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林保怡。1965年生于香港,1991年簽約香港無線電視臺TVB,2004年憑借《金枝欲孽》獲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代表作還有:《鑒證實錄》《妙手仁心》《讀心神探》等。近日,新作《嘆息橋》引發(fā)熱議。
誰也沒想到,三部特殊的愛情劇刷屏了2020年的春天。一部瘋狂穿越的臺劇《想見你》,讓一首20多年前的伍佰老歌《Last Dance》被標記為當下年輕人耳機里無限循環(huán)的新曲目;一部在婚姻“泥潭”里斗智斗勇的韓劇《夫妻的世界》,深深戳中了職場女性的家庭痛點。還有一部,燒腦又揪心的港劇《嘆息橋》。因為它,茶餐廳和林保怡,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
《嘆息橋》走紅,在于“羅生門式的愛情”,全劇以幾個主演的視角分別講述同一段情感糾葛,前所未有;也在于它向我們打開了一個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的香港,燈火通明的維多利亞港被色調高冷的餐廳所取代。
然而,聽到《環(huán)球人物》記者講起劇里發(fā)生的情景,監(jiān)制兼主演的林保怡笑著否定:“有些茶餐廳像《嘆息橋》里的一樣快要結業(yè),但我家樓下的那家,依舊每天大排長隊。其實很多地方還是原來的樣子?!?/p>
一邊是求新求變,一邊是依然保持不變的港味——這是現實中的“東方之珠”,也是林保怡自己——做演員,一直尋求不同的軌道;但生活里,他還是那個三十年如一日的“處女座”林保怡。
《嘆息橋》的故事源于4年前的另一部港劇《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其中一集《羅生門》。
在那一集中,女主角瑪嘉烈(周家怡飾)徹夜未歸,她去了哪兒?又做了什么?男友大衛(wèi)(林保怡飾)問了她,又問了身邊的朋友趙子龍,但兩個人的說法不一致,感情生變的猜忌令大衛(wèi)很痛苦。當時主創(chuàng)團隊都很喜歡這個“視角偏差”的設計,等劇集播完后,又剪了個大衛(wèi)版,以大衛(wèi)視角復述了整個故事。
“如果從不同人的角度出發(fā),故事不一定相同?!北е@樣的創(chuàng)作理念,原班人馬決定拍一部“羅生門式的愛情”——《嘆息橋》。
《嘆息橋》中,林保怡擔任主演和監(jiān)制。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算不上劇里的絕對主角。黑白海報上,5個人各露半張臉,呈現出一種莫名的故事感。
林保怡飾演的李子勇,年輕時為了掙錢給母親治病,去比利時走私手表。也正因為這段混跡江湖的經歷,他疑心重,從餐廳客人臨時戴戒指的動作上,就能推斷出這個男人有了外遇。從李子勇出發(fā),他的兩條感情線延伸出兩個角色,青梅竹馬的方小薇(周家怡飾)和偶遇重逢的何樂兒(衛(wèi)詩雅飾)。隨情節(jié)推進,“媽寶男”胡啟源(陳奐仁飾)、單身媽媽梁淑媛(伍詠薇飾)陸續(xù)登場,加入了這張人物網,填滿了故事的枝枝蔓蔓。
2020年,《嘆息橋》海報,5個主角各露半張臉。
為了表現這段撲朔迷離的關系,創(chuàng)作團隊想挑戰(zhàn)多線敘事的手法,將一些記憶碎片,拍出不同人物視角下的版本。作為監(jiān)制,林保怡跟著導演和編劇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討論會,大家一致認為,“用這個結構講故事,很有意思”“好像在生活里,你遇到朋友跟你說一件事,他只說了片面,或是他隱藏了一些真實,這樣你只會知道事情的一部分”。
李子勇與何樂兒的約會,拍成了兩個版本,在前后兩集播出。兩個人的回憶出現了明顯偏差:一起看電影,李子勇覺得他們很開心,即便中途離場,也是手牽手、一臉甜蜜幸福走出影院的。但在何樂兒的視角中,他們相處得很冷淡,離場時李子勇獨自大步向前走,完全不顧自己被高跟鞋磨破腳,行動不便。于是觀眾跟著不同角色,不斷復盤,前一個視角不停被后一個視角顛覆,就像“走進愛情羅生門”。有網友說:《嘆息橋》用懸疑片的手法,拍了一場永遠破不了的愛情懸案。
懸疑感還來自于大面積的冷色調和極致對稱的鏡頭。劇中有個場面,胡啟源和他的控制狂母親坐在餐桌兩側,中間隔著一根柱子,鏡頭從窗外推進,定格幾秒,氣氛凝重壓抑。這個令人發(fā)毛的母親,扮演者是香港戲劇獎最佳女主角邵美君。有一場精神壓迫孩子的重頭戲,她要拿筷子打胡啟源的手掌心,嘴里罵罵咧咧,聲音很大。林保怡坐在一旁,看著監(jiān)視器里的回放,覺得“控制狂媽媽可以小聲一點,節(jié)奏慢一點”。這樣有張有弛,整場戲出來更具恐怖感。邵美君又演了一遍,結果現場人都看呆了,有人竟緊張到哭了起來。
2016年,《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海報。林保怡飾演出租車司機大衛(wèi)(右二)
1997年,林保怡迎來人生第一個男主角——《鑒證實錄》中的警探曾家原。
首映式上,林保怡坦承,“對我來講拍《嘆息橋》是個冒險”?!耙郧暗挠^眾是對一部劇有要求,但《嘆息橋》對觀眾有要求。不要還沒睡醒就看,一定不明白的,要好好地上完洗手間,坐好了,倒杯茶,再去看《嘆息橋》在說什么。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jié),如果看漏眼的話,就會不明白了。”
《嘆息橋》熱播,團隊轉發(fā)了一些來自豆瓣和微博的評論留言給林保怡看。他欣喜地發(fā)現,觀眾會去發(fā)掘劇中細節(jié),挖出埋在線索里的彩蛋,解讀故事的設置,剖析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按蠹铱吹搅宋覀兣摹秶@息橋》的動機,希望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理解”,他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在林保怡自己看來,《嘆息橋》不局限于愛情,藏在背后的是親密關系、原生家庭、精神健康等時下最熱的社會議題。他說:愛情是全世界的共同語言,也是一面窺視人性的鏡子。
“我從沒想過一部電視劇能拍成這個樣子?!边@條豆瓣熱門留言,足以概括劇迷觀感。影評人的評價則是清一色的“代表港劇的未來”“開啟港劇的新時代”?!秶@息橋》的確為觀眾帶來了新鮮感,林保怡坦言:“我們創(chuàng)作劇本,就知道它不像其他的香港電視劇,它沒有開槍,沒有打斗,沒有警察,沒有廉政公署……”
這樣的轉變,反倒又讓看著TVB(香港無線電視臺)長大的“80后”“90后”劇迷回憶起昔日輝煌的港劇時代。在上世紀90年代初踏入香港演藝圈的林保怡,是他們對于TVB標桿式的認知。
1989年,香港流行樂壇天翻地覆。張國榮退出,王菲出道,和王杰、關淑怡、蘇永康一起入圍“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新人獎”。一同坐在臺下的候選人,還有林保怡。不過,那年林保怡沒能得獎。隨后他推出了幾張專輯,水花也都不大。因為拒絕發(fā)唱片公司要求的口水歌,林保怡的歌唱事業(yè)發(fā)展得并不順利。1991年,他和公司解了約,正式加入了TVB。
當時的TVB剛經歷過一個小高潮,由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zhèn)業(yè)、黃日華組成的“無線五虎”掀起了一陣收視熱,收割了一批劇迷。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羅嘉良、歐陽震華、陶大宇等大批原來的金牌配角開始獨當一面。林保怡最初則是他們的“黃金綠葉”。
1991年,林保怡糊里糊涂地參演了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男盜女差》,演男二。因為反響好,很快他就接到了《大時代》。這部TVB25周年臺慶劇以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拍兩個家庭的兩代情仇,展現名利欲望與人性糾纏。林保怡混在鄭少秋、劉松仁、劉青云等大牌明星里,以一個“打火機也能玩兒出瀟灑勁”的小配角殺出重圍,有了小小的名氣。直到1997年,林保怡終于迎來了人生第一個男主角——《鑒證實錄》中的警探曾家原。這部探案刑警劇收視率創(chuàng)下紀錄,林保怡和陳慧珊這對斗氣冤家也吸粉無數,成為TVB眾多熒幕情侶中的經典。
2004年,林保怡在《金枝欲孽》中飾演太醫(yī)孫白楊,一舉拿下TVB“視帝”。(視頻截圖)
以大眾審美的標準評價,林保怡不夠“好看”,他自己也承認,“比一些帥哥來講,我是真的很一般”。但他自帶觀眾緣。劇迷覺得痞痞的林保怡屬于“第二眼帥哥”“笑起來很可愛”。演戲方面,林保怡沒系統(tǒng)學過一天,完全從零開始。他慢慢摸索出一套“自然表演法”,躋身實力派?!熬褪峭度脒M去,然后再用自己的直覺去做每一個反應,每一個微表情?!?/p>
21世紀的頭十年,林保怡已經穩(wěn)穩(wěn)站在了TVB一線男演員隊列中。他在“宮斗劇鼻祖”《金枝欲孽》中演太醫(yī)孫白楊,一舉拿下TVB“視帝”,之后的《火舞黃沙》《珠光寶氣》《讀心神探》部部堪稱經典。很長一段時間,大陸各衛(wèi)視臺一到暑假就開始播這些老劇,兩岸三地的觀眾在其中找到了共同的情感歸屬和熱議話題。
從2011年開始,馬德鐘、華子黃等當年和林保怡一同入圍“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的無線小生們,很多都慢慢淡出了熒幕。那一年,演完TVB合約期內最后一部《天與地》,林保怡也沒有選擇續(xù)約。他到內地發(fā)展,然后又回香港,在認識了《瑪嘉烈與大衛(wèi):綠豆》的兩位年輕導演李紹波、楊承恩之后,決定成立ViuTV,嘗試一條新的路。他的解釋是:“我覺得人生很短的,一定要找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p>
回看最近十年,TVB和整個香港影視行業(yè)的動靜越來越小,難得有部電視劇上映,質量更是一言難盡。如今再聊到TVB的“末代輝煌”,林保怡感謝那個時代:“TVB有很多經典作品,我也很幸運在里面有角色演出。你問我有沒有懷念,其實我沒有懷念的。我只是向前看。因為未來我們應該有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手法、新的演出去表達每一個不同的故事,現在已經2020年了。如果想看林保怡演的警察,去網上找《鑒證實錄》嘛?!?h3>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嘆息橋》是55歲林保怡第一次當監(jiān)制拍的電視劇。他每天一大早就趕到片場,和演員聊,和導演聊,琢磨劇本,討論每一個鏡頭該怎么拍。林保怡總結自己的性格:“我是處女座,我的特點是細心,但我又討厭自己太細心,有點矛盾,就好像身體里一半是個魔鬼,另一半住了個天使。”
不拍戲的時候,林保怡的生活有極強的規(guī)律性。早上起床去菜場,附近菜場的老板都認識他,回家后和小狗阿水玩一會兒,吃午飯,安排工作事宜,吃晚飯,晚上看一部歐美電影,到了固定時間就睡覺休息。進入演員這個行當近30年,他像一個普通上班族,坐地鐵和公交出門,穿梭于香港的街頭。這種“生活感”和“節(jié)奏感”,從林保怡進TVB開始就被他融進了角色里。
到了李子勇身上,這種特質也發(fā)揮出了獨特的魅力。直到殺青兩個月后,周家怡給林保怡打電話,突然說了句:“你剛剛講話好像李子勇?!?/p>
看完《嘆息橋》,很多觀眾感受到了另一種延續(xù)性。在帶著文藝范的羅生門故事下面,《嘆息橋》的內核還是老港劇式的都市情感小品,鏡頭對準的還是吃飯、聊天、看電影等日常,充斥著生活氣息,絲毫不狗血也不奇幻。
采訪中,林保怡提到《嘆息橋》里一場略帶傷感情緒的戲。在他看來,這場戲恰好貼合港劇所經歷的“變化與堅守”。
那場戲中,李子勇去朋友的茶餐廳吃飯。曾經,在所有TVB港劇中熱熱鬧鬧的茶餐廳變得冷冷清清,只有一張桌子還孤零零地立在屋里。朋友想關掉這家店,他對李子勇說:“現在的飲食文化改變了,年輕人全部是用手機應用程序,按兩下就有外賣到,誰還來這種破爛的茶餐廳???”
李子勇勸朋友:“街坊們光顧這么多年,發(fā)現它關門了會不開心的。”他決定投資茶餐廳,并提出了一些經營上的建議,“雞腿不要提前炸好,不好吃的”“少用吸管,不環(huán)?!薄?/p>
他不愿意和承載回憶的茶餐廳徹底告別,也不愿意和記憶里的TVB港劇斷了聯(lián)系?!坝袝r候,我們反而需要一些改變,才能延續(xù)真正想留下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