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 張薇
摘 要 為研究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梯田水稻土養(yǎng)分狀況,對當地土壤的pH值、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酸性土壤面積較大,但是酸化趨勢在減小,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紅河州梯田水稻土養(yǎng)分總體降低。
關鍵詞 梯田;水稻土;土壤肥力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96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地域包括紅河、綠春、元陽、金平、屏邊、河口6個縣,主要是指紅河南部及紅河沿岸的地域范圍內。地域內耕地面積為10.39萬公頃,水稻的播種面積為5.07萬公頃,山區(qū)占本區(qū)面積的92.3%,因而水稻種植主要集中在山地上,常為梯田。梯田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既發(fā)展了生產、豐富了文化內涵,又保護了環(huán)境,是人類文明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典范,研究紅河州南部六縣梯田水稻土養(yǎng)分對指導當地農戶合理施肥、提高梯田水稻產量、保護梯田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土樣采集與評價指標的選取
1.1.1 土樣采集
布點采樣:通過紅河州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對紅河州南部六縣耕作層水稻土土壤(0~20 cm)進行采集。采樣方法按《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進行,共采集1 666個土壤樣品,其中,屏邊177個,元陽314個,紅河380個,金平388個,綠春242個,河口165個。
1.1.2 土壤肥力評價指標的選取
針對耕地土壤肥力特性,選取土壤肥力質量指標pH值、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進行調查、研究,以及時了解土壤肥力現狀,分析土壤肥力變化趨勢,因地制宜提出耕地土壤改良策略。
1.2 研究方法
土壤分析指標的測定方法依照《云南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guī)程》相關測試方法測定。將測定結果與1983年全國第2次土壤普查值進行對比,分析目前紅河南部六縣土壤養(yǎng)分含量狀況以及耕地地力水平及其變化趨勢。
選用綜合指數法,綜合評價土壤肥力。
F為某土壤養(yǎng)分在某一年的綜合指數,ai為土壤養(yǎng)分級別,bi為該級別土壤養(yǎng)分所占比例(i=1,2,…,n)。分別計算1983年和2018年土壤養(yǎng)分的綜合指數,若F1983>F2018,則表明試驗地區(qū)土壤養(yǎng)分質量分數提高,反之則是降低,由此評估土壤養(yǎng)分總體的變化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土壤養(yǎng)分現狀如表1所示。當前,南部六縣水稻土主要呈弱酸性,養(yǎng)分含量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有機質處于高水平,堿解氮處于高水平,有效磷處于中等水平,速效鉀處于中等水平。除了pH值外,所有土壤肥力指標的變異系數均大于30%,有效磷達到了127.63%,說明土壤肥力指標均有強變異性,速效磷的變異性最大。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土壤pH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酸化趨勢減小。其中,強酸性土壤所占比例增加了2.81%,弱酸性土壤所占比例減少了11.73%,中性土壤所占比例增加了6.25%,弱堿性土壤所占比例增加了2.28%,強堿性土壤所占比例增加了0.39%。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有機質變化情況見表3。有機質綜合指數F現在=218.43,F1983=195.52,F現在>F1983,說明第二次土壤普查到2018年,土壤有機質含量總體降低。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堿解氮變化情況見表4。土壤堿解氮綜合指數F現在=265.24,F1983=248.21,F現在>F1983,說明第二次土壤普查到2018年,土壤堿解氮含量總體降低。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有效磷變化情況見表5。土壤有效磷綜合指數F現在=391.17,F1983=357.2,F現在>F1983,說明第二次土壤普查到2018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總體降低。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速效鉀變化情況見表6。土壤速效鉀綜合指數F現在=357.24,F1983=364.36,F現在 3 結論與討論 云南省紅河州南部六縣水稻土酸性土壤面積較大,但是酸化趨勢減小,主要是由于該地處于山地,在“脫硅富鋁化”作用下,較高海拔地段的石灰?guī)r發(fā)育的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雖然試驗地區(qū)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有所提高,但是提高比例較小,而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含量都有一定比例的降低,因而總的分析,紅河州梯田水稻土養(yǎng)分總體降低。 得出這一結論主要是因為梯田水稻土是在人為條件下發(fā)育起來的一種特殊性質的土壤,在人工的干預下,土壤脫離了原來自然土壤發(fā)展的軌道,在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土壤中溶解度低的鐵、鋁、硅、錳則以氧化物形態(tài)積聚下來,因此梯田水稻土主要呈酸性或弱酸性;鐵鋁離子的積聚又使土壤中的磷酸根與之結合成難溶的磷酸鹽類而被固定,導致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偏低。此外,當地的施肥方式主要為沖肥,且稻田常年淹水,送肥困難,導致肥料難以施用,因而較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養(yǎng)分降低。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19-12-18 作者簡介:吳旭(1987—),女,云南蒙自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土壤肥料。E-mail: 3789687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