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慈愛
【設計理念】
本課基于“本簡語文”的教學主張,從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及教材特點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力圖通過找準教材中的語用訓練點,定準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及課程目標的課時教學目標,運用教材這個例子,設計科學有效的語文活動,以達到不斷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總目標。
【教材分析】
《祖先的搖籃》是統(tǒng)編本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世界之初”為主題,教學重點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本文是一首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場景的詩歌,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極具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文本中蘊含的想象因素,拓寬學生思維空間,鼓勵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7個生字,指導書寫“掏、摘”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2、3小節(jié)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2、3小節(jié)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并試著運用恰當?shù)膭釉~。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2、3小節(jié)中的問句。
【教學難點】
仿照第2、3小節(jié)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并試著運用恰當?shù)膭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 同學們,上課前,先跟老師讀一首小歌謠吧,跟咱們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寶寶再見見面。
大森林,像搖籃,
綠樹蔭,遮藍天。
掏鵲蛋,摘野果,
捉蜻蜓,逮蟈蟈,
采薔薇,逗松鼠,
賞蘑菇,追野兔,
那回憶,多美好,
沙沙沙,風吹樹!
同學們讀得字正腔圓,真好!下面請你們一起再讀一讀吧?。▽W生齊讀歌謠)同學們,生字寶寶聽到你們的讀書聲,一個個都想跑出來跟你們見面了。你看,誰來了?
2.課件出示字卡,復習鞏固“掏、逗、薔、薇、逮、憶、祖”7個字。前面幾個字,反復出示,讓學生認讀?!白妗弊钟媒鹞淖詈蟪鍪?,讓學生猜是上節(jié)課認識過的哪個字。簡要講解字理:左邊的“礻”是一張供桌,右邊的“且”是祖先的牌位。拜祖先是要用桌子把祖先的牌位擺上,然后上香磕頭的,所以,“祖”字就
是一張桌子加一個牌位。我們課文的題目就是《祖先的搖籃》。這是一首詩歌,要把它讀好,首先要控制朗讀的
速度。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生字小歌謠、認讀生字卡及字理識字等多種形式,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詞。這樣既充滿趣味性,也能讓學生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認識已學過的生字。】
二、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1.教讀第1節(jié)。
(1)讓學生跟著讀一遍,
練習控制速度,感覺語調(diào),讀好“啊”的音變。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分兩大組賽讀第1節(jié),教師重點圍繞朗讀速度、語調(diào)及“啊”的音變,評價學生的朗讀,力求不斷地通過正面引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通過獎勵野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朗讀速度普遍較快的實際情況,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教師教讀第1節(jié),讓學生跟著讀一遍,練習控制速度,感覺語調(diào),讀好“啊”的音變?!?/p>
2.練讀第2節(jié)。
(1)學生自由練讀第2節(jié),教師先提示注意控制速度,努力把語調(diào)讀好。
(2)請個別學生試讀,教師指導讀好問句的語調(diào)。因為是“問”,字音會發(fā)生語氣所需要的音變現(xiàn)象,還要輔之以表情以呈現(xiàn)“問”的感覺。教師的指導落點就在語氣和表情上。(相機貼板書:讀好問句)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可曾”。
①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②出示句子幫助學生理解。
你可曾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海?你可曾見過大草原上飛奔的駿馬?
(4)引導學生帶著猜想的感覺朗讀。
(5)師生對讀,教師進一步評價、指導。
(6)小結:聽著大家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祖先們摘野果、掏鵲蛋、追野兔、賞蘑菇的歡樂情景。(在大樹上貼野果、鵲蛋、野兔、蘑菇圖片)現(xiàn)在,請大家看著黑板,一邊朗讀,一邊想象吧!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自由練讀第2節(jié),教師提示注意控制速度,努力把語調(diào)讀好。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讀好問號前一個字的語調(diào)來讀好問句,加上表情,讀好問句?!?/p>
3.練讀第3節(jié)。
(1)運用剛才的方法練習朗讀第3節(jié),教師提示當中也有問句,要注意讀好問號前面那個字的語調(diào)和表情。
(2)請學生個人讀第3節(jié),
教師評價,表揚學生朗讀時的語調(diào)和表情。
(3)學生齊讀第3節(jié),教師再次評價表揚學生朗讀問句的語調(diào)和表情。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在前面練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朗讀第3節(jié),體現(xiàn)由“扶”到“放”的過程。同時,對朗讀的要求也是逐漸提高,從一開始的控制速度、讀準語音,到讀出感情、讀好語調(diào),層層遞進,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4.教讀第4節(jié)。
(1)教師范讀最后一節(jié),
引導學生說說老師哪幾句讀得很輕柔,哪幾句讀得好大聲。
(2)教師出示圖片“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讓學生直觀感受。
(3)學生齊讀一遍,教師評價、鼓勵。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教師范讀最后一節(jié),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語調(diào)、語速可以表達出讀者不同的情感,接著讓學生模仿練讀。從聽老師的范讀進行感受,到自己的實踐練習,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慢慢領悟詩歌所表達的美好與向往。】
三、展開想象,學習語言
1.出示有缺文的課文,讓
學生練習背誦。
2.男生背誦第2節(jié),女生背誦第3節(jié),然后一起背誦第2、3節(jié)。
3.學生說一說,祖先還會干什么。
( ? ?)野花 ? ? ( ? ?)蘑菇
( ? ?)夕陽 ? ? ( ? ?)星星
( ? ?)大野豬 ( ? ?) 梅花鹿
……
4.教師引導發(fā)現(xiàn)動詞的多樣:不同的情境用不同的動詞。
5.我會說。出示有缺文的第2、3節(jié),學生口頭“寫”自己的詩,教師評價、鼓勵。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出示有缺文的課文,讓學生練習背誦,再引導學生準確地運用動詞,最后練習口頭“寫”自己的詩。整個板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積累文中的語言,感受作者準確運用動詞,到發(fā)揮想象運用動詞說短語,最后把這些短語放進有缺文的詩中,形成自己的小詩。從積累到運用,整個過程都在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而學生也在此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并能運用恰當?shù)膭釉~加以表達,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p>
四、指導書寫“掏、摘”
1.教師范寫。
(1)指導學生寫好字要“三看”:一看結構,二看位置,三看關鍵筆。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左右等高;兩個字的關鍵筆畫都是橫折鉤,要寫得寬一些,這樣才能空出位置給里面的部件。
(3)跟老師一起寫。(老師把田字格放在投影儀上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在田字本上練習各寫一個生字。
3.展示點評。引導學生圍繞前面的“三看”進行點評,注意先說優(yōu)點,再說建議。
4.二次評價。學生第二次練習書寫后,教師組織學生再次進行點評。
5.拓展識字。拓展“掏”字,認識一組字。同學們,你看有手就是“掏”,如掏出;有水就是“淘”,如淘氣;有草就是“萄”,如葡萄。你們記住了嗎?
【設計意圖:此教學板塊主要進行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教師范寫、學生練寫、展示點評及二次評價。扎扎實實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練習寫字,最后學會評價自己寫的字是否正確、工整、美觀?!?/p>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朗讀詩歌感受到了祖先們在原始森林中美好的生活。同時學會了朗讀時要讀好問句,說話時要注意用好動詞,還能“寫”出屬于自己的詩歌,可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總結、回憶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起到鞏固所學的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每節(jié)課下課前,思考總結自己在這節(jié)課的所學、所思、所獲的良好學習習慣?!?/p>
六、布置作業(yè)
把這首詩歌朗誦給家人聽。
【設計意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要通過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能提升的,而朗誦能力更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布置把這首詩歌朗誦給家人聽,就是一次新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家人面前再次展示自己今天的學習成果,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的平臺,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p>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寮步鎮(zhèn)香市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