣子。秋后,辣椒已至晚期,其樹將凋謝,但它上面仍有不少不成熟的小辣椒,即嫩又鮮。為了不浪費又不誤其他蔬菜下種,侗種人拔掉秋后的辣椒樹時,把樹上的所有辣椒摘下來,越小越妙,放進開水鍋里煮3~5 min,再把它曬干。吃時,用植物油炸一下,取出,這時的辣椒又白又蓬松,狀如蜜蜂,故名蜂辣子。它香脆可口,又十分稀缺,一般用來招待客人。
3. 刷把辣子。將大鮮紅辣子,把無柄的一頭兩對面剪破,去籽粘入糯米粉,放入壇子里腌上20天左右,吃時用油鹽煎炒。此時,狀如有柄的刷子得名。這種辣椒酸甜兼?zhèn)洹?/p>
4. 糟辣子。將鮮紅的辣椒洗凈,切碎,再加入一定量的食鹽拌勻,然后裝進口邊沿能盛水、有蓋子的特制壇子。在壇子口緣倒進適量的生水,口子可用塑料薄膜或大張的梧侗葉封口,避免透氣,加蓋,大約3周左右即可食用,而不需再進行加工。為了久放不壞,還可加入少許上等米酒,里面還可存放刮干凈的生姜或干蘿卜條,只要糟辣子不壞,生姜、蘿卜條始終是又香又辣又新鮮,清香可口,用來待客,邊喝茶邊吃姜、蘿卜條,別有一番侗鄉(xiāng)情調(diào)。糟辣子適用場合最多,尤其用來炒魚是一道有名的菜。
5. 醬辣椒。把鮮紅的辣椒裝入蒸籠蒸熟,然后切細,再加入一定醬油拌勻食用。食用極為方便,味道獨特可口。不過這種辣椒早已不是侗族人的專利了。
6. 泡辣椒(又名酸辣子)。用新鮮的大紅辣子,放入裝有酸水(用米酒、米湯等特制而成的水劑)的壇子里浸泡1個月左右便能食用。吃時從壇中夾取,放些鹽、味精便可。這種辣椒味酸又不太辣,食時方便,也可作一道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